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院长谈有效的招商引资与执政艺术

黄静 原创 | 2013-12-30 07:5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一个地方发展直接的动力来自于三套马车的推动,鉴于中国的国情与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地方的发展主要源自于投资,因此招商引资一直是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
现在,招商引资具有几个明显的背景特征:
一是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产品相对过剩,招商引资势必将加重这种局势;
二是消费结构在调整中,基于收入的巨大差异,消费结构短时间难以调整到位。
三是许多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因为财富分配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调整。
那么在发展中调整增量,在发展中调整存量,在发展中调整结构是势在必行的一个方向,因此招商引资将为此创造条件。
如何把招商引资工作做好,地方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但重视不见得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方法与思路不对路,或许还会加重这些问题。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我们总结的22种招商引资方法(如果细分远不止这些方法)几乎都用上了,从城市结盟招商到学术招商,从以商招商到网络招商,有的县级市驻外招商队伍多达30多个,每年参加数次招商引资会议,然而招商效果仍然不理想。
究其原因,问题在于招商部门没有能力来整合商务资源或没有整合好商务资源,诸多招商工作效率低下,导致招商引资效果不理想。
根据我们十几年招商引资协助的经验,开展有效的招商引资需要有3个坚实的条件:一是理论上的积累与运用;二是灵活运用成功的经验;三是整合好招商资源。
招商引资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和困扰,无不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不足所导致。招商引资中工作的无效可能表现在宣传的无效、谈判的无效、资料信息上的无效等,这些“无效”的产生源于招商引资信息缺乏权威性、科学性不足、针对性欠缺、艺术性较差,因此大量的招商引资工作难以被投资人认可和认同。
那么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我们花再多的时间,投入再多的金钱,动用再多的关系也难以解决招商引资的问题。
因此政府招商工作需要提升,并且必须提升到执政的艺术上来。
在这个方面的执政艺术应当体现在“巧妙”上,巧是手段,妙是艺术。
“巧”之一:理论需要精炼
招商引资似乎有很多理论与说法,但真正用以指导招商引资的理论并不是很直接,这就需要我们来精炼、浓缩、系统化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政府提高更好的指导。世界银行在投资环境方面的工作为人知晓,然而那种打分排队的理论并没有给中国的招商引资提高有效的指导,因而也导致了世界银行的招商引资理论出现了严重的失效。我们讲招商引资需要“将投资者引导进来,指导他们去投资”,这是招商引资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对招商引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中国招商引资差异性、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的要旨。经过多年的实践,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巧”之二:理论贯通实际。
我们知道,理论为我们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大体上规范我们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尚需要我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将实践工作展现理论的精髓与结果。真正体现的既是理论也是实践,二者在形式上已经融合。招商引资一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在招商引资实践中,充分体现理论的实践过程,上下相通、二者相形,使招商引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巧”之三:精于运筹。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越坚固,他的物质成分排列越有规则且越紧密,这就是某种力量进行整理的结果。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性工作,需要有一种方式对其过程进行统筹运作,使之诸环节相互衔接,功效得到有效传递。这就是精准的运筹安排。
“巧”之四:处之圆通。
解决问题有很多种方法,也有很多种形式,不必拘泥于一格。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构成事务的许多节点是相互联通的,达到目的可以有诸多路径。招商引资亦然。有人说,招商引资有15种方法,有人说招商引资有40几种方法,我们根据投资、贸易、旅游、内部联系、外部联系、城市总体功能等总结出22种方法,其实这些都是各种各样方法的分解与组合而已。真正的招商引资方法应当是无数种才对。那么这些方法实质上又是相互联通的,因此圆通才是根本的方法。
“巧”之五:借用平台。
招商引资有很多平台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在于我们去发现,去利用。因为,每个上级活动都是一个招商引资可以借用的平台,巧借这个平台,可以节省大量的招商资金,整合大量的政务资源、商务资源,引起上几级媒体的关注,最有效的扩大了招商引资的功效。2008年,国际投资环境研究院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处的名义为河南省陕县开展了投资环境评价,黄静博士建议时任陕县书记高战荣先生同三门峡市协商,在一年一度的“黄河旅游文化节”上发布陕县的投资环境信息并授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环境工程试点城市”以及“中国投资环境潜力型城市”,在此会议上黄静博士为陕县进行的投资环境信息发布与授牌成为了“黄河旅游文化节”上最亮丽的节目,在历年来平淡无奇的会议上产生了巨大的新闻冲击,引起了广大政要的关注,引起了投资商的关注,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巧借平台节省了大量的开支,整合了广泛的政务资源、商务资源和新闻媒体,效果相当好。
那么全国有多少类似的平台可以借用,一年之中无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很好的借用。
“巧”之六:善于小题大做
此小题大做不是故弄玄虚、夸大其词,而是将一个城市的亮点、精髓进行深度挖掘,贯通于文化与经济,渗透于生活,这样的招商活动很具有感染力和传播性。比如各种各样的文化节、旅游节、体验等,将消费引导到投资领域,使投资机会凸显,促成消费、文化体验成为投资,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像寒亭的“萝卜文化节”、淮南的“豆腐文化节”、以及众多的牡丹节、梨花节等,均做到了精致细微,将消费、投资两架马车捆绑到一起,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招商引资工作还在于妙。政府工作尤其重视妙,精在巧处,功效在妙处。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圆通,反映了官员执政的艺术。因此,招商引资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重要的是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在社会上的口碑,这是一个时代对政府工作的要求,也是一个政府应当树立的形象。
“妙”之一:执政是一门艺术。
招商引资是一个政府重要的经济工作,甚至是一把手工程,因此招商引资工作自然是政府的主要执政内容。我们这里不去论及执政工作的一二三,而是强调它的艺术性,强调用它的特殊“show”来表达被管理者的认同与支持,恰恰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只有有艺术效果的招商执政工作,才是上水平的工作,才是有效果的工作。
招商引资工作需要有高度的艺术性才能打动投资人,说服投资人。这些艺术性体现在宣传材料的制作、投资商的接待与谈判、投资合作的推演、招商政策的宣讲、城市魅力和个人人格的展示等各个方面,因此说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门具有艺术性的执政工作。
“妙”之二:招商工作在于调理。
现行政府的机制是既定的,难以在短期通过调整、创新或创新设计来提高效率,那么重要的在于调理。
调理原本主要针对一个人恢复健康时,需要利用食物、药物、物理等方法来调整身体,恢复体力与精神状况。
其实招商引资工作在于我们立足高远,掌握招商引资规律,对招商引资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疏通招商引资运作环节,让投资商主导选择并顺利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在此过程中感到顺心畅快,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对优良投资环境的一种感受。
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总体上就是“将投资者引导进来,指导他们去投资”,政府招商引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整个招商过程进行适度的调和理,让投资人感到自己的发展与当地经济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是一种相互相承、相得益彰的关系,而不是谁利用谁的问题,那投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妙”之三:道之理通透。
道之理基于道,所以无处不在。招商引资亦然,在整个招商引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道之理,把握道之理,运用至极,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招商引资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科学,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不同的阶段配置不同的招商力量,采取不同的招商引资方法,配比不同的措施。从更高层来看,需要招商引资人员掌握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了解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控引进的企业与生产技术,这些都是相通相形的关系。我们不能在宏观层面、中观操作、微观实施上盲目,更不能为了外资引进政绩盲目形成生产力,否则,在未来的生产结构调整中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妙”之四:简约
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许多规范,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领域,那些东西已经集约化、模块化了,我们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可以简约很多形式上的东西,使招商引资变得灵活有效。
我们可以开展园区招商、功能区招商、孵化器招商,我们还可以实行外包招商、将许多服务功能分包出去,最终我们获得的是来自资金、信息、人员流动的流量所得,这种思路可以省却很多管理资源,真正做到“无为而治”、政通人和。
招商引资是一项重要的政府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有效的进行,成功的招商引资需要有艺术性。
虽然招商引资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因时期不同,重要性会有变化,但我们依然期望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地方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期望通过招商引资为民众谋取更多的福利,期望通过招商引资为环境建设、生态修复提供更多的条件,更期望政府将执政的艺术性付诸于招商引资工作之中。
个人简介
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第一位专门研究投资环境的经济学博士,曾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处投资环境项目办主任,主管投资环境项目。13501261050@163.com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