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欧债危机为契机,推进中欧紧密伙伴关系进程

丁兴发 原创 | 2012-09-21 17:38 | 收藏 | 投票

      看温家宝总理在中欧领导人会议上与范龙佩和巴罗佐会晤之后的发言,具有实际价值看点在中国“拟通过适当渠道参与解决欧债危机.......”这句话上。解读这句话的内涵,会对中国高层在欧洲关系上的战略选择动机有一定的清楚认识。

      首先,温家宝总理表达了中国希望介入欧洲债务危机解决渠道的主动性意愿。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就是中国希望能够帮助欧洲解决困扰多时的债务危机。这对于欧洲人而言,有多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中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就是中国人有太多钱可以投放。欧债危机的困境之一,主要就是流动性缺乏导致主权信任危机。欧元区国家新债务的发行需要新资金接盘,从而解决到期旧债。欧洲央行要用量化宽松解决欧债,面临着欧元区国家政治制衡,不容易。有印钞机,可是要开动印钞机,就不如美国和中国那么容易。这个难题,一直制衡欧债危机的及时解决。所以欧元发债,就需要有外汇盈余的国家接盘。中国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目标。8月份德国总理默克尔二次到访中国,可能就是为温家宝总理出席本次中欧领导人峰会而动。德国人拿到一个信心点,很重要。在欧洲债务危机有序解决上,德国和中国走得很近,拿到的博弈筹码也多。德国继续主导欧元区经济是必然的。

       当然,中国要增持欧元资产,必将会对外汇储备资产结构有影响。调整篮子中的比重,是调整美国,还是日本,还是其他,我们无需猜测。总之,在外储资产总量不变动的状况下,欧元资产增多,其他国家资产就会减少。这一增一减,学问大得很,牵涉到的还有政治团体的压力。所以,中国要在外汇策略上倾斜欧洲,就一定会偏离原有一些重要贸易伙伴国家。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中国唯一具有战略减持外储资产价值的是日本和美国债券。这是政治博弈的需要,也是经济博弈的需要。

        在欧债危机问题上,中国的外储资产选择,会有取舍。舍才有得。已有舍,也就有损。这是一个交易。所以,中国此时的出手,不会是无条件的,一定是有条件的。那么,条件是什么呢?

        这就到了其次点,中国开出的条件是,拟通过适当渠道。拟,中国的语意是计划,是图谋。适当渠道,就是局限条件。什么是适当渠道?这需要中国和欧洲协商达成共识。既要符合欧洲的规则,也要符合中国的愿景。适当渠道的关键就是适当二字。这里表现出的另一个语意,直白点说就是,中国主动参与解决欧债危机的关键还是要在于中国能拿到什么好处。这种好处短期或许在债务回报率上看不出,因为欧元在贬值。那么可以在贸易壁垒等等环节上对中国要让步。贸易保护主义在欧洲有抬头迹象。这主要是经济形势不好,导致就业状况出现难题所致。

       温家宝总理在欧洲主要问题,即欧债危机问题上的表态,是正确的。他在当今时局对中国越来越不利的时候,战略选择强化欧洲关系,是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首选,赌一把欧债危机能够有序解决。欧元重归稳定并走强。这个赌,风险并不大。一旦预期成功,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上有双丰收。同时,向日本和美国传递出警告的声音。一旦日本继续在外交上不老实,中国首先可以减持日本国债,这对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而言,负面效果是显然的。其次,中国可以降低美国债比重,从而制衡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下美元贬值的政策。中国需要躲避美国铸币税。

        温家宝在此时、此刻向世界抛出的声音,不是对日本和美国的威慑,而是一个一定会坚持下去的战略选择。近欧洲,而去美日的策略,或将长期进行下去。或许,这不仅是当前政治经济博弈的需要,是国家长期战略的需要,也是短期战术上不得不为的一个无耐选择吧。

     

个人简介
诚实,善良,敬业可以包容我的人生观。
每日关注 更多
丁兴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