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将维持 “中性偏松”态势

张承惠 原创 | 2012-07-17 11:2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2012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3月召开的“两会”上,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从上半年金融运行的情况看,货币信贷增速在稳定的基础上小幅波动,物价涨幅得到有效控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提高。

  今年上半年金融运行特点

  ——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降中趋稳,物价降幅显著,通胀压力减缓。2012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狭义货币(M1)余额28.75万亿元,同比增长4.7%。经过1年半的调控,货币信贷增速均处于历史低位,远低于平均水平。但同1月的谷底相比,6月M1和M2增速均有所反弹,M1回升了1.6个百分点,M2回升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增速在2011下半年快速回落的基础上企稳,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5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年末回升了0.2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900亿元。

  在货币信贷增速持续减缓的同时,物价得到有效控制。6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上年末的4.1%回落到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则由上年末的1.69%回落到-2.1%。

  需要指出的是,从社会融资总量来看,二季度比一季度有明显增加。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合计为38506亿元,同比少增近3400亿元,二季度社会融资总量合计38911亿元,同比多增3200亿元,特别是贷款多增了6900亿元。表明在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的情况下,货币当局的调控力度有所加大。

  ——融资结构出现变化, 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下滑。2012年上半年,新增中长期贷款15734亿元,同比少增7000余亿元。从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看,上半年只有32%,远低于过去60%的平均水平和上年同期55%的水平。新增中长期贷款大幅放缓,显示实体经济的投资需求不足,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提出了新要求。

  今年上半年融资结构的另一个特点是,贷款和企业债券占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同比分别多增了9.1和2.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和股票融资占比则出现明显收缩。

  ——外汇占款增长缓慢,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收窄。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外汇占款增速继续减缓。2011年全年新增外汇占款27792亿元,比上年少增4891亿元。今年1—6月,外汇占款增长2535亿元,同比少增18350亿元,月均增长仅422亿元,远低于2006年以来2000亿元以上的月度平均水平。此外,2011年9月后到期央票数量大幅度减少。2012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到期央票只有不到800亿元,远低于过去8年2500亿元的月均水平。综合以上两方面因素,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大幅收窄。

  下半年流动性将明显比上年同期宽松

  近半年多来,中央银行连续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6月以后在一个月内两次降息,表明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为确保“稳增长”,货币政策有所放松,在企业债券发行上市方面也体现了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近期通胀压力明显减轻,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完全消除,下半年货币政策总体将维持中性偏松态势。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下调,以对冲外汇占款增量的减少,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由于PPI为负增长,实际贷款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对吸引民间投资不利,因此不排除央行继续降息的可能性。总之,下半年流动性将明显比上年同期宽松,贷款增速也会适度回升。

个人简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承惠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