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中国”的产业升级(一)

赖后翊 原创 | 2013-07-22 14:39 | 收藏 | 投票

“柠檬中国”的产业升级(一)  

令人疑惑的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这是一个在中国被谈了多年的话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这一话题骤然变得热络。理论界、产业界在谈,媒体、公众在谈,管理者的口中更是连篇累牍,一时间“升级”之声不绝于耳。所谓产业升级,除了宏观层面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外,在微观层面,就是指企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问题在中国倍受关注的现象背后,其实是一个从上到下都心照不宣的事实——中国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瓶颈,它的完成与否,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死结能否被解开,从长远来看它还决定着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踏上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然而,这一问题的凸显并成为近期的热点,并非因为它产生于当下,而是由于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才使得这座早已形成,并一直被经济高速增长的大潮所淹没的“冰山”逐渐浮出水面,如果说金融危机是带给全球经济寒冬的一场“大雪”,那么对表面风光无限,实际却隐患重重的中国经济来说,2008年的这一场“雪”或许应该来得更早一些。

 

然而,中国的产业升级问题是如此广泛的存在且显著,却不能不令人感到疑惑。按照市场运行的基本逻辑,其优胜劣汰的机制应该使产业升级呈现为一个自然过渡、水到渠成的过程,也就是说,市场中的企业可以通过彼此间的竞争与市场的正向选择,落后者被淘汰,优秀者更壮大,产业升级因此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自然而平滑的得以完成,不应该像中国目前这样出现如此尖锐的矛盾。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在总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产业升级问题广泛而显著的现象表明,在更为根本的因素——包括核心竞争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方面,中国企业却依然停滞不前。风和日丽的日子令人陶醉,可一旦雨雪来临就原形毕露。经过30多年的发展、竞争与积累,经历了市场风风雨雨的冲洗与锤炼,中国相当多一部分企业的体质依然是如此的羸弱,个中缘由,令人费解。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中国企业的升级被动的陷于不得不为的境地时,它所要付出的代价与阵痛无疑将更为沉重与剧烈。

 

从国外一些有代表性城市的产业升级过程来看,18~20世纪期间,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城市先后完成了它们各自的产业升级,其发展的阶段性规律表明,只要定位准确,不同外部条件下的产业升级过程都可以较为平稳的从自然要素主导阶段升级到资本要素主导阶段,再逐步发展到知识经济阶段。在一次又一次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在制度、技术知识、资源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其产业升级过程表现为由市场自发为主、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为辅的一个产业高端化,以及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的发展过程。显然,这样一个过程才更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基本逻辑。尽管在宏观上由于市场经济不可逃避的周期性原因,西方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屡次发生危机甚至萧条,但就产业升级这一范畴,特别是在微观层面,企业综合素质的高端化或高级化方向始终没有改变。由此可见,中国产业升级的问题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突出,还有着非同一般的原因。

 

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产业升级矛盾凸显的根源在于垄断,是由于许多领域存在不合理的垄断,缺乏竞争才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而难以完成升级。诚然,包括垄断、行政干预等在内的种种非市场化因素是造成这一矛盾的重要原因,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的是,当今中国即使在众多竞争充分的领域,升级问题同样广泛存在并且严重程度比之垄断行业毫不为逊。食品、旅游、餐饮、家电、日用百货等并不缺乏竞争的领域, 产品的低端化、劣质化倾向也相当严重。总体来看,大量的恶性竞争使得市场的正向选择无法实现,从而使得即使是在充分竞争的行业领域,由市场主导的产业升级也变得遥不可及。那么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除了垄断及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外,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原因使得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在神奇的中华大地上变得失效了呢?

 

“柠檬中国”,无处不在的逆向选择

 

就在不久前,有关部门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奶业标准,这一被指为全球最低的奶业标准不仅在蛋白质含量上比原标准大幅降低,远低于国际通行标准,且菌落总数标准还提高达4倍之多,比发达国家的标准高出20倍。显然,这是一个全面倒退的新标准,用媒体的话来说是“一夜倒退25年”。在饱受舆论抨击与炮轰之后,参与新标准制定的专家坦言,新标准的出台取决于中国奶业的现状,“如果我们的检测标准明天就向国外看齐,80%的牛奶得倒掉,大多数消费者将喝不到牛奶,甚至还会有七成奶牛散养户杀掉奶牛

 

专家们模糊了问题的焦点,问题的焦点不是中国奶业明天就要向国外看齐,而是已经无法向自己的过去看齐了。现实如此清晰的摆在面前:在经历了三聚氰胺等等恶性事件后,中国的牛奶产品要达到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已经成为一种奢求,即使是达到自己过去的标准也变得难以实现了。中国奶业新标准的出台,与其说是出于现实的考量,不如说是市场向现实的妥协与低头!竞争带来进步、竞争促进成长——这些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在中国奶业的现实面前被180度的大逆转,这一逆转的背后是中国牛奶行业已经整体退化的事实。然而,类似于中国乳业这种行业整体退化的现象在中国产业界并非个案,确切的说,乳业不过是中国经济众多行业过往历程的一个缩影。在现实生活中,关于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总体评价的一个关键词就是“今不如昔”,比如:肉没有原来那么香,菜没有原来那么鲜,水没有原来那么净……,更有甚者,在各种商品中发现的那些闻所未闻、匪夷所思的有毒有害物质,人们竟可以拉出一张长到令人咂舌的清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经过了多年的经营积累以及市场化竞争之后,中国的各行各业除了获得财富数量上的增长外,在企业素质、效率、产品质量等产业升级所包括的各种内涵上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大范围出现严重退化的局面?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难道市场就不是那个市场了吗?

 

没错,市场已真的不是那个市场了!

 

1970年,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发表了他著名的“柠檬市场”理论。所谓“柠檬市场”是指由于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买方只能通过市场的平均价格来判断商品质量,因此也只愿意付出平均价格。而对卖方来说,如果只能得到平均价格,那么提供优质商品的卖家就要吃亏,提供劣质商品的反而得益,于是优质商品便会逐步退出市场。如此恶行循环,导致市场最终只剩下劣质商品,这就是柠檬市场的逆向选择。

 

从理论上说,“柠檬市场”产生的前提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长期存在(在稳定的市场中,重复购买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学习使双方信息趋于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又往往仅限于“经验品”(experience good,指消费者产生使用经验后才能够了解其质量的商品)而非“搜寻品”(search good,指消费者购买前就可以判断其质量的商品),由此可见,在正常、健康的市场环境下,“柠檬市场”的产生与存在,受到商品种类的约束并且必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因此“柠檬市场”只能表现为一种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中国奶业出现的现象无疑是“柠檬市场”的一次典型表现,但令人诧异的是,牛奶产品的品质易于感知与甄别,并不存在长期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且行业内的竞争也比较充分,可结果却依然是走上了市场“柠檬化”的歧途,可见奶业市场以及以它为代表的多个行业的市场“柠檬”化现象,说明中国的“柠檬市场”已经跨越了商品种类与信息不对称条件的约束,表现出一种显著的普遍性、长期性特征。显然,我们已经无法用阿尔克罗夫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柠檬市场”了。

 

事实上,中国的“柠檬市场”不仅跨越了理论上的条件约束,甚至还跨越了经济领域,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领域,贪庸者升迁,能贤者埋没;在社会领域,偷奸耍滑者得利,诚实守信者吃亏;在学术领域,剽窃抄袭被追捧,踏实钻研被摈弃;在文化艺术领域,假俗丑大行其道,真善美反遭讥讽……,放眼神州,可谓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比比皆是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随处可见的逆向选择、劣胜优汰,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几乎变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柠檬市场”,成了名副其实的“柠檬中国”。不妨考察一下近年来媒体报道的落马贪官,几乎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上任伊始他们个个都是交口称赞的好干部,但几年或十几年工作下来,眼见得一个个充满理想、正直正义、忧国忧民的热血男儿(或女儿),一步步变成了对上溜须拍马,对下盘剥企业、四处寻求灰色甚至黑色收入的贪庸之官,“柠檬中国”之“毁人不倦”可见一斑。又比如世界知名快餐企业“肯德基”,一向以严格管理、程序化操作而为世人所信任,但在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后,有关产品质量的丑闻却屡屡出现,从而成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中国产业界的现实版之典型。

 

由此可见,“柠檬”遍地的社会大环境造就了经济领域内无所不在的“柠檬市场”,而“柠檬市场”的逆向选择给经济和产业所带来的,是普遍的、大量的企业短期行为以及逐利的不择手段,是企业在劣质化道路上争先恐后的堕落大竞赛,由此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人们今天所见到的大批企业综合素质的日益退化乃至短命夭折,据资料统计,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如此发展下去,要实现以企业长期优化积累为基础的产业升级岂非痴人说梦?

 

(未完待续)

个人简介
深圳卫视财经评论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中国本土营销理论体系“市场势能论”创始人,中小企业管理及市场研究专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治理结构、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营销等有着独到的研究和认识,多年来成功为多家国内外企业…
每日关注 更多
赖后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