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为何要加强对“一把手”巡视?

刘纯银 原创 | 2013-10-30 08:23 | 收藏 | 投票
巡视组为何要加强对“一把手”巡视?
刘纯银
目前,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门巡视机构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巡视监督。10月23日,在中央启动第二轮巡视工作的部署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强调,这轮巡视要强化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10月29日《北京青年报》)
众所周知,“一把手”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核心”,对出台决策和执行决策都起着关键作用,权力、地位及影响都较大,因此也极易成为被腐蚀的对象。这不,近几年来,从陈希同、陈良宇、刘志军到薄熙来,无数腐败典型案例再次告诫我们,“一把手”一旦失去监督,放松要求,私欲膨胀,必然走向腐败,而且倒下的注定不只是一个“一把手”,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不仅如此,甚至“一把手”腐败往往还会污染一个单位或地方的社会风气
党的十八以后,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并明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随后中央派往各地的中央巡视组,包括派出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央督导组,各地党政和中央有关部门的“一把手”都是监督的重点。笔者认为:中央巡视组紧盯“一把手”可谓是抓到了“牛鼻子”,切中了要害。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说:这不是跟“一把手”过不去,而是在给“一把手”敲警钟,上套子。
当笔者写到这里,不禁想起新中国成立前夕,即1949 年 3月5~13日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中谆谆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面对“一把手”腐败渐多的事实,重温毛主席的这一段话语,别有一番感触,更添几分警醒。
殊不知,尽管当前时代背景不一样了,阶级构成、社会矛盾、经济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转换。但是,当今的共产党人面临的考验依然严峻。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的重组,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多种经济成分的竞争,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激活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内力,也使种种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寻觅了许多新的机会,给一些意志薄弱的共产党人,特别是那些掌握实权的“一把手”带来了许多新的诱惑。
尤其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天的糖衣炮弹早已“升级换代”成了令腐败分子垂涎三尺的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等,且攻击的手段更为隐蔽,更复杂多样,社会危害性也更大。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这些看似小事的地方起步的,许多都有权色交易从中作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
记得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抵抗糖衣炮弹攻击时特别提醒:“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近60多年过去了,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中谆谆告诫仍然具有教育意义,但愿各级领导干部切不可为此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骄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古训不仅不应忘记,党员干部还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毛泽东同志还讲过: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更应以此为标准,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保持严肃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生活小节中同样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这不仅是自己永葆共产党人高风亮节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同时,历史也证明,保持对“一把手”警钟常呜,其实是对“一把手”最大的爱护,也正如一位反腐专家说得好,管好“一把手”,反腐就成功了一多半。
个人简介
安徽省岳西县人,有高级工程师、经济师两个职称。从2005年底开始涉足时评,先后在《半月谈》、《新华每日电讯》、《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改革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