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时代中国必须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航母

迟竹强 原创 | 2012-09-26 20:00 | 收藏 | 投票

  二十世纪初的一战期间,人类科技的发达建造了航空母舰,开啟了海空联合作战的战役和战术。二战期间,航空母舰战斗群更是发挥了决定局部战争和战役胜负的主要因素,例如日本的偷袭珍珠港,美日的中途岛战役和珊瑚海之战。美国实力雄厚,在二战末期已建造了数十艘的航空母舰,而日本的航母数量越战越少,最终决定了太平洋地区二战最后的胜利,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只是促进了战争的结束。航空母舰战斗群是综合性海空的联合作战,集海底、海面、空间三维层面常规武器之大成,在全球三分之二海洋面积上最具机动性的作战平台,同时能发挥战略战术强大的威慑力量。可以说,航空母舰战斗群在一战和二战发挥了决定战争胜负极其重要的角色。

  原子弹和氢弹的发明以及而后核武器量变质变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论,核战争与核冬天的后果使得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全面核战争没有胜负,只有人类生死存亡的抉择。因此,在核时代常规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成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是核武器变成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战略因素。

  航空母舰作為主要的常规武器系统只能作為战役和战术的主要作战平台,特别是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核武器国家之间战争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航空母舰之类的常规武器,而是洲际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然而,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战争关係,很明显的事实是,无核武器国家缺少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维护国防安全的能力上低了一个档次,这就是為什麼核武器国家极力巩固核垄断和维护核不扩散条约体系的原因。就此,核武器国家就能轻易地将常规武器的航母战斗群作為威慑无核武器国家的重要载体,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占据极大的战略优势。美国作為核武器国家拥有最庞大和最强大的航母战斗群,除了朝鲜战争和越战中决定最终胜利的政治因素外,在二战后的各个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中发挥了最大的威慑效果。远的不说,例如1996年3月的台海危机中,美国派遣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就对中国的对台决策发挥了威慑的作用。总体而言,在无核武器国家之间的战争关係,航母战斗群仍然发挥著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作用,特别是那些沿海和近海的国家。

  中国的航空母舰情结

   1.百年沧桑海权尽失的中国海军

  中国自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来,海军一蹶不振,海权尽失,沦為仅能巡弋海岸边防的国家。民国以来军阀割据征战不断,国家积弱无力,受尽列强欺凌侵略,谈不上建立费用庞大的海军。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开始,中国仅有的微弱海军尽被日本海空军摧毁,整个海岸线被日本海军控制,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战后中国有限的海军力量都是靠美英赠送的退役舰只,勉强能维护海岸边防和近海护航的需要。

  1946年至1949年国共内战的结果,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大部分的海军舰艇船只随之前往台湾左营军港,只有极少数的舰只倒向共產党留在大陆。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乎没有海军的力量,经常遭受国民政府海军在沿海地区的骚扰。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為了保护沿海地区的安全,建造小型的舰只和鱼雷快艇,进而仿造苏制潜艇,应对海战的需要。中国近海防卫的海防政策持续至七十年代,针对反美帝反苏修霸权主义,建造了有限的一些现代舰艇和潜艇,同时研製战略核潜艇及潜射弹道导弹,配合路基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建立中国的核威慑力量。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集中全力推动经济建设,裁军百万军费缩减,只能维持核武器的继续发展,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的研製和部署,无法考虑耗费可观的海军建设,更难建造耗资巨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局势全面改变,中国的有利战略地位消失,成為美国為首西方国家的遏制和围堵的对象。而中国的军备水平和美国先进的军事科技,尤其隐形战机和精确制导技术,以及攻击和战略核潜艇的建造和规模,都相差近三十年以上的距离。

  為了弥补这段差距,中国从1994年开始致力於军事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把隐蔽性强摧毁力大的战略核潜艇的建造作為第一优先,保证中国最大边际效应的核威慑,拥有第二次打击的核报復能力。新世纪开始的近十年,中国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系列和094晋级战略核潜艇都有相当的成就,定向能武器和反卫星弹道导弹有了突破,先进战机包括歼十系列和隐形战机技术,以及东风21系列弹道导弹也有突出的进展,使得建造航空母舰的要求终於提上了议程。

  2.难產中的中国航空母舰

  中国的海军自一战以来和西方列强的海军简直不成比例,其中军费项目的优先考虑,建造的技术能力,以及组建战斗群所要配合的舰只等系列问题,都是中国航空母舰一直难產的因素。此外,对於核时代航空母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也是歷年来政治军事专家议论的主题。一些专家学者在过去认為,在核时代航空母舰只能是精确制导炸弹和弹道导弹打靶式的攻击目标,非但不能发挥战斗力只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舰载机的损失,所以主张发展快速小型舰艇和精干的驱逐舰和潜艇。这种论调主要受制於中国的传统海权意识、经济能力、以及单纯的战术考虑,至今仍有反对建造航空母舰的意见。

  

  不论如何,由於经济能力,技术水平,战略项目优先,战役和战术效应等考虑,中国至今还没有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近二十年来国家领导人、军方将领和专家学者陆续表达建造航空母舰的意愿和必要性,可总是没有实际建造的跡象。在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的同时,美国和西方国家以及周边国家都表示关注,近年美国太平洋司令曾一度大方地表示,美国愿意协助中国建造航空母舰。至2009年中国海军成立六十周年举行海上大阅兵的时刻,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仍然宣称,中国的航母项目尚在研讨论证之中。2010年各方盛传中国航母正在积极兴建之中,但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时至2011年3月底,国防部发布的“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中仍然没有关於建造航空母舰的信息。只有实际验证的媒体报导,中国自乌克兰购买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VARYAG)正在大连港进行整建接近完成。该舰约6万吨,航速29至31节,可载机50架,长304公尺,宽70.5公尺。报导说,将新购的苏愷33和歼十战机作為舰载机,预计2011年内投入军事训练用途,為组建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跨出艰难的第一步。核时代中国建造航空母舰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

   1.大国地位的象徵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

  中国的大国地位体现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对国际事务有重大的影响、发言权、和责任。然而,其他的常任理事国都拥有航空母舰战斗群,唯独中国没有,这和大国的地位极不配称。除了美、英、法、俄之外,甚至许多中小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包括西班牙、巴西、印度、印尼、意大利、泰国等。韩国和日本也建造类似航母的舰只,作為军事冲突必要的作战平台。何况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负有维护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的责任,维持地区稳定的角色,例如打击海盗、建设和平计划、海上救援、平息地区动乱等任务。所以中国的海军力量和远洋能力对执行联合国授权的维和行动有重要的关係。因此,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刻表示,作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空母舰。

   2.战役战术中的威慑效应

  核时代航空母舰战斗群最大的作用在於威慑,特别是针对无核武器国家。在涉及武装冲突地区争议以及局部战争的情况时,航空母舰战斗群能发挥威慑和机动出击的优点。在局部战争中,凭借其强大的机动性和及时结集有效的兵力,包括战机的空中打击力量抢夺先机,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赢得局部战争的胜利。然而,善用兵者,在於运用航母战斗群的最大边际效用实现政治上的谋略,以威慑的气势不战而屈人之兵。航母战斗群的起动实际上就是战略威慑的开始,多艘航母战斗群的集结更是局部战争的前奏,也是威慑力量的加强,希望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最佳的效果就是巡弋坐镇不发一弹轻鬆返航,就达到了军事威慑的政治目的。所以,核大国加上强大的航母战斗群就能发挥最大的军事威慑力量,达到最大的预期政治目的。二战以来,美国的核武器和常规军备结合,特别是航母战斗群在五大洋的驰骋就是最佳的实例。虽如此,在核武器国家之间,航母战斗群的威慑作用远不如针对无核武器国家,因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常规武器的航母战斗群,而是战略和战术核武器。反而,核武器国家之间需要避免以航母战斗群相互威慑,不然可能在对峙的过程中冲突逐步升级,降低核门槛形成核冲突,从使用战术核武器到战略核武器,发生难以收拾的核战争。如此,不但没有发挥威慑的政治目的,反而陷入造成核危机威胁人类生死存亡的严重后果。3.国家发展和经济安全以及巩固战略核威慑的现实需要

  二十世纪中国百年积弱,遭受列强欺凌,军备不足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妄言捍卫海疆驰骋远洋扩大海权。二十一世纪开始,中国随著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走向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国际经贸遍及三大洋五大洲,国家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於2011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大量增加,尤其在能源方面需求的一半依靠进口,所以航运的安全成為中国维护经济安全的重大课题,保护海外资產和利益也是开始面临的挑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海军鲜有远洋巡弋,护航实力有限,将来需要强大的护航舰艇支援,航空母舰战斗群就是理想的威慑力量,保证中国的经济安全和海外权益。

  此外,在当前的核时代作為核武器国家,中国必须保持有效可靠的核威慑力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走向蓝色的海洋,巡弋全球五大海洋。作為核威慑力量三大支柱之一的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更必需能够巡弋世界的五大洋五大洲,凸显其独特的隐蔽性、可靠性、和突击性,发挥强大的核威慑能力。航空母舰战斗群包括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的组成更為核威慑力量增添色彩,為中国的国防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4.当前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催生航母

  目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前列,造船技术业已成熟,从购进的退役航母中对航空母舰的研究也已多年,该是实际建造的时候了。中国的航天飞船已经升入太空,战略核潜艇业已入海,弹道导弹也已飞跃洲际大陆,航空母舰的下水必将指日可待。中国目前的外匯储备已经超过两万亿,国内生產总值已经是世界第二位,也是世界的製造工厂。目前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例如美国裡根号(CVN-76),耗资约四十五亿美元,一个航母战斗群估计约需资一百亿美元,所以从综合国力而言,中国已经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维持多艘航空母舰战斗群的运作。何况国内只需要略為精简开支,废除不必要的公费吃喝旅游,就足够建造多艘先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5.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发展海权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六十餘年以来,海峡两岸仍然是分裂分治的局面,中国有待早日统一。同时中国的海疆和岛屿也处於被瓜分的事实,台湾地区的钓鱼台列屿的行政管辖权被美国於1972年交给日本,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太平岛由台湾占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於1994年生效,开始进行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以来,南海地区的数十个岛屿岛礁遭到沿海各国的侵占,包括菲律宾(7个)、越南(28个)、马来西亚(3个)、印尼(2个)、汶莱(1个)等在岛礁建立基地,圈划专属经济区,并引进西方国家的公司探井挖油,中国在自己领土的数百个岛屿中反而只占了9个岛礁,其中一个是太平岛。中国海疆辽阔,海军实力有限,保护海疆领土主权鞭长莫及,成為今后维护主权领土问题的焦点。所以,不论将来针对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或武力解决,以及保护南海地区领土的完整,都有待建造航空母舰战斗群,作為战略威慑力量或者军事解决冲突的平台。此外,為保证南海地区航运通道的安全,包括马六甲海峡的通畅,巩固战略核心利益,中国航母战斗群的落实刻不容缓。

  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母舰战斗群

   1.大型与超级核动力航母的新思维

  有别於传统航母在战争中的地位,核时代航母战斗群的主要作用是发挥战略威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政治目的。所以,如何使得航母能够发挥最大的威慑力量应该是建造航母战斗群的新思维。基於此,中国的航母设计应该拋弃传统动力和中型规模的构思,要有现代化二十一世纪的新构想,建造大型以及超大型的核动力航母。综合各个因素的考虑,我认為中国可以建造六艘核动力的航空母舰,最先的两艘在十万吨级,以滑跃式起飞的先进航母作為中国海军跃进的序幕。经过造船技术的成熟和改进,第二批的两艘可以是十五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航母,由於舰船的长度增加一百公尺以上,有足够长度的甲板跑道,舰载机可以不用蒸汽弹射设施,也可以不用滑跃式起飞,节省许多空间和复杂的设备,同时增加许多舰载机和火炮系统以及自卫的装备。第三批的两艘可以是二十万吨级以上超大型的航母,如此不必需要弹射系统,让飞机跑道的长度和宽度足够舰载机和其他大型飞机轻鬆地起降,舰载机数量、弹药储备、火炮系统、自卫防空、舰对舰、舰对岸等攻击性的武器装备包括各型导弹,先进指挥和通信系统等,都有足够的空间安排,生活空间也比较舒适,更增加航母的自卫能力和战斗力,以其庞大的气势发挥最大的战略威慑作用。

   2.远程攻击和自我防卫兼顾的设计

  自有航母以来的基本构想,是把航母作為海空联合作战的平台,尤其发挥舰载机空战和空袭的战斗力。為了保护航母组成战斗群,包括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扫雷艇、补给舰等等。航空母舰本身除了舰载机发挥攻击性的作用外,基本是处在被保护的状态,至今仍然如此。我认為中国的航空母舰应该是具有远程攻击和自我防卫能力兼备的作战平台。航空母舰本身可以装备常、核兼用的远程、中程、近程的各式弹道导弹,各型巡航导弹、重型火炮、自卫火炮网系统,如此形成攻守兼备的作战体系,借助核威慑的本质,更增加了战略威慑的作用。

  3.独立战斗和战略协作能力兼备的统一

  当前的航母战斗群任务出勤,為了保护航母总是出动巡洋舰、驱逐舰两艘、护卫舰两艘、潜艇两艘、扫雷艇两艘、补给舰两艘等,阵容浩大。不论任务大小,总是兴师动眾,费用可观。一旦航空母舰本身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攻击和自卫的能力兼备,那麼出勤可以甑酌任务的大小,有弹性地组建战斗群的规模,达到战略威慑的目的。最小规模的组合可以是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一艘潜艇、一艘补给舰,如此可以减少相当的费用,节省的舰船可以运用在其他的任务上。如果面临重大任务或参加特定的战役,航母战斗群就可以组建庞大的联合舰队执行任务。所以,航空母舰本身的战斗力可以加强海军的机动性和战役的灵活性,形成独立和协作的统一。

  结束语

  中国建造航空母舰刻不容缓。核时代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在於战略威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政治目的。所以航空母舰的设计和级别要有配合战略威慑的目的,需要建造大型和超大型先进核动力的航空母舰,配备强大的攻击性和防卫性的武器装备,灵活性地组建战斗群,执行各项任务。在核时代核武器国家之间战略平衡的框架下,中国的海军必须走向蓝色的海洋,必须建造强大的海军舰队包括攻击和战略核潜艇,巡弋在全球的五大海洋,保持最大边际效用的核威慑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

  中国的国防安全,领土完整,两岸的和平统一,国家建设发展和经济安全都在催生中国的航母战斗群。让我们早日迎接第一艘国產先进核动力航空母舰“郑和”号的诞生。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