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圳仍然是一面大旗?

罗天昊 原创 | 2013-01-21 14:32 | 收藏 | 投票 焦点关注

  重庆广东,已分伯仲。

  既以成败论英雄,亦以数据讲事实。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之后,出行第一站就选择深圳,寓意深远,世人但知从政治角度,理解为中国重寻改革开放之大道,事实上,从经济领域,亦可理解为,中国未来需要深圳模式,尤其是在讲求发展质量的时代大背景之下更是如此。

  “深圳速度”已完成历史使命,继起的是“深圳质量”的大旗。

  在罗天昊已经推出的“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行”中,广东、浙江成为省级统计单位中最富发展质量的区域。(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798320.html),而在罗天昊即将推出的”中国中心城市发展质量排行“中,深圳则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全国之一。

  巧合的是,在近日深圳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将政府工作报告将深圳2013年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为历史最低的9%,事实上,从1979年至2009年的30年间,深圳深圳GDP年均增长25.8%,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增速从来没有低于10%。本次将目标主动定为9%,凸显了深圳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变为重视发展质量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末提出“有质量的增长”之前,“深圳质量”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在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而罗天昊所推出的“中国省市发展质量排行”等关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亦在2012年春天才首次面世。大风起于青萍之末,领袖的全局设想,或正源于局部突破的启发,而事实的发展,亦往往突破理论的预期。

  深圳为什么是中国最有发展质量的城市?

  考究一个区域发展是否有效率,其经济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率,则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很多城市的虚妄之火猛烈,一个巨大的假象,即是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而这种增长,效率是非常低的。有些城市,虽然增长迅速,但是,仔细考究,其背后投资增长,比整体经济增长更为迅猛。而有些区域和城市,虽然表面看增长放缓,但是却效率很高,因为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一般城市。

  最近几年,天津和重庆狂飙突起,创造了高速神话,但是,这种神话却并非完全经得起考验。其发展动力,为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自2008年至2011年,天津复合增长率保持了国内平均最高水平之列。分别为16.5%,16.5%,17.4%,16.4%。但是,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达到增长42.5%、47.4%、30.1%和3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超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而其固定资产投资率,更达到了67%以上。可以说,其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非常严重。重庆也是如此。

  重庆政策的推行者虽然已倒,但是,天津却仍然被人追捧。其实两者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本质上非常接近。

  更为让人担忧的是,这种依靠高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被全国各个区域和城市仿效。由于中国特有的政治周期,大约每隔几年形成一个事实上的考核期,这样,各个地方主政者,面临着迅速做大总量,提高增长速度,以在同僚的竞争中胜出的压力。而培育产业,则周期漫长,很少有富有远见和耐心的人去做。这样,整个国家,都出现了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来动经济的现象。

  2011年,中国的GDP总量为4715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竟达3110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率,超过了60%以上,依靠投资拉动的省市,占全国省市总数的80%,可谓全球前所未有。整个国家都陷入疯狂的投资冲动之中。

  2011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率为32%,为全国所有省份最低。浙江固定资产投资率为44.7%,在全国所有省中,唯有广东和浙江固定资产投资率没有超过50%。能够坚守正道,在逆势中保持真实的竞争力,其努力尤其可贵。具体到城市,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更是只有19%,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于20%的唯一大城市。而且,其社会投资占比,超过76.1%,为全国最高之列。官方投资不到25%。

  就产业结构而言,深圳的一二三产业结构非常合理,三产占比,在十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而民营经济占比,无论在总产值还是三产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在国内极为罕见。

  衡量一个地方的真实经济活力,更需看重本土民营企业的实力。

  广东和浙江经济活力冠绝全国,某种意义上正因为其强大的民营企业造血功能,越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其真实经济质量越高。华为,腾讯等崛起于深圳,方太、雅戈尔等崛起于宁波,绝非偶然。而天津,重庆,上海等央企密布,重工业比重过大的城市,往往更依靠投资,其真实的经济效率值得怀疑。

  更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国内普遍出现了几大误区,一个是疯狂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以民生的名义,大兴土木,以虚假的经济增长,来换取GDP的增速;二是,各个省区都热衷于与央企联姻,没有耐心培育本土民营企业。一个央企的投资,动辄数百上千亿,效果立竿见影,为众多省市所追逐,助长了地方投机主义。

  深圳增速的降低,只是暂时的,其主要原因,乃是因为深圳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在国进民退中,收到严重挤压,倒闭的都是民营企业,广东和浙江压力巨大。但是,绝对不能因此而投机取巧,逃避困难。

  坚守传统产业,中国仍然有一个庞大的大众消费群体需要满足;坚持民营经济,中国的众多大众产品,都由它们提供,这两大支柱,正是中国经济的基石。深圳的大旗,绝对不能因为所谓的经济转型而倒。投机可以盛行一时,但是国家的兴旺,需要长期积累和坚持,亦需要敢打硬仗。

  诸侯经济的存在,亦拖累了深圳,本来,按照产业分工,沿海可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向内地转移,但是,腾笼换鸟,有时候却难以实现,比如说高新产业,除深圳之外,国内很多内陆落后区域,也号称要搞高新产业,国内光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就有数十个,由此,深圳与内地,不能彻底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亦无法实现彻底由市场配置的产业分工,由此延缓了深圳的转型。

  在罗天昊所研发的“发展质量五大指标”分别为,增速,内生增长能力(与固定资产投资成反比),民营经济占比,人均GDP,三产比重。除增速回落之外,深圳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领先全国,尤其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率方面,成为全国最低城市之一。内生增长能力亦堪称楷模。

  此外,由于统计原因,一些指标未列入体系,比如每平方公里产出,很多城市在公报里根本不提,由于建成面积各地未统一公布,亦难以得到准确数据,同时,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各地也没公布。在这几个未纳入体系,但是非常能够指向发展质量的领域,深圳均为全国第一。其每平方公里GDP产出约5.52亿元,为国内城市之首。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为0.47吨标准煤和18.7立方米,均为全国最低。

  此外,在深圳,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产业产值增长38%,其增速高于GDP增速2倍以上;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四大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0%。产业结构之合理,亦领先全国。

  能耗最低,产出最高,由此,深圳仍然是中国最有发展质量的城市。

  冬的山巅,春光临近。

  深圳质量,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以年均约10%的速度,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亦崛起为全国第二大经济体,在此情况下,中国如何从世界经济大国,变为世界经济强国,?

  从近现代以来大国崛起的轨迹来说,一个国家的飞跃期,不可能无限长久。全球历史上,能够如中国一样保持30年左右高速增长的非常罕见。同样,中国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中国GDP增幅整体下跌,或可为未来的先兆,即:中国从飞速发展的高原期,逐步进入平原期。

  ,而一旦中国步入平原期,要在强国的竞争中胜出,必须另辟蹊径。提高发展效率,成为中国未来国家战略的重要根基。

  提高发展效率,其本质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温家宝总理在提出绝不以牺牲人民健康,换取经济发展速度。在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出现“带血的GDP”,以及新的投资大跃进的怪相,均是没有转变发展模式所导致。

  大国崛起,必以城市崛起为先导,在此时势之下,深圳质量的大旗,对于各个区域和城市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个人简介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国家、城邦及企业竞争战略;新的商业思想与商业模式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