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开放移民,引进1亿女青年

罗天昊 原创 | 2013-03-09 10:18 | 收藏 | 投票 焦点关注

  “善人”陈光标,心藏杀人刀。

  三八前夕,御用善人陈光标提议,没有接受一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不应该生孩子,高中以下之准生一个,以此划线,在中国半数人不准生子,多数人只能生一个。此议比计生政策还要阴毒。

  鉴于中国青年奇缺,罗天昊特提议,中国应开放移民政策,引进1亿亚非女性青年。

  新年伊始,民工逐渐回城。北京等地保姆和月嫂,薪酬暴涨,中国的劳动力危机暴露无遗。月嫂紧缺,从前很多来自农村的青年女孩从事保姆,月嫂等行业,而现在,随着青年人的减少,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已经没有多少青年女孩愿意做保姆了。

  今春的寒冷,对于制造业也非吉兆。 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民工荒,已经逐步蔓延扩散,且持续加深。

  由于国内青壮年劳力的急剧减少,农村可转移的劳动力已经达到极致,只剩老弱病残,中国的城市化仍方兴未艾,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劳动力缺口。

  在此情况下,中国已经悄悄出现了很多“洋黑工”,此前,广东是“洋黑工”登陆的首选之地,大批来自东南亚几非洲相对落后国家的境外黑工,在深圳,佛山,东莞,云浮,肇庆等地遍地开花,并大有向整个珠三角扩展之势。而如今,“洋黑工”在中国遍地开花,江浙一带,也非常普遍,就是在北京,地铁和公交上,也逐步出现一批东南亚面孔的青年人。

  洋黑工的出现,当然可以归因于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但是,值得警醒的是,“洋黑工”浪潮与 “民工荒”几乎同步,则折射了中国隐藏的巨大人口危机。

  从建国后一直到70年代,中国一直是鼓励生育,中国改革开放前期30年的迅猛发展,某种意义正是获益于这种人口红利。

  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导致青年人的比例逐年下降,改革初期的1979年,中国0-14岁的少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三分之一。而到了2010年,比例竟然不足五分之一,下降速度惊人。

  知名教育加顾海良宣称,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 18岁到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很多中国大学将有破产的危险。顾海良绝非危言耸听。据教育部统计,自2007年以来,高校学生在连续增长13年后,开始下降。

  “民工荒”、“学生荒”和“兵员荒同时出现,表明中国已非“少年中国”。

  很多人的思维误区是:中国人不是很多吗?怎么会出现缺人的现象?现实是,中国人多,多在中老年人,而青少年奇缺,且比例严重失调,目前,中国30岁以下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数量,只有30%,形式非常严峻。同在亚洲,发达的土耳其,青年人口也有70%。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未来10年中国18岁~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推行计划生育计划,以及中国社会缺少保障,生育孩子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由此引起了生育意愿的普遍降低,中国未来更面临灭种之忧。

  最令人绝望的是,纵使现在开放计划生育,中国的青年人口亦仍然严重不足,因为人口不比商品,从出生到成为有效劳动力,需要20多年。由此,唯一的应急之策,就是开放亚洲和非洲移民。

  在逐步席卷中国的黑工潮中,黑工主要来自东南亚和非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亦比较接近,来中国比较容易,如在广东的越南人,多自中国广西入境。

  此外,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崛起,相对东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国势更为强盛。而中国领先地位,未来将继续保持,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对亚非国家的年轻人产生巨大吸引。

  作为中国黑工潮的第一站,广东方面已经出台了《在粤外国人”三非“现象调研报告》,随着黑工未来在全国的蔓延,中国对于亚非劳工必然出现根本性的政策改变,给予移民劳工合法身份,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逐步改善,将更加速这一进程。而在昨天,社保部称,未来将给予20万在华外国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未来这种保障有望继续扩大。

  未来20年内,中国应在适当时机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同时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规模移民,两年前,我估算中国需要移民1亿,恐怕已经保守了,未来,来自亚非的移民,应该会达到1.5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

  鉴于中国男女比例失调,未来有4000万光棍,女性青年移民,将更受中国欢迎。未来移民中国的亚非青年,应呈女多男少的局面,女性移民,大约在1亿左右,男性移民在5000万左右为佳。中国人与东南亚人之间的通婚,将更为普遍。

  对于大众担心的文化融合问题,中国与欧洲国家有很大不同,中国十几亿人口,相对1.5亿移民,具有强大的包容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文化,以前本属中华文化圈,与中国文化兼容,不会出现如穆斯林在欧洲的世界难以融入的现象,由此,1.5亿移民,可望在二代人之内,就转化为彻底的中国人。

个人简介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国家、城邦及企业竞争战略;新的商业思想与商业模式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