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观察(1)——内需提振,确保经济增长

丁兴发 原创 | 2012-09-18 11:55 | 收藏 | 投票

       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比较复杂,主要在于美国遏制中国策略下的中日“岛争”导致中国外贸趋于恶化。

       从本次钓鱼岛事件,日本挑起事端,其背后的底气是什么?应该可以简单的逻辑归纳,就是美国给予了日本不上台面的利益承诺。如果我们以为日本政客没有预谋到中国发动经济战遏制日本的后果,要不是我们的脑子简单,要不就是我们将日本人的智慧看得简单。日本不惜牺牲经济利益,先发制人地将中日之战挑动起来,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我们认真玩味。

       如果我们简单认为日本政客是以钓鱼岛激发出日本民族主义获取政治选票,捞取政治资本,我们对中日之间的关系判断或许会出现失误。日本民族为何不对二战罪行反思,为何不对类似南京大屠杀之类惨绝人寰的反人类罪行认错和悔过并道歉?这不是日本政治的错,是日本民族的错。

       日本是以神道教为核心构造的国家。虽然中国汉唐文化对日本有影响,中国佛教也传入日本有影响。但是,近代日本神道教成为其立国核心。日本人多信鬼神。所以,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是至高无上的,天皇其实就是神之子。日本右翼势力,就是神道教的忠实维护者。靖国神社,成为日本人的精神家园而被顶礼膜拜。即使是那里供奉着二战时期的东条英机等反人类罪犯。可是日本人一样将东条英机的灵魂视为高尚的,具有神的意志的。日本政客,时刻都要想着去祭拜,就是希望国民能够再次凝聚起来。日本军国主义思潮下狭隘的民族主义在钓鱼岛问题上被大大激发出来。日本政客不仅知道日本的政治需要,更知道日本人心中潜藏着的那团火是什么!

       日本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也要达成军国主义图谋,突破和平宪法,配置军队,这才是历代日本政治家们一致要做的事情。偏居一隅的日本,由于其国内资源贫乏,一直都想突破地域限制。天神的使命,让日本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民族优越感,在日本经济沉沦的20年间,在中国日益崛起并超越日本的这几年荡然无存。日本要谋求更大的国家利益,就需要走出中国限制,获取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话语权。这是日本挑动中日之争的思维逻辑。

        或许可以说,中日之战不可避免。早迟都会有。因为中国思维在变,德国思维在变,世界思维在变,但日本赖以立国的思想没有变,神道教没有变。日本“维新”思潮没有变。而美国太平洋“制华”战略给了日本表达思想的最佳机会。右翼思潮出头,在日本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这就是中日之间必然的关系破裂和各类战争。

        中国,需要重新梳理对外战略。重新梳理对美对日外交战略。中国要看到外贸受损之后的长期性,外贸修复的艰巨性。在扩大其他出口口径的时候,在提升欧洲和东盟外贸比重的时候,在团结发展中的金砖国家的时候,在维持布局多年而未见回报的非洲贸易的时期,中国唯一需要做的是快速启动内需。内需经济,即是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

         内需经济提振,可以稳定国内经济失速过快造成的失业后果。内需提振要从两个端口入手。一是投资。我们看到了这个趋势。从发达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到贵州等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建设,我们看到以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可以提升投资产出的速度和效益。当然,投资重归主导政策后,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的淘汰,产业结构的调整延时的弊病如何化解,这考量政府的决策智慧。只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达成高度一致,这个问题一样可以有序解决。比如,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升职的奖励机制不是以GDP为主要指标,而是均衡考量GDP、能耗、就业等指标,那么,能耗大而落后产能密集大户,如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就会发生结构上的檀变。这需要改革。需要强力度的改革。中国城市建设投资依然具有持续性。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不要否定房地产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贡献。房地产,依然是内需经济的主要杠杠。在外需不振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启动这个杠杆。

        内需经济提振,还要注重消费需求。内需消费的范围非常大。在不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时候,要依托市场化轨道去协调消费。中国消费比重逐年提高。如果中国通过改革,藏富于民,中国的消费力将得到巨大的释放。这个潜力,是要大大激发的。激发的要素之一,在于财富的二次分配改革。

        在危机面前,不是能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解决的问题。与其强撑日渐式微的外贸增长,倒不如大胆及时启动国内要素市场。在加大投资力度的时候,重新确立市场化二次改革的制度范式。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只需要在国有企业过于盈余的积累上下功夫,做减法,一定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资本与其通过国有企业走出去投资,倒不如截留在国内做城市化建设投资。

        外部危机或许会催化内部经济界和政治界的高度一致。突破既有利益集团的层层阻碍,看来是指日可待了。如果这一天提前到来,这都需要拜美日所赐。从昨日颁布的中国金融业十二五规划看出,中央政府要在金融系统高唱市场化方向了。只要市场化的红旗不倒,中国的希望就大。但我们不要看口号,要看实际行动。

      

      

      

个人简介
诚实,善良,敬业可以包容我的人生观。
每日关注 更多
丁兴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