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发展

张正平 原创 | 2013-07-01 17:55 | 收藏 | 投票

     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一种长期、动态趋势,一般通过资本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产业国际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一般将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整体转移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在国际空间中的移动现象,其根本动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分工是指作为总体的世界范围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空间配置,也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既是生产国际化的推动因素,又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国际分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上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是国民生产之间的分工。正是国际分工的存在使得国与国之间存在产业类型的差异,也存在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国际间产业差异的存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际之间的商品和资金流动从而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现提供了媒介和手段;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促进了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变化的结果又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为国际分工的延伸和拓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又对国际分工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突破了传统“完整产品”的界限,而增加了价值链的分工环节片段化转移,国际分工也随之深化。无论是以传统的垂直型分工方式,还是凭借价廉质优的智力资本,发展中国家企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多参与全球分工的机会。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促进了以商品交易为核心的国际间分工向跨国企业内部分工的转化,跨国公司成为主导国际分工的微观主体。因而,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方式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向产业内国际产品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延伸,呈现出产业间国际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并存的新模式。

  二、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产业国际转移的新特点

  1.不同产业的梯度转移逐步转向产品内各“生产环节”的全球布点

  以往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衰退产业或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在产品内分工环境下,一个产品(产业)的广义生产过程可分为一系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工序或流程,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加工组装、展览营销和营运管理等,这些工序的协作与结合最终完成产品总增值过程。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条中,各环节之间互相影响,相互关联,各环节成本和效益也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整体竞争力。通常,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投入要素差异很大,例如,产品开发环节是知识密集型的,需要富有专业技术和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自由宽松的组织环境和鼓励创新、提倡独立思考的企业文化;而产品装配环节是劳动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严格的劳动纪律、全面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由于每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国与国之间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价值链条中某一特定环节上的优势。

  为了全球战略需要,跨国公司对整个产业价值链进行拆分以通过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空间分割,并利用自身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跨国网络优势,将它们的价值链延长,根植于全球许多国家或地区,形成全球产业网络。在生产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必然寻求在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去组织生产。因此,把各个环节布局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实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产业整合成为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生产中心的分布,不再仅仅局限于各国之间的资源禀赋,而是取决于产业(产品)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区段)的要素密集性的差异和由此导致的产品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定位和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国际产业转移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转变为增值环节的梯度转移。

  2.外包日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方式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无论是在制造业领域还是在服务业中,都比较重视增值环节的转移,并把这种增值过程贯穿于全部阶段。外包是跨国公司将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环节,转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的主要方式。正是通过这些外包活动,跨国公司成功地实现了“边际”生产环节的国际转移。伴随着跨国公司“归核”化管理理念的进行,如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专业公司去完成,其本质在于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领域,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价值链中高利润环节的截取。

  通过承接外包,发展中国家获得了产业发展必需的资金、技术等宝贵要素,实现了自身产业发展。同样,发达国家承接的研发、设计等外包活动,也加强了自身在这些领域的优势。可见,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方式,“外包”正在改变着全球产业布局:一方面,加工制造等低端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全球设计、研发等高端产业也开始在发达国家积聚。

  3.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多方向性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产业转移具有明显的单向性特征。一般是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次序,依次将即将“边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例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向西德、日本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通讯、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60、70年代,西德、日本等国转向发展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汽车等低耗能耗材、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契机,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转变。上述产业转移都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向产业落后国家或地区的转移,带有显著的单向性特征。

  20世纪80年代年来,国际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从产品内分工生产链条的任何环节开始,而且也不再仅局限于由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向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该产业或产业链条上特定环节最佳的投资区位。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多方向性特点。也就是说,国际产业转移既包括发达国家将生产链条中劳动密集的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顺梯度”转移,又包括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研发环节这类“逆梯度”转移方式。例如,我国的海尔在美国建立研发机构就是一种“逆梯度”国际产业转移。如今,国际产业转移已由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单一模式,演变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共存的多方向格局。其中,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仍保持着一定的技术梯度。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和服务业领域,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转移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发起。

  4.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

  在产品内分工网络体系中,跨国公司及其战略伙伴之间形成了密切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联系。一旦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必然利用生产上的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带动与其相关联的上游和下游产业(国内或国外)的企业相继进行跟进投资,通过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相关联产业(企业)向移入国集聚的方式在投资地区并形成产业集群。一方面,跨国公司在投资决策时既注重东道国上下游产业的配套能力,又看重企业群、制造服务业发展状况等其他软环境状况;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也会主动引导相关投资,鼓励其供货商等相关企业到东道国投资,从而将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专业化协作和产业关联程度高,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往往会引发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从而成为地区产业集群的重要参与者。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往往是一个完整产品的某一生产环节,即产业“片段”,但是通过引发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在发展中国家的某一地区积聚成为一个“完整”产业。以东莞的美能达复印机、打印机生产为例,先是来料加工,后发现在此生产成本很低,总装厂也跟进来,并带来了更多的配套厂家,美能达在东莞的生产成本比在日本至少低30%,人工成本仅为日本的113。在竞争的压力下,美能达的主要竞争对手佳能、理光也陆续进入这一地区,最终在东莞形成了办公自动化产业集群。

  三、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业转移效应

  总体上说,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以往的产业转移更为有利。产业国际转移所形成和加强的产品内分工中,发达国家处于高附加值的高端链条,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低附加值的低端链条,接下来我们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视角来考察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业转移效应。

  1.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效应

  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的整体产业竞争优势,在产业国际转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尽管在产业国际转移的过程中会带来诸如失业、产业“空心化”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这些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因此从整体上看,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效应为正面效应。

  (1)获得更高的利润并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从这些发展中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廉价资源,企业所获得利润大幅增加。研究表明,美国对印度的产业转移,美国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从印度获得33美分的利润,大大高于在美国国内投入1美元仅获得11.5美分的利润;不仅如此,在印度获得33美分的同时,美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利润会更高:直接利润高达67美分(其中58美分来自于美国投资者和消费者成本降低,5美分为美国设备和服务出口的附加,4美分为利润转回国),而间接利润至少达到45美分,来自于劳动力的再开发,如对劳动力的新培训。综上所述,对美国经济来讲,纯利润可达到1.12美元。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通常只会将相对落后技术向外转移,并同时将一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新兴产业中,从而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了更大空间,相关新兴产业因而拥有更为丰富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有利于自身的长期成长和国际竞争力提高。

  (2)通过转出“边际”生产环节推动产业升级。与以往产业转移中转移整个产品(产业)不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国际产业转移,转移出去的是本产业中已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边际”生产环节(工序),而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环节(工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所提高,通过“边际”生产环节转移提高了本国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推动了该产业的高级化。以美国纺织业为例,在传统的产业转移方式下,纺织服装业整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需要整体转移。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中,由于转出生产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而保留设计、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尽管该产业的职工人数不断下降,但是整体上提高了该产业劳动效率(单位职工增加值),最终提高了美国纺织业的竞争力(参见下图)。


  图  美国纺织产业职工人数与人均增加值变动图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

  (3)通过产业转移推动本国产业优化。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优化了本国劳动力结构。由于发达国家不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因此,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会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短期看,这会给本国带来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但从长期来看,通过相应的劳动力培训等政策可以实现本国劳动力结构的优化,从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转移后,发达国家专注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将有助于增进相应产业的竞争,从而推动技术进一步革新。由此而带来的高科技产业的聚集,极大地推动本国产业的知识化、信息化,最终保证了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业的迅速崛起。

  2.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效应

  比较而言,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效应较为复杂,也争议颇多,接下来我们按照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分别描述。

  (1)正面效应。首先,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入全球产品内分工生产的机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原因,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劳动力优势往往难以发挥,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这些要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加入全球产品内分工生产的机会。由产业转移所培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从而对于提高收入、加速资本积累和促进工业化做出贡献,也为以后的产业升级打下物质基础。

  其次,由产业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尽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所转移的是低技术的生产环节,但与发展中国家的已有技术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因此,这些技术转移无疑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样板。同样,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研发环节这类“逆梯度”转移,一方面,提供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新渠道;另一方面,由技术提升所带来的发展中国家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了产品竞争力,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资金支持。

  (2)负面效应。首先,产业转移“空间分割”使发展中国家存在产业结构“锁定”风险。产业转移“空间分割”使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个布点,在跨国公司实行全球产业整合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被纳入全球经济的生产体系中,跨国公司通过充分发掘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全球性价值来实现全球竞争的战略目标。同时产业转移“空间分割”有利于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从而拓宽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因为某一单项环节,技术往往不能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优势,也就难以对转移国形成较大威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逐步获得整套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在此期间,不得不屈从于转移国。如果这种局面长期得不到改变,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上被“锁定”在低端环节,从而在收益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飞地效应”阻碍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跨国公司只是希望利用东道国的静态比较优势,而不热衷于培育发展动态比较优势,因而有可能使比较优势固定化,难以升级。跨国公司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往往与本地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关联松散,容易变成出口飞地。在技术、零配件、市场和合作关系上,外国企业或本地企业严重依赖于所属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则对其活动强加限制,如阻止后者在其他市场销售等。对跨国公司的长期依赖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失去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也使得相应产业失去产业升级的动力,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教训就是前车之鉴。

  再次,“候鸟型”产业转移容易造成地区产业空心化。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产业转移模式中,由跨国公司从发达国家转出的往往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环节,这些产业环节对要素的要求比较低。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劳动力优势替代性比较强,也往往存在同样拥有劳动力要素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竞争,而这一类产业转移又比较看重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或者优惠政策取消,企业就会考虑前往其它条件更为优厚的地方,这一类“候鸟型”产业转移所具有的短期性特点,使得发展中国家相应产业缺少长期发展潜力,一旦产业被转出就会造成地区产业空心化,带来失业、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四、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

  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因此,我们必须从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的视角,找寻中国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探索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特征、适应当前全球产业组织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径。

  1.承接产业转移强化比较优势

  产业内分工中不同价值链节之间的分工是各国综合比较优势的外在反映,目前,一国的比较优势通常集中体现于最终产品(产业)的某个价值链环节上,而不再拘泥于特定最终产品(产业)之上。我国当前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大多着眼于产业整体,既无法有效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又不能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整体特征,导致我国企业安于“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成为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瓶颈”。为了摆脱上述不利局面,我国的产业政策应当调整为以培育和发挥综合比较优势、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为核心,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契机,有效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在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的综合比较优势,加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分工生产体系中的控制力。

  2.打造开放型产业集群整合全球资源

  通过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发展开放型产业集群嵌入全球分工体系,实现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劳动力、土地、能源等不可流动或流动性较差的资源,与管理、技术和资本等全球流动性资源的紧密结合。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为发展中国家增强与国际经济的交流、积聚和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突破产业发展中的路径锁定、最终实现产业跨越发展创造了机遇。我国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发展开放型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跨越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升产业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必须以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基础。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劳动力资源优势,由于劳动力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非核心地位,这一点对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转移,通过打造产业集群,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禀赋优势转化成为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的产业竞争优势。(2)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的目的是引导国外产业(价值链)嵌入我国产业实现“落地生根”,与所承接转移价值链节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是其“落地生根”的重要条件。要强化产业链意识,提高我国产业配套水平。围绕已经嵌入全球分工网络的企业,抓住产业链这一纽带,加强本国产业配套。通过配套,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3)通过打造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摆脱低水平竞争。通过产业集群积聚国内外知识、技术等高素质要素,突破“贫困化增长”陷阱,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3.通过产业关联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原材料、配件等基础产业加强产品科研开发、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投入;提高通过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化转移嵌入全球分工网络中企业的原材料、部件、配件国内采购率,从而促进外向型产业的国内延伸,实现所承接国际产业片段在我国“生根发芽”,进而带动我国产业的整体提升。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导国内企业关注我国所承接国际转移的产业配套零部件、原材料和设备需求动向,鼓励国内企业与其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2)出台科技、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支持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进而引导其更多使用国产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3)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参与全球生产网络,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通过与全球生产网络上各个节点的知识互动和交流,培育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个人简介
资深管理咨询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正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