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金融的热情与理性

蓝春锋 转载自 中国金融 | 2013-11-10 08:57 | 收藏 | 投票
  一段时期以来,金融方面有两件事颇受关注:一件是不少民营企业争相申办和抢注民营银行;另一件是互联网金融成为热门话题,一些科技企业跃跃欲试,急于涉足支付金融服务。
  金融资本的多元化以及金融竞争加剧符合金融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调整、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实行更加包容的金融政策,调动社会不同力量、不同资本参与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金融治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制度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多层次发展需要。但是,对日益高涨的金融热情也要冷静思考,并引导社会各方面全面认识金融规律,理性参与金融发展。
  热情与理性并非对立关系,适当的热情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过高的热情会导致非理性思维和行动。因此,需要在热情与理性之间把握平衡。
  在金融发展史上,因热情、疯狂而导致风险的案例并不鲜见,诸如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前疯狂的结构性金融创新。过高热情所导致的非理性繁荣,最终需通过调整或危机加以矫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热点不断涌现,伴随着每轮热点都会引发新的热情。受社会环境、利益驱动、认识水平等影响,人们会对某些产品、产业、市场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偏好和冲动。非理性的投资、创新和扩张大量发生,就会引发经济风险,甚至使整个社会弥漫着浮躁情绪。
  社会资本对金融的热情和追逐并非偶然。这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资产和利润的快速增长,社会对金融有一种普遍看法:办金融比其他产业更赚钱,因而产生了极强的金融投资冲动。这种对金融的热情蕴藏着风险。无论民营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不仅有机遇也有风险。对此,既要看到产业繁荣和顺周期时的机会,也要看到产业萧条的风险;既要看到金融产业的前景,也要看到这一产业固有的不确定性。上世纪8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盲目设立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融资中心的情况,非法金融活动也十分猖獗,给金融秩序和金融稳定带来损害,风险花了多年工夫才得以化解。这样的教训应当汲取。今天,当我们面对民营银行热、互联网金融热时,也应全面分析其正负效应,因势利导。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客观认识和发挥金融的作用尤为重要。我们既要有效利用金融资源和金融市场,又要防止过度金融化、信用化,特别是要防止产业空心化。一个经济体的竞争力最终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应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参与经济的转型升级,更多用于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这就需要培育一种新的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把资本投入到实体领域,聚精会神地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而不是把精力和资金过多转向金融业。
  金融不是万能的、包治百病的良药,也不是摇钱树,真正的资本和活力只有通过良好的经济结构和效率才能创造出来。对于地方而言,不是有了金融机构和和区域金融中心,就能有效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对于企业家而言,不是办了银行,才能基业长青;对于公众而言,金融绝非短期的营利工具,应合理运用金融,减少投机,防范风险。我们应当通过公共金融教育,让健康的金融文化深深植根于社会大众,消除金融拜物教思想,减少大众文化中过度的非理性的金融热情。
  金融始终是高风险的行业,理性认识金融的这一本质特征,有助于把握金融发展规律以及内在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与加剧资源错配、分散风险和积聚风险、促进公平和加剧分化、商业逐利和社会责任的多维二重性。这足以说明金融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产业,必须始终坚持审慎原则。社会各界都应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金融,使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梦的实现。(作者:魏革军,系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中国金融》杂志主编)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