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展面对的局限性

宋广磊 原创 | 2013-02-02 16:54 | 收藏 | 投票

金融时报《上海比北京强在哪儿》,通过对比北京产值、资源、工作机会集中于核心区而上海则通过郊区强镇实现了核心区与郊区持平的现象,凸显北京发展格局的弊端。同时,在区域化整合方面,北京也远逊于上海。就此从区域性质、社会结构、北京郊区来探讨北京发展面临的局限性。

区域性质

长三角地区工商业自古就很繁荣,苏州、杭州等地的开发更远远早于上海。上海的开埠、开发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才渐成规模,而租借地区先进的近代化观念、技术、产业等社会事物的落地、延伸逐步使得上海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

上海具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半导体、精密器械等制造业非常发达。这与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容易形成产业的综合布局,长三角民营企业、制造业的发展成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托。

北京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的首都,近代工业发展有限,洋务运动开展的工业近代化多集中于江南地区。现在工业的发展是通过国企特别是央企来成就的,国企是通过政府部门逐步改革而来的,与政府的运作有很深的根蒂。高新技术产业依托高等教育、人才而来。这两点对周边地区都无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华北地区一直以来是农业区,民营企业、制造业、工业发展缺乏一定的基础、规模和格局。

社会结构

北京作为首都,历来的经济发展基本服务于政治中心的功能,本身就具有聚集的性质。上海作为工商业城市发展而来,需要的则是开拓、开放的意识。从这一点出发就会发现,北京的大气内敛阻碍了它的投入产出比,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北京聚集社会名流、政商各界达人,由他们的活动造成的“庄园”经济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集中,使得集中全国财力建设首都的成就大打折扣。

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不仅仅依靠政府的引导,特别是全球化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成为广泛话题的前提下,一座国际化的城市需要的不仅仅是公司管理、金融服务、法律法规等与国际接轨,更重要的是产业效应、发展路径依赖与国际接轨。

郊区只有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引擎,才能找到接轨或承接核心区功能、产业的真正的方式。高新产业依托人才、央企依托政府部门,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使得很多需要依托市场、资本的企业能够很快落脚浦东新区,这使得浦东发展与核心区并驾齐驱。

北京的发展如果一味强调复制核心区来促进郊区发展,减缓核心区社会资源紧张、交通压力的现象还远远不够。建设CBD、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果没能掌握它对核心区、周边地区的产业效应则依旧不能达到上述目的。商业本身是逐利的,它会沿着市场、社会结构、消费者群体等因素设定的方向发展。

北京郊区

北京郊区的发展促使山东、河北等周边地区的小生意者聚集到那里,从事日常生活的服务业。医院、学校、邮局、商场、公园等设施也在跟进完善。但如何使得郊区跟核心区均衡发展,便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则成为一项带有争议的话题。

上海浦东发展在于它满足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条件,深圳、珠海是它的一面镜子,而且原有核心区产业发展环境日益饱和的前提下需要浦东来带动它,况且浦东开发进一步激活了上海曾经拥有的经济格局、区域和国际地位。

海南岛现在逐步定位旅游、疗养之地,珠三角的持续繁荣并没有对它产生辐射作用,带动海南跟珠三角整合。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外来人口聚集使得它无法达成融合海南的功能,海南自有的落后、封闭跟人力资源不善也造成了它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无法分散珠三角地区原有的产业布局。

北京郊区的发展应该说是同一个命题,不过它的发展条件介于浦东和海南之间。北京郊区需要紧密结合首都发展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教育资源急需扩张等条件,通过将高校相关专业跟当地产业相结合等策略来发展。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文化事业非常发达,这一产业的发展为郊区提供了契机。并且在国企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如何承接相关产业的辐射影响并带动河北等周边地区的发展也是未来的契机。

宋广磊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业余写作,偶有所感均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每日关注 更多
宋广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