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电子商务平台助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

蓝春锋 转载自 银行家 | 2013-01-14 08:17 | 收藏 | 投票

  近几年,我国城商行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资产规模大幅扩张相伴的是城商行越来越明显的跨地区经营趋势。所谓跨地区经营是指在其总行所在地之外,或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重组、参股或并购其他地区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经营。城商行跨地区经营的动因普遍认为是追求规模经济与降低交易成本,行业内部竞争程度的提高与业务开展和提升自身品牌的需要。同时由于经济的区域关联性越来越紧密,作为银行优质客户群体的企业也大都跨区域经营,其业务的发展往往需要异地支付、结算以及信贷支持等金融服务。

  “规模化经营”是城商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必须经历的阶段。2008~2010年,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进入高潮期,2010年,城商行的扩张步伐再度加速,全年新增分支行116家,占到新增分支行的30%。在快速扩张后,城商行异地分支行新增数量超过了300家,截至2010年末,已有60多家城商行实现了跨区域经营,所开设的分行已经超过130家,仅2010年全年,其数量就超过100家。然而,随着政策变化和竞争加剧,城商行通过异地设立网点的跨区域经营之路将越来越困难。

  我国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瓶颈

  政策审批趋严,跨区域扩张受限

  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逐渐加大,宏观政策从应对危机状态回归常态,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并日渐趋紧,加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仍存在较大波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发表意见认为,目前我国银行的布局不均衡,要警惕同质化,城商行的发展要立足本地,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不应盲目求大。随后,银监会阎庆民也明确表示,将审慎推进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对内控制度不健全的城商行新设网点申请“暂停审批”。2011年银监会从跨区域经营审批及IPO上市门槛等多方面加强了对城商行的监管,审慎推进城商行跨区域经营,这无疑为城商行的规模扩张敲响了警钟,城商行必须改变过去“更名——扩张——上市”的思路,踏踏实实走规模与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竞争加剧,营业网点逐步趋于饱和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简单的规模扩张,通过大量设置营业网点,增加业务规模和客户数量等方式实现发展。由于我国市场利率仍未完全放开,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在当前具有合理性。然而,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纷纷大幅扩张,主要城市的营业网点数量已经趋于饱和,部分地区商业银行间的竞争达到白热化。同时,各个商业银行的定位基本一致,业务发展没有错位,同质化竞争激烈,导致简单规模扩张难以持续。

  管理难度加大,风控问题凸显

  城商行异地快速扩张,将使自身的管理半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营优势不复存在。城商行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有着密切关系,而实行异地扩张后,由于面临着陌生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前政府得天独厚的支持将难以为继。二是管理模式难以复制。城商行原有的总支行两级管理架构要变为总分支行三级管理架构,管理链条拉长,存在管理失控风险。三是对金融人才的强烈需求短期内难以满足。异地分支机构对人才的渴求主要以挖掘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才来满足,这种简单的人才引进模式很可能诱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跨地区经营意味着城商行将有限的资源部分从专注于本地市场转移到异地目标市场,当城商行在本地的渗透率并未达到适当水平的情况下,贸然实施跨地区经营,客观上造成了银行资源的错配,增加了经营中的风险。同时,由于许多城商行在跨地区发展中,不顾自身的条件,盲目与大银行开展同类业务竞争,难以找到细分市场、找准目标客户并致力于满足特色金融服务需求,从而实现快速成长的最优路径。

  一般来说,城商行在发展初期,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必须追求一定的发展速度,实践证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跨区域是实现城商行规模快速发展的重要选择。然而,城商行在被要求立足本地、支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建立物理网点跨区域经营严重受阻,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电子商务与城商行跨区域扩张的契合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商务被认为是21世纪信息化社会贸易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三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四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特点。和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进行商品、货币和服务交易,“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快捷化、交易虚拟化、成本低廉化、交易透明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可能,深刻地影响社会的经济布局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银行在电子商务中的角色定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兴经济活动,已经被公认为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最具前景的商务模式。电子银行的发展催生了网络银行的诞生,网络银行不仅成为电子商务良好运作的基础,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电子商务悄然改变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通过介入电子商务,商业银行可轻松突破金融服务的地域和时间限制,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商业银行的“另类”跨区域经营,代表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与支付过程有消费者开户行和企业开户行,通过网络银行实现;信用卡清算与支付、网络信用卡在线支付有发卡行和收单行,通过银行卡网络实施交易;电子支票需要有银行的参与;电子货币交易与支付有客户账户和商品账户,所有电子商务的一切交易活动都离不开银行这个重要角色的参与。银行在整个电子商务过程中,与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体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及同业的合作与关联,均体现了银行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业务需求。

  

  电子商务助推城商行跨区域扩张的实践分析

  电子银行与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关系密切。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商家和消费者的开户银行提供资金支付支持,有效实现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银行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技术为突破银行传统的业务模式,拓展和延伸银行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催生出的电子商务为银行争夺市场份额提供了一次重新洗牌的绝佳机遇。因此,从理论上讲,城商行和大银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电子商务催生下的电子银行可能成为城商行的“另类”跨区域。 具体而言,借力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跨区域创新,城商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借助网络银行,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银行又称电子银行、网上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账、行内转账、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络银行就是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的虚拟银行柜台,传统的银行服务不再通过物理的银行分支机构来实现,而是借助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实现。

  电子渠道比物理网点拥有巨大优势。网络银行可大大降低银行经营成本,有效提高银行盈利能力;无时空限制,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有利于服务创新,向客户提供多种类、个性化服务。2011年网上零售市场规模破8000亿元,2012年突破万亿元已成定局,用户渗透率达到40%,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接近4000元,平均每个用户一年的网上消费是4000元,B2C市场规模达到2401亿元,占30%,网购规模占中国社会消费总额达到5%。

  一些城商行推出了网络银行业务。但网银提供的大多都是传统银行业务,包括银行及相关金融信息的发布,账户的查询、申请和挂失以及在线缴费和转账功能等。城商行网银在开展电子商务相关业务方面,如商户对客户模式下的购物、订票、证券买卖等零售业务,也包括商户对商户模式下的网上采购等批发业务的网上结算以及新的金融创新业务方面,如集团客户通过网络银行查询子公司的账户余额和交易信息、个人理财助理以及保险、抵押和按揭等金融服务进一步的拓展、优化。

  借助电子钱包,构建便捷移动的“营业网点”

  电子钱包,是电子商务购物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支付工具。这里所说的电子钱包,是指与银行账户或银行卡账户绑定的手机服务终端,通过云端技术,实现支付和交易的平台。用户通过开立银行账户,即可通过下载安装电子钱包应用软件并安装到电子商务服务器上(通常是手机),利用电子钱包服务系统就可以成功实现公共事业缴费、票务服务、就医预约与咨询、商务与旅游服务、购买理财产品等增值服务。

  针对不同目标客户群体,除提供银行卡电子渠道的基本功能(如账户管理、转账汇款)外,电子钱包可以定制成为特色化“钱包”,如一般大众必备的“××城市钱包”,集购买基金、国债等产品的理财功能,查询账单、账单提醒等的水电气日常生活缴费和考试报名、买房购车等财政税费的缴费功能,大额取款预约、网点取号等客服功能,集车、船、门票和电影票的票务预订功能于一身。

  结合即将全面推广的金融社保IC卡,城商行可以定制“民生钱包”。这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全新的移动民生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民生钱包管理医保卡、社保卡的交易行为,加强民生服务流程管理,同时解决社保查询及支付问题,使手机成为便捷的实时民生支付渠道和社保账户资金变动查询渠道。具体而言,通过实名制“民生钱包”,用户能够高效便捷地掌握和操控自己的医保、社保、公积金账户的基本信息、缴存或发放以及账户变化明细等。在标准社保卡基础上,增加金融功能,包括联机支付功能银行卡和脱机支付功能的电子钱包,形成“医付通”。“医付通”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同时,不同功能分区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与各体检中心、健身运动等商户合作,开通快速支付的绿色通道和会员特惠服务。

  联手第三方支付,打造交易支持平台

  截至目前,央行共发放了196张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涉及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POS收单、货币汇兑等方面。支付与清算服务是金融服务的重要领域,当前支付与清算行业正随着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崛起而迅猛发展。

  第三方支付的诞生,对消费者、企业和银行都有益处。一是对银行而言,增加了网络银行和银行卡交易,增加了收入来源。城商行可选择几家实力较强、产品互补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借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功经验,开发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功能。例如,可以利用汇付天下的跨行现金池,实现银行客户资金的跨行归集。比如,某行是某集团客户总公司的开户行,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该行可以实现总公司账户对子公司账户余额的实时归集,从而扩大客户集群,积淀资金。二是通过建立商城,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单行。三是应主动研究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流程特点,为钢铁、物流、保险、公共事业等不同的行业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赢得宝贵的客户资源。

  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城商行应跟踪研究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政策动向,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展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产品创新。如发行联名银行卡。研究电子银行和银行卡产品在电子支付业务中的应用,实现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与银行卡账户线上线下渠道合二为一的解决方案,促进双方客户资源相互渗透。

  探索虚拟银行、网络城市与实体银行的真实兑付

  当今的网络世界发展惊人,很多人都是在网络中实现自己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因此如果能够实现实体银行与虚拟银行的对接,将是银行创新跨区域经营的良机。有例为证:阿里巴巴有1000亿元存款,但它没有自己的银行;史玉柱靠一款网络游戏每年盈利18亿元,并在美国上市成功融资55亿美元;加拿大有个玩具厂通过开发网络玩具交换平台,让购买其玩具的用户在网上互换玩具,使其玩具销量每年递增100%;Facebook是一个互联网搜索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超微软居第一。

  依托虚拟社区,虚拟银行成为另一个前景可能更加光明的领域。虚拟社区有自己的虚拟货币,可以通过游戏赢得,也可以通过在虚拟社区里出售商品、服务来获取,还可以用真实世界的货币进行兑换。例如,在社区Entropia Universe,货币是PEDS;在Eve社区,货币是Isk;在Warcraft,货币是Gold;在韩国的 Cyworld虚拟社区,货币是Acorns;在第二人生,货币是Linden。深圳的及时讯息服务商Tencent(QQ)提供的Q币虽然不是法定货币,但在大陆和香港被广泛接受,用于支付各种在线游戏和服务,甚至用来交换QQ公仔等真实商品。

  借助网络商城探索虚拟银行值得思考。由于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银行业监管政策约束下,虚拟货币不能参与现金交易。然而,如果银行搭建出自己的网络商城,客户同样通过网络银行进行消费,当消费金额累计到一定数量的积分便可在商城中兑换相应礼品。但在客户兑换礼品时,银行可以提供“直接兑换、结束交易”或“积累兑换、转折交易”的二选一兑换模式。前者即客户直接使用消费积分兑换制定价值的物品后便携物结束交易;后者的模式即客户点击兑换相应礼品后,选择“转折交易”,反转成为卖家,将该礼品“卖”给商城中的指定商家,从而实现网上积分与现实货币的兑换。

  (作者何建明 蒋新欣单位:重庆三峡银行)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