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石油“超美”看国际能源结构变化

白明 原创 | 2013-05-29 11:48 | 收藏 | 投票

 

从进口石油“超美”看国际能源结构变化

 

白 明

 

一、“超美”背后的国际能源结构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于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从201212月看,中国石油日均进口量达到612万桶,而同期美国日均进口量却仅为598万桶的水平,这是中国的月度石油进口量第一次超过美国。不过,中国进口石油“超美”的背后还有国际能源结构变化这层背景。事实上,随着美国开发页岩气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逐步显现,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则相应减小。

尽管2013年年初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已反超中国,现阶段还不能断言中国会很快取代美国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从中长期看,中国在进口石油贸易方面具备“超美”的可能性。2012年,美国从国外购买原油和油品的总量净值已经跌至20年最低,为日均进口量每天714万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2014年美国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日均净进口量将减少到600万桶,是1987年以来最低水平,还不到历史最高水平一半。同期,中国的原油净进口量平均将为每天572万桶,很有可能对美国形成“追尾”。到2020年,中国石油缺口达2.5亿吨至4.3亿吨。由于中国石油产量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能力,到2020年前后,中国的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跨越3亿吨。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在进口石油方面真正“趋势性”而不是“暂时性”取代美国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进口石油贸易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背后是页岩气革命,而页岩气革命对于当今世界能源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页岩气革命对世界能源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天然气资源内部的品种构成上。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统计,2007年,页岩气在美国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仅为8.1%,而到2011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9.8%

另一方面,页岩气革命对世界能源结构的影响体现在整体结构的变动上。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2008年,美国市场上每1000立方米天然气价格与同期每桶西德克萨斯原油的比价为3.202,而到2012年则下降到1.097。不同能源间比价变动会产生资源配置的跟进效果,有助于提升高效清洁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比重。

页岩气革命除了能对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善起到推动作用外,也难免会带来“误伤”效果。从发展生物燃料方面来看,页岩气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会加大生物能源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排除在替代传统能源过程中,页岩气相对于生物能源来说具有一定的成本“拦截”优势,造成不可再生能源对可再生能源的反向排挤。

除石油天然气资源外,近些年来中国的煤炭进口依存度也日益提升。无论是石油还是煤炭进口增加,都离不开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也离不开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外部环境间接配合。页岩气革命降低了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客观上促使美国终将进口石油的“第一”位置“让”给中国。

二、国际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如果未来中国能够取代美国而不是仅仅“客串”世界第一进口石油大国的位置,页岩气革命所带来的国际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会更加深远,不仅涉及到新一轮国际分工,而且也影响到产业生态和贸易布局等诸多方面。

首先,国际能源结构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能源市场的分布版图。一是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将会从需求方向供应方延伸。花旗集团的一份分析报告称,由于本国页岩油开采量的增加,美国目前是世界油气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美国有可能在将来实现“能源独立”,报告甚至把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内的北美地区称为“新中东”。二是随着美国对外原油进口减少,许多石油输出国的产能需要通过其他渠道来消化,而中国对消化这些石油输出国的剩余产能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三是世界主要产油国受到的压力不尽相同。目前看来,美国主要减少的是来自于尼日利亚等国的轻质油,而对于主要出口重油的海湾国家市场,美国仍然十分倚重。由于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下降,未来美国有可能进一步对现有的贸易伙伴加以筛选,而对于像委内瑞拉这样的美国“不喜欢”的国家来说,美国也很可能减少从这类国家的石油进口量。

其次,随着开发页岩气对国际能源价格起到压制作用,美国的再工业化进程将会获得双轮驱动。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的加快,美国的制造业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克服劳动力资源稀缺的劣势。同时,稳定能源价格有助于美国制造业通过降低成本重新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再次,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随着“页岩气”革命的临近,美国的石油业再一次活跃起来。美国天然气协会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15年,页岩气对美国GDP的贡献将达到1180亿美元,约80万美国民众将因此获得就业岗位,相对于使美国的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

此外,美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主导力量机会进一步强化。在借助金融衍生工具的炒作过程中,国际投机资本不仅对美国的能源需求题材加以炒作,而且也会更多针对美国的能源供给能力进行炒作。因而,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多空转换节奏会更加频繁,不确定性会增加更多。

三、中国的对策考虑

中国推进页岩气开发会遇到“水土不服”。从“水”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推进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页岩气进行开发也必然受制于水资源的限制。同时,从“土”的角度看,同样产量下页岩气井田面积是常规天然气的数倍,而中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排110位以后,难以承受页岩气开发带来的占地压力。

针对页岩气革命所引致的国际能源结构调整及其影响,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厘清这一变化过程对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及时调整相关思路。

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更要强调对页岩气开发利用从长计议。页岩气仍属一次性消耗的传统不可再生资源,要更加合理利用。因而,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在平衡国内能源供求过程中保持适度的“饥饿感”,不仅有助于促进节能减排,而且还有助于通过“细水长流”来延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年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加大页岩气的开发力度必须强调有序。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仅占4%左右。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盛宴”中,页岩气资源只能作为“配菜”。现阶段,随着中国石油供应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定价过程中的话语权相对薄弱。因而,当务之急是要增加国内对石油的供应弹性,而通过加快页岩气开发来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则并非当务之急,现阶段要多看少动。

针对未来国际能源结构的变化发展趋势,在考虑相关对策过程中,需要强调取向的多元化。

首先,从优化资源配置取向来看,要更进一步强调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一是要平衡资源进口的种类,除了石油和煤炭资源外,从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页岩气革命的发展趋势出发,进一步扩大天然气进口规模;二是要使能源进口的市场分布进一步分散化,不断强化我国进口能源过程中的选择机会扩大;三是要从转变过度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出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四是进一步发展境内能源类商品的交易市场,增加交易品种,维护国内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五是要强化政府部门的监管机制、商会协调机制与企业自律机制,防止一哄而上。

其次,从确保能源安全的取向来看,要立足于对国际市场供方形成力度更强的反压,有效化解进口依存度过高带来的能源供应隐患。一是要进一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力度,在适当时机更多复制中海油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那样的成功案例;二是将国内页岩气、甲醇、乙醇、风能、太阳能等非传统能源开发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能源供应的第二梯队;三是进一步扩大能源储备规模,除了扩建石油储备基地之外,还要一部分资源达到“随用随采”的要求。

再次,从可持续发展取向来看,只要有足够的可采储量作为供应保障,中国就可以增强在国际市场能源定价博弈过程中的底气。一是未来国内页岩气开发应该强调轻重缓急,除了要重视勘探与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外,在页岩气开采方面,则更需要强调循序渐进,特别是要慎重颁发牌照;二是要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从初期开始就将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水资源节约循环使用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针对页岩气开发对生态、地下水、场地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三是要增强技术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页岩气的开采效率,有效控制开采成本。

个人简介
经济学博士,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电子邮箱:njukhuruc@163.com
每日关注 更多
白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