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货币政策随时发力

郭田勇 原创 | 2012-05-28 15:1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既要在货币放松的力度上有所控制,还应适度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民生等领域,重点支持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生产性投资。

  最近一段时间出炉的4月份各种经济数据可谓是一片惨淡,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如今无一例外均慢了下来。笔者认为,中国4月份经济数据表明,控制通胀已经不是当下经济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稳增长”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预计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发力,预调微调的力度将有所加大。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今年4月份的数据来看,出口方面,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080.8亿美元,增长2.7%。其中出口增长4.9%,进口增长0.3%,为今年1月双双出现负增长后再次探底。投资方面,4月延续3月的格局,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挫,而非房地产则有所回升。消费方面,4月消费增速有所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0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

  5月24日,汇丰发布5月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回落至48.7,低于4月的49.3,为过去两个月以来最低。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仍在延续。从目前的增速看,虽然仍然在年初7.5%的预期目标区间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下行压力在加大。考虑到经济运行的巨大惯性,以及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尽早为中国经济“筑底”非常必要。在“筑底”的各项政策中,货币政策尤其引发人们的关注。

  货币政策将发力

  5月初以来,一系列政策和实际调整相继出台,凸显出政府对于实体经济放缓日益担忧并有明确意愿放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将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央行第二次“降准”,将一次性释放约4200亿元资金。温家宝总理在武汉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首次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一点。由于国务院明确了加快政策调整的方向,几乎可以肯定人民银行将有意愿以更大力度放松政策,同时考虑到国内CPI数据从2月份同比上涨3.2%到3月份的3.6%再到4月份的3.4%,特别是5月以来食品价格快速下跌、天气状况好转后蔬菜供应回升后,5、6月份CPI有望进一步回落,这无疑为进一步政策放松创造了更多空间。

  目前市场流动性偏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不够,形势不容乐观。4月份的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8%,比上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18亿元,同比少增612亿元。在物价已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

  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要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由于前期对通胀压力的忌惮,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力度一直低于预期。中国4月份经济数据表明,控制通胀已经不是当下经济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稳增长”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预计货币政策将会继续发力,预调微调的力度将有所加大。

  高度关注银行体系结构性问题

  但也要注意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一定的流动性,使银行有更多的可贷资金,但这部分资金能不能如大家希望的流入实体经济,流入代表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产业,流入中小企业,是有待观察的。如果像之前的“四万亿”一样,资金主要流向了地方政府主导的各种投资项目,以及国企中,那么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的效果会打折扣。当然,现阶段也可能存在贷不出去的情况,即存在所谓流动性陷阱问题。当经济被普遍预期不好的时候,无论央行如何增加流动性,都不被微观主体所吸收。也就是说,钱能从央行出来,但流不到企业里去。在中国,这种现象局部存在着。这并非由于企业本身需求不足,而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比如,一段时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限制各类资金进入的政策持续未变,无论二套房,还是开发贷,或是土地储备贷款,相关贷款的控制政策都未变,所以降准以后,钱也依然很难流入其中。再比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前期形成的风险已经比较大,政府债务缠身,已无能力再去开发新的投资项目,即使开发了,银行也不一定愿意贷款。

  所以,钱应该流入代表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新兴产业、高科技类企业、中小企业,包括三农等。但现在流动渠道并不畅通。一些大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以前习惯于垒大户等放贷模式,一旦以前垒的一些大户并不需要太多钱,或钱投不进去,这时降准,虽然可贷资金增多,但这些银行仍难适应这种格局,仍只会向大户扔钱,如此一来,钱仍然困在银行。

  4月份贷款创新低一方面是因为需求萎缩,但这只说对了一半,确实有大户比如房地产和地方平台需求萎缩,但也要看到金融调控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很多中小金融机构放贷能力很强,但现在对他们有规模月控制指标,还有存贷比控制。这些银行中小微企业客户占比较高,其中有很多想贷款者,却没有钱贷。目前银行体系存在的这种结构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因此,从未来趋势看,宏观调控要完善,必要的话,可以取消信贷规模管制,释放出中小银行的放贷空间。

  引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当今之际,经济下行趋势日益明显,适当地放松银根是有必要的,但在适度放松的同时应当注重力度和效率,货币政策肯定不能大幅地盲目扩张。笔者认为,既要在货币放松的力度上有所控制,还应适度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民生等领域,重点支持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生产性投资,在这方面,政府应当下大功夫,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坚决杜绝地方政府大干快上的现象。同时,改革和开放的力度也不能放松,打破国企垄断(特别是国有经济大幅度退出经营性领域,让社会资源加快进入管制和垄断的现代服务业,引入竞争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减轻企业和民众的税负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季度央行或再次降准

  央行是否会通过连续微调货币政策来保增长,取决于本次下调的政策效果,若各项指标依然不理想,下半年就可能会继续下调。我认为,二季度内,央行在权衡之后,降准可能还是会有,但年内具体还有多少次,一般不好判断,还要与经济的实际情况相关联来加以考察。目前的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只适宜进行微调。

  至于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央行会不会进一步下调利率,我一直都强调调整利率可以考虑,但应该进行非对称下调,一方面,由于目前CPI涨幅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实际利率仍然在负数边缘,因此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以及稳定居民通胀预期,应保持现有存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考虑下调贷款利率。对于企业而言,利率太高,投资无利可图,可以通过降息给信贷需求以直接的刺激 。贷款利率的调整可能会有几种选择,可以直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也可以适当放宽利率下限,扩大浮动区间,并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证券期货研究所副所长。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