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期回归长期

陆磊 原创 | 2012-09-14 11:1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预期决定了决策,我们很容易犯或者当前正在犯的错误是把预期的短期化。目前有两种似是而非的倾向,两者都坚信短期反周期政策的有效性,差别仅仅在于前者认定类似扩张性政策一定会采取,而后者还在呼吁此类政策出台而已。但两者都回避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难道将持续依赖刺激性政策?

  若能把预期回归长期,或能形成三点共识:第一,坚定地撤除不必要的财政刺激和信贷配套政策,将意味着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的崛起和泡沫去除;第二,短期的经济着陆无论软硬都不构成对中国经济社会稳定的真正威胁,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点只有在前一轮经济衰落所形成的“腐殖质”上才能获得新生;第三,金融资产质量永远具有顺周期特性,适度的信贷和货币紧缩意味着节约一点金融资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蓄势,如果连金融机构也看不清长期形势,“惜贷”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如果重复缺乏技术含量的投入,让投资增长率持续高于消费增长率——恰如当前,假如8月统计数据公布,投资增长20%左右,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不仅无助于改善公众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预期,反而加剧了未来危机造成的冲击力。中国经济和金融需要的不再是凯恩斯主义的低水平重复,而是演绎某种新开局。

  一是社会资产负债表急需瘦身,在资产项下应注重所有者结构调整。短期内面临的问题有二。第一,在金融层面上,不应该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降息抱过高期望。即使下调两率,对长期景气不构成实质影响,无助于改变企业订单下降幅度。第二,对财政投资的依赖性过高,虽然在短期形成对其他经济体的订单扩散,但投资取决于征税和发票子,在收入名义量和实际量两个方向的缩减,构成了对经济的巨额隐性伤害。

  二是预期恶化形成对实体经济的“倒逼”。我们总是热爱制造暖冬假象并让大家在乐观中忘记寒意。一旦预期恶化,仰求政策支持是惟一出路。如果出口增幅只有3%左右,凭什么还要力保出口部门?让实体经济发挥其求生本能,比用稀缺的政策资源拯救无望行业要好得多。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自身仍然具有明显的增长空间。

  一是新型城市化。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能力已接近极限,再进一步就是浪费;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也已接近极限,再退一步将无法维持生存。中国长期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本质,是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高于GDP增幅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这将有助于逐步提高从基础设施到工业品的产能利用率,而不再依赖项目投资消化产能。在地理分布上,有助于形成更为均衡化的增长极布局,而非仅是超饱和的北上广。

  二是新型工业化。如果从要素禀赋角度观察经济增长点,可能会从外来工短缺得到悲观结论,这同样是短期预期谬误。要知道,每年690万-7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意味着中国人口要素发生显著变化,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要素推动新型工业化,把知识产权、创意研发和服务贸易当做新型工业形态加以推动,中国才可能从新兴市场走向发达经济体。当今世界有哪个中等发达国家孜孜不倦于低成本劳动力竞争?

  从短期来看,应问当前的经济资源该如何配置?就金融部门而言,应尊重其自主决策权和激励能力。毕竟,经过2006年以来的金融改革,此时的银行和资本市场已经不再如当年那样是政策的附庸,其融资投向对全社会具有极强的激励导向。一旦金融部门惜贷,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我们是否还拥有值得用未来的代价来投入的实体经济部门,如果没有,那么应该改变的是实体经济而非金融。很可惜,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陆磊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代院长
每日关注 更多
陆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