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苏:冷静的思想者

刘长杰 原创 | 2013-08-14 07:51 | 收藏 | 投票

乐居周刊  刘长杰

 一本书的再版

一本出版于1991年的经济学著作,在22年后的夏天,引发广泛的关注。

这本书的名字并不博人眼球,但其作者却声名显赫;这本书的内容主体只是三位在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但其所有论点后来均被国家认同,并逐渐变为正在实行的政策。这本书就是《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作者厉以宁、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出版,20135月再版。

有报道称,出版社再版此书,是“应读者要求”。通过检索可以发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确有大量的复印版本在出售。

这在世界出版史上也算一段佳话——本书的四位作者,除了教授厉以宁,余下三位先后走进中南海任职,有两位还成为当今国家领导人。

这是孟晓苏的第一本专著,也是他成为经济学家的起点。

1982年初,33岁的孟晓苏进入中央办公厅,成为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秘书,一干就是8年。1988年,孟晓苏考入北大研究生院,成为经济学家厉以宁、萧灼基、刘方域的在职研究生,并与李克强、李源潮同窗。做毕业论文时,孟晓苏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李源潮的论文题目是《企业集团的发展路径》,李克强的论文题目是《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在厉以宁的推动下,这三篇论文分别构成《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的第一章、第五章和第七章的内容,其余部分则由厉以宁撰写。

作为该书的第二作者,孟晓苏对著作的结构和逻辑了然于胸: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改革战略探讨、企业改革 ~ 经济改革的主线、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增加科技投入方式促进市场繁荣、农村工业化、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等。

这本写成于1991年的书,其部分内容虽然当时受到了批判,但其所有的论点后来均被国家认同,并逐渐变为正在实行的政策:孟晓苏论文力推的市场经济改革战略,1992年被中央接受,次年写入宪法,中国从此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后,李源潮论文主张的股份制改革,成为国企改革的路径之一;而李克强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的“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一文的逻辑,2008年亦被中央接受,现在国务院力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与此一脉相承。

有学者指出,今天再读《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除了重温这本书的理论创新、超前思维和大国繁荣的路径规划,对今天中国在深水区改革的大背景,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为了顺利出版,当初定稿时厉以先生删改了一些我们文章中更为大胆和超前的内容。今天再版,仍与原版保持一致,这是一个遗憾。”在孟晓苏看来,书里的内容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过时,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

时隔22年,一本探索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路径的著作再版,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然而这本书当初出版时,并没有获得多少掌声。“开始印了5000册,后来又印了5000册,不好卖。”孟晓苏笑言,这一次再版,书上已经不标印数,出版发行了多少册,自己也不知道;虽然没有稿酬,但他还是挺开心,因为他希望好的经济理论能够影响未来的中国。

尽管第一本著作面世后有些周折,但这一次成功,无疑鼓舞了孟晓苏。1991年初,他走出中南海,调任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副局长。一年半后,调任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开始了他的“中房岁月”。此后20年,他实践与理论“两手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边做大中房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一边深入研究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经济理论,创新发展,不仅缔造了中房集团庞大的商业帝国,还先后出版了十余部专著。

 

是企业家,也是学者

1992年开始,孟晓苏进入中房集团,先后任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集团总裁,直至退休。

他的雄心和创造力,在中房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在他的带领下,中房集团发展到全国200多个城市,拥有340多家企业,年均开发面积保持在1300万平米以上,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集团。2007年以前,全国开发的商品房中有1/5是该集团开发的;在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的住宅试点小区中,有一半是他所领导的中房建设的。

此前,他的仕途历程和理论研究,均未与房地产业发生直接关联;而他本人也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一次工作变动,使他不仅成为“中字头”央企的“掌门人”,而且成为房地产界屈指可数的理论家和一系列房地产理论与政策的提出者。

很多人都认为,他从国家商检局机关调入中房国企,并非所愿。事实上,他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储备,支持他做出去中房发展的选择。

“我因为工作去的地方太多了,不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万里、李鹏两位领导去延安考察。”孟晓苏回忆称,看到周总理住过的窑洞,看到当地老百姓当时还住在窑洞里,让他感触颇深,就想为什么我们不能设计一些更好的住宅给老百姓住呢。他认为,那一次经历是促使他后来选择住宅建设领域工作的潜在心理因素之一,加之“当时建设系统需要人,我也认为自己不要务虚,而要实干,于是就同意调任中房集团”。

赴任后,他积极研究房地产业的发展理论,用于指导行业发展与企业经营。尤其1996年获得北大博士学位后,这种“左手理论、右手实践”的态势,愈发强劲。

他提出“房地产周期性发展理论”,指出中国房地产业每7年是一个发展周期,2013年是一个新的增长周期的开始。他研发的“中房指数”已经连续发布13年,成为观察行业发展是否景气的重要数据之一。

他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保险的专家之一。这些建议被采纳后,不仅有效地改善了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推动了居民新消费热点的形成,拉动了相关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他90年代就提出将房地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建议后来被国家采纳,房地产业遂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的重要支柱产业”。

他任组长的保障房课题组,早在1998年就提出在中国发展廉租房建设、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不过这一建议并没有被及时采纳。他认为,正是因为忽略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才造成近些年在全力发展商品房市场的同时,弱势群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改善住房,结果当房价快速上涨时,群众对现行政策的不满情绪积聚。

2003年以后,他多次重提廉租房、保障房的建议,于20078月终被国家采纳,廉租房、保障房建设从此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他还是最早提出引进“反向抵押贷款”保险产品建议的人。反向抵押贷款,即“倒按揭”,它的显著特点是“以房养老”,是一些发达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成熟产品。2010年从中房集团退休后,他联合多方成立了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开拓“反向抵押贷款”产品,为缺乏养老保障的中国老年人多提供出一种养老方式的选择。

他甚至走得更远,借鉴国外盛行的房地产投资基金“瑞茨”(REITs)模式,组建中国“瑞茨”,通过向社会发行持有收租物业的基金,增强运营廉租房的能力,为廉租房业务的迅速发展寻找更广阔的资金来源。

除了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创新,身为央企董事长的孟晓苏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房地产投资与交易》、《投资基金理论与实务》、《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等1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并完成《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设计》、《住房建设成为新增长点的政策研究》等国家重点软课题项目。

从一名普通汽车工人,到北大经济学博士;从国务院领导人秘书,到掌管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集团。孟晓苏的每一段人生历程,都走出了别样的精彩。一家网站人物栏目的编辑这样评价他:孟晓苏集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和学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既擅长宏观角度洞悉中国房地产走势,又长于实战地决策房地产运作。他的专业思想与观点,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与很多政客或大房地产商相比,他都像是一位冷静的思想者。无论是身为企业家,还是经济学家,他都当之无愧。而在一个人扮演的社会角色中,“企业家孟晓苏”和“经济学家孟晓苏”这两个身份,哪个更重要呢?

“我做企业家是被动的,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是组织调动的。而读书、做学问,是我自己的选择。”他说,他最喜欢的身份是被社会视作一个学者。

 

“做个老师也不错”

孟晓苏祖籍山东,生于194912月。14岁进入北京八中学习,临近初中毕业时,文革开始,学业中断。此后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成为一名磨具钳工,后来又学了车工、刨工、镗工、电工,一干就是十年。

1977年,高考恢复的第一年,28岁的孟晓苏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孟晓苏大学本科毕业,进入中宣部,次年调任国务院,任万里秘书。1988年,在职攻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1990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25月至退休,孟调任中房集团公司。1993年,开始攻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1996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孟晓苏认为,从一个普通工人一路成长到现在,自己遇到的良师不少,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这两位:万里,厉以宁。

他回忆说,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就听说万里在安徽搞农村改革的事情。后来成为万里的秘书,正逢农村改革初期。那时候到农村考察,万里不按地方领导安排的路线走,而是直接走进田间地头,到农民中间去调研。“万里副总理的考察风格就是自己多走几步,而不是按安排好的路线;调研,他要第一手材料,而且每一次都是根据今年的实际调研情况,看农民、农业和农村需要什么,以此作为制订下一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依据。他就这样一步步地推动了农村的改革。”1987年,中国第一次产出了8000亿斤粮食,万里欣慰地说:“看来改革这条路是走对了。”

“副总理勤奋工作的态度,敢于承担的勇气,不但教会了我怎样去开展工作,还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思考。这也成了我后来重回北大,读硕士,读博士,还写出对国家改革开放有益的几本书的外在动力。”孟晓苏说。

另一位良师则是厉以宁。“他的思想深度,超前的思维,对经济学知识的把握,影响了我们一批人。后来我读他的博士,在他的指导下写了不少重要的文章,部分影响了中国改革的进程。”孟晓苏说,这些思想都来源于北大,来源于恩师。

在读硕士期间,孟晓苏还在万里身边做秘书。有一次万里问他:“听说你的导师是厉以宁?——他很有水平。”孟晓苏回了一句“还有您,您也是我的导师——人生的导师”。万里听后莞尔一笑。

孟晓苏认为,两位恩师不但是他学习上的导师,还是他人生中的导师。“他们对我的求学、工作和做人,影响巨大。”

64岁的孟晓苏依旧忙碌,他是汇力基金的董事长,在中房集团、幸福人寿均有任职。谈到未来,他说除了要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读书写作,继续向政府建言献策,就是养好身体、打好高尔夫球这两件事了。“不过这几年邀请我讲课的也不少,尤其是我发现很多听课的都是各级党政干部,所以我就觉得也可能会更多地去讲课。”他补充道,“做个老师也不错。”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