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缘何往往让少数人获益

宋广磊 原创 | 2013-12-07 19:30 | 收藏 | 投票

经济长期增加有赖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即通过提高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提升等创造更多价值。在这条基本经济常识所描述的现象下,对应的是居民物质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的营运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可以做的事情增加,人们可以去的地方不断延伸。在这条基于时间轴线上所代表的变化中,还有哪些始终保持着缓慢变迁状态、未有获得政策显著影响的情形呢?

因为社会物质水平、社会生产率存在差距,人们普遍涌向高物质生活水平、高生产率地区。如果这一地区不能获得延伸,它所能够容纳的居民是有限的;即使能够得到 延伸,但它又成为对涌入者的鼓励,无法满足后者的增长,那么就会存在“排挤效应”,虽然不明显,但确实是存在的。同时,如果更多的人涌入这些地区,那么原有的低物质生活水平、低生产率地区是否获得“废弃效应”呢,但显然是不对的,只要有一地区获得生产率的提高,其他地区均会获得提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排挤效应”抵消了“废弃效应”造成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的经济活动区域不断得到延伸,即使那些被当地居民认为是低物质生活水平的地区也会因为总体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获得发展。贸易可以增进双方的福利,贸易不因为人们物质差距、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彼此是否存在好恶而不会发生,而往往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双方贸易的发展,这种地域上的规模也是规模效应的基础。

正因如此,我们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难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政府在它的社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无法达成广泛的效果,任何政策均仅仅对少数人产生作用。正如上述情形,政府施加政策来限制高生产率地区的人口,但依旧无法减少或者抑制这种增长的趋势,虽然政策改变了人口组成的成分,但是整体而言几无影响。

生产率不同,企业发展起点、水平和规模也将不同,而更为重要、更难以改变的是经营者的理念和视野。企业如此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市场,也由此形成不同的成长路径。在真实的经济活动中,不存在满足营业额、交易量等的增长而晋级的规则,由此带来企业经营的全新处境。再则,企业即使存在领头羊的带动作用,依旧不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自身获得市场期待的这种必要性才会获得提高。而且,一旦企业选择了它的市场,便会深受其影响。

由此,我们看到美国在19世纪末催生了《反托拉斯法案》,藉此希望避免产生垄断、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增强对经济危机的抵抗力,获得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是在遭遇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之后的很长时间,乃至今日,中小企业依旧不能获得公平的成长。而那些依靠技术革命起家、迅速成长起来的企业才会得到经济政策所带来的便利,这类企业的生产活动往往不受原料供应的影响,只要技术、人工到达某地,便能很快经营业务。而那些生产活动受制于原料产地或加工流程需满足何种保密、自然等条件的企业依旧无法获得政策实施带来的便利,也难以获得企业规模的提升。

同时,处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即使内部引入竞争,也会因为它们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使之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反垄断政策的效果,它们的联合利益比之竞争更为重要,这也由此使得经济政策无法达成预想的结果。

由此可知,即使立意相当完美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只对少数人、少数企业带来便利和益处。这不仅仅在于政策无法因应经济发展的预期,也不在于政策可能存在的偏见,而是在于政策到底因应了哪些少数人、少数企业,政策因何在此发挥了效果。如果将政策效果发大一些考虑,将那些间接获得便利和益处的人群、企业考虑在内应该更加合理的去判断它的正当性,但是如果直接收益的人群、企业不能达成理想中、预想中的扩散效果,那么这项政策同样是缺乏效果的。

如果更加充分说明政策效果应该有什么反应出来更为合理,那就是社会生产率获得提高,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得到提升。

宋广磊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业余写作,偶有所感均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广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