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古寺访古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梦想之旅圆满成功(组图)

翟智高 原创 | 2013-10-14 16:58 | 收藏 | 投票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烂漫金菊分外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河洛山川皆芬芳。

野菊花山蜜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梦想之旅·河洛文化游10月13日“伊川古寺访古”:

     第一站,龍泉寺,相传该寺建于西晋,盛于唐,原寺早已毁于战乱,此寺是伊川二电厂扩建时在原址附近重修。玄在汉代四灵中为玄武,即蛇龟,也叫龙龟。从吕店丁流西河盘龙山普明寺向西,至水寨龙玄寺的地形为一巨型龟状,称龙岭宝地。在龟背的阳坡上,有后梁太祖朱温墓宣陵。

   龍泉寺山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龍泉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第二站,净土寺

洛阳市伊川县白元乡有著名的“五里三寺”,即夏宝村的清凉寺、水牛沟村的净土寺和白元村的金山寺。清人张文德有《春日游净土、清凉、金山诸寺》诗:“晚来汲露煮茗芽,古 寺无人犬护家。座上真文余贝叶,阶前云气绕昙花。蒲团半纳随藜枝,舍利多珠隐木瓜。为问老僧何处去,白云深锁众峰斜”。三寺所在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从远处 望去,就像一尊巨型观世音菩萨仰卧伊河东岸,玄奘剃度出家的净土寺就伫立在菩萨的腹部,另外两寺分别在头、足部。 

     隋大业八年(612年),偃师人陈玮随其二哥陈素在净土寺出家,法号玄奘。他于武德九年(626年)离开净土寺到京都长安,贞观元年(627年)由长安出发,去西域(西天)取经。唐太宗李世民亲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有唐玄奘在净土寺出家的记载。“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笔孤征。”《旧唐书》载:“僧玄奘,娃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净土寺出土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净土禅寺记》石碑,洛阳各县寺院主持均有签名,证  隋大业八年(612年),偃师人陈玮随其二哥陈素在净土寺出家,法号玄奘。唐太宗李世民亲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有唐玄奘在净土寺出家的记载。“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包四忍之行......是以翘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笔孤征”。《旧唐书》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 
     唐僧于武德九年(626年)离开净土寺到京都长安,贞观元年(627年)借长安一带受灾,朝廷允许灾民“随丰就食”,由长安出发,去西域(西天)取经。他搜集了印度最好的佛经,带着印度人民的深情厚意,于贞观十七年(643年)启程回国。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到达长安。
玄奘归国后,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以及政治、历史、宗教上的遗迹轶闻,写成闻名中外的《大唐西域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开来,为研究中亚、南亚史地和社会风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关系史等,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洛阳的净土寺又是唐太宗主张大唐宗教文化三教(儒、佛、道)合一,和谐共处的典型。在其佛寺大殿内建筑砖笆上,历代重修,仍保留着既有儒家“天人合一” 字样图案,还有道家特有的阴阳太极图砖笆(见下图),这在其他佛寺中是极为罕见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净土寺大殿阴阳鱼芭砖特写.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净土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净土寺大殿四根隋代以前的黄色砂岩四方抹棱八角水波纹石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净土寺大殿隋代以前的黄色砂岩四方抹棱八角水波纹石廊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第三站,

 

白元金山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金山寺合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金山寺合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第四站

庄子墓、庄子洞、不老泉
    中国文物地图册载伊川白元有蝴蝶山、庄子洞、梦蝶园、不老泉、庄子墓。战国著名哲学家庄子曾隐居于此,故人称“庄子洞”。洞中有礓石结核,看上去朦胧如姿态各异之蝴蝶。庄子《齐物论》记其事:昔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庄子隐居此处,安居乐道,自在逍遥。知鱼之乐,而不以千金相位所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著有二百多个寓言典故,哲理深刻、风格幽默、想象浪漫,几千年来无人能比。他讲鲲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写疱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描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后有猎人。抨击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其学说是治国、齐家、修身之经典。
   
 
宋漆园吏庄周墓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宋漆园吏庄周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儿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庄子洞又称蝴蝶园,园内有庄子仙人洞,有清泉涌出,庄子饮此泉思绪敏捷,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世传饮此泉,可养颜长寿,故称为“不老泉”。(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地矿厅命名此泉为:“不老泉”编号IV——三——94)。
蝴蝶山下庄子洞,万年清泉有玄妙。
庄周畅饮成贤圣,文采千载独占鳌。
渴饮此泉饥食枣,寿如金石不会老。
圣水养得颜如玉,清泉自有黄金条。 

庄子蝴蝶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庄子仙人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庄子仙人洞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庄子仙人洞不老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庄子洞蝴蝶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白元庄子洞内石蝴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白元庄子洞内石蝴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五站,聚仙观

     在亿万年前,九皋山东部火山喷发,炙热的岩浆从地球深部喷涌而出,犹如一条赤色巨龙,向西奔向称为“五洋江”的内陆湖海,在到达聚仙缘这个地方时,被一股神秘的气场阻止,火山岩浆聚集冷却凝固呈灰色玄武岩,后来从岩石缝隙涌出神泉,因其泉水涌出之声似百鸟鸣叫声音,因而有鸣泉之美名。鸣泉引来上天下界众仙到此聚会,遂有“聚仙观”出现,聚仙观遗址载于《中国文物地图集》, 河南地矿厅所编绘的《洛阳地质旅游景观分布图》又名升仙观

    相传“聚仙观”创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据《山海经 中山经》记载:放皋(九皋)之山,明(鸣)水出焉,注于伊水。传说八仙在此聚会,饮鸣泉神水,品上皇酒和杜康美酒,悟成仙之道。他们由此越伊河,飞海山,会西王母,各施飞升本领,留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典故。附近还有吕洞宾戏牡丹牡丹窑”。

    聚仙观地区,在汉代就是风水宝地。东汉《后汉书》有马融所作《广成颂》载宅兹天邑在洛京伊阙南新城地区:“是以大汉之初基也,宅兹天邑,总风雨之会,交阴阳之和。揆厥灵囿,营于南郊。徒观其垧场区宇,恢胎旷荡,骋望千里,天与地莽,遂栖凤皇于高梧,宿麒麟于西园,永逍摇乎宇内,丰千亿之子孙,历万载而永延。礼乐既阕,北辕反旆,至自新城,背伊阙,返洛京。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气聚风藏的仙山---聚仙观宝地,远处是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九皋山脉,如大鹏展翅般展开腾飞的双翼。面前是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伊河和两川富庶的伊川福地。

聚仙观竹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聚仙观崖壁处有一眼奇妙的泉,泉水从亿万年前火山岩浆形成的玄武岩石缝中涌出,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聆听,有时泉音如高山流水,来自天际。俄而又似雨过竹林,龙出深涧。又似琴声,似鹤鸣。故此泉称明(鸣)泉,今称回音泉。鸣泉所在之山称鹤鸣山。据说东汉时为避讳大将军何进之名,将鹤鸣山改称“九皋山”。鸣泉水产自火山岩浆凝固的玄武岩裂隙,是优质矿泉水,今称溪鸣山矿泉水,饮之延年益寿,防治百病。求水者、沐浴医病者络绎不绝。

 


聚仙观鸣泉水仙老母

聚仙观鸣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八仙聚会飞升的福地 

 

聚仙观泉水喷涌,竹林茂盛,人至此地,心旷神怡,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聚仙观竹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聚仙观竹林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传说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故事就发生在聚仙观。八仙,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指的是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相传,八仙专门来鹤鸣山聚仙观拜谒祖师张天师,拜罢就在这里上聚会饮上皇酒和杜康酒,品烹饪鼻祖伊尹故里美食,饱食酒酣之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伊河西边的海山神龍庙和天龍处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去海山。

 

 

 

      汉钟离把大芭蕉扇往伊河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从伊水水面飞升到海山。何仙姑将荷花往伊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也飞升到海山。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伊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都飞升到海山,于是聚仙观又称“升仙观”。

 

第六站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依然是炎黄的传人,拨开千年历史的云雾,在同一块土地上,在当年湮没的遗址上,勤劳智慧的烟云涧人以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瑰宝为己任,使古老的青铜器又焕发出新时代的熠熠光辉。以微妙传神、栩栩如生的“天子驾六”、“马踏飞燕”等形象,再现出曾被沉淀了的故事。如今的烟云涧村,人人都是制作青铜器的能工巧匠,个个都是加工仿古青铜器的艺术大师,烟云涧青铜器,正走进人们的视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烟云涧青铜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烟云涧,一个如诗如画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是古人祭祀天神的宝地,各种祭祀所用青铜器礼器在烟云涧应运而生,附近曾出土有夏代的青铜斝、青铜爵、商代的“子申父己”铜鼎和青铜车等文物,佐证着烟云涧作为青铜器铸造源头的历史印记:


 

 

  
 


烟云涧青铜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曾长期在科研部门工作,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攻关研究项目,成果记在史册里。哲人有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爱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交叉…
每日关注 更多
翟智高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