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财富管理新布局:从“金融超市导购员”到“金融营养师”

蓝春锋 转载自 第一财经日报 | 2013-09-11 08:21 | 收藏 | 投票

  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时下最“时髦”的话题之一。相对于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已耕耘多年,对于网点不多,却不乏高净值客户的外资银行来说,电子银行渠道无疑是其非常重要的补充。

  “数字银行的投资将占汇丰中国明年年度计划的重要比重,新型的支付服务也是我们在内地市场上关注的重点之一。”汇丰中国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总监李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独立的电子商务公司目前还不在汇丰中国的电子银行发展战略中。

  尽管汇丰的网点数量在外资行里保持领先,但对于内地市场来说,一百多家的分支行仍然略显贫瘠。李峰称,银行业在财富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应从“金融超市导购员”向“金融营养师”转变。互联网金融具有在操作上和物理上的便利,但财富管理的核心及附加价值还需要银行专业的理财团队去传达,开展互联网金融与银行财富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下日益高涨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东亚银行早在2008年10月开创内地与香港两地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之先河,并在之后的两年里发展壮大了“两地通网上银行”系列服务。东亚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东亚中国一直紧随互联网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业态,重视小微企业客户和零售业务。

  在外资电子银行产品规划方面,李峰对本报记者称:“我们不仅需注重电子银行的客户联络沟通功能,还要不断满足具有环球金融需求的个人客户群体的需求,特别是海外留学家庭、经常往返于国内外的商务人士。”

  据了解,汇丰于8月底推出“移动理财”和“支付宝快捷支付”业务,并在外资行中首推“移动理财”结售汇服务。同月,渣打银行特别针对小企业客户,推出苹果iPad移动应用——“逸商通SME”,旨在满足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

  而近年来,在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业的公开搅局下,传统金融机构正面临不小的压力,外资银行不得不加快其创新的步伐。

  “互联网金融已突破了银行业务上网、股票交易上网,而是‘大融合’,即更多的参与主体、业务的融合、流程的对接,打破了传统上金融行业内、金融机构内各自关起门来相对封闭的格局。”在李峰看来,外资银行开展互联网业务,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对于客户规模比较小的外资银行来说,也许难度更高一些。

  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打造高质量的数字银行也一直作为花旗集团的目标。花旗中国对本报表示,同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开展互联网业务时还面临着更多的监管压力,因此更加注重业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作者: 张华君)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