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功能核心区如何打造总部经济?

蔡律 原创 | 2013-09-28 23:12 | 收藏 | 投票

  都市功能核心区如何打造总部经济?

  2013-9-27    来源:重庆日报

   编者按

  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是推进重庆新时期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意见》公布后,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全市上下的拥护和认同。为深入宣传五大功能区的战略意义,解读具体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宣传发动群众,帮助读者解疑释惑,本报今日起开设“圆桌会议”栏目,邀请专家、学者和各功能区相关负责人对五大功能区定位、发展重点进行“把脉”,以促进五大功能区提档升级。

  嘉宾

  唐英瑜 重庆渝中区区委书记

  李 勇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蔡 律 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明确指出,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要加强中央商务区和重大商务集聚区建设,打造总部经济(区域总部),使之成为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那么,都市功能核心区如何打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区域总部)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重庆日报:从全球城市发展来看,都市核心区都已形成较发达的总部经济(区域总部)。在国内,北京2002年率先提出发展总部经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青岛等一批中心城市都提出,以发展总部经济为动力,推进城市结构升级、功能提升,实现城市经济转型。那么怎么理解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意义何在?

  唐英瑜:总部经济就像人体的大脑,通过企业总部的信息汇集来对资源实行调配指挥,通过金融总部的财务公司,实现对资本的控制管理,通过研发基地产生新的技术、新的创意和新的思路。其特征是集聚大量国际组织总部和大量行业领先企业(龙头企业)。如伦敦集聚了2/3的世界顶级律师事务所、2/3的国际广告公司、近100家的国际保险公司。

  李勇:总部经济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的重要指标。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就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比如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明显的外溢效应。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总部经济带动当地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均超过85%,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以上。

  蔡律:总部经济的本质是“人”的经济,是在某经济领域或区域的核心,以追求单一产业价值观为目标,将创意、决策、指挥等高端智能的所有关联环节进行大规模的聚集,使之产生极化与聚化效应,由此扩散出彻底颠覆松散经营模式的经济效能和效益,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

  2、都市功能核心区发展总部经济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且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重庆日报:
总部经济(区域总部)是衡量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都市功能核心区总部经济发展现状如何?

  唐英瑜:都市功能核心区是我市政治中心、金融机构集中区、商圈聚集区,也是目前全市开发强度最高、完全城市化的地区。作为都市核心区,发展总部经济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以渝中区为例,渝中区是重庆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目前商务服务机构总数超过5700户,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95%、占全市的17%,现代服务业比重超过60%。

  李勇:相对西部一些城市来说,重庆总部经济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业态。目前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CBD呈金三角发展,解放碑CBD成为区域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金融贸易服务区、金融配套服务区和传统金融交易市场所在地。江北嘴CBD则主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拓展区、金融创新研发区、金融后台服务区、金融外包服务区和新兴金融要素市场所在地。弹子石则是未来都市核心区发展的重要阵地,最有发展空间。同时,北部新区、南岸区和九龙坡区还拥有众多制造业总部基地。

  3、目前都市功能核心区总部经济层次不高、发展不均衡,影响力、辐射力较弱。

  重庆日报:
与国内或全球相比,目前重庆的都市功能核心区总部经济有哪些差距?

  唐英瑜:作为总部经济重要载体的CBD,目前交通是重要制约因素。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借鉴新加坡。新加坡为解决交通拥堵,向空中和地下要空间,拥有迄今世界上最发达、高效的大众捷运系统,将地铁建成“一站式”或“户到户”的交通枢纽网络。针对交通拥挤问题,渝中区正在提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城市道路网建设,发展立体停车场网络,加快解放碑地下环道建设,积极发展商务楼空中连廊。

  李勇:从目前来看,都市功能核心区总部经济表现出层次不高、发展不均衡,影响力、辐射力较弱等情况。核心区板块内,服务业发展业态相对低端,同质化竞争相对严重,在电子商务冲击下,发展瓶颈开始显现。

  蔡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优秀的金融人才不仅掌握有知识、经验、技能,还会带来资源支撑体系,先进的运作模式,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人才。华尔街、伦敦、上海等都是高端金融人才的“摇篮”。目前都市功能区高层次人才较为缺乏,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4、发展总部经济,关键要找好定位,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

  重庆日报:
总部经济作为都市核心区发展的核心和引擎,在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唐英瑜:渝中区正在加快发展高端优势产业,打造第三方支付、结算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区域总部,以及发展云集国际一线品牌和国内顶级名品。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会计评估、法律仲裁、管理咨询等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专业服务体系。对老旧楼宇实施“热水瓶换胆”、对传统市场加快“腾笼换鸟”,不断调高总部经济的能级、业态,实现集约集群、内涵式增长。

  李勇:
政府要出台补贴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总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从全球发展来看,纽约、东京以及中国北京、上海等都出台补贴措施,引导和培育总部经济企业落户。如20世纪5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鼓励服务业的发展。如增加研发资金,鼓励企业创新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采取抵减税收措施来鼓励私人投资,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

  蔡律:发展总部经济要找准正确的定位,不要盲目求全求高,要注重培育核心竞争力,需提防“总部不经济”。在全国的发展中,有些地方视“总部经济”为发展新契机,“不惜血本”攀比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导致重复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过度的税收优惠和极低的土地价格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在引进国内外大型经济总部时,也要给本地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留下发展空间。(记者 杨永芹  编辑:侯英俊)

  相关阅读

  五大功能区建设是重庆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

  重庆社会科学院 李敬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在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六大因素的基础上,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使区域分工更加科学,区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区域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有利于增强重庆发展的整体动力。

  五大功能区在区域分工上更加科学有利于释放区域和谐发展动力

  根据现代区域分工理论,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现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和三位一体。五大功能区在区域分工上更加科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五大功能区在功能定位上更加精准。各区域在发展功能上互不交叉、相互协调、各具特色。都市功能核心区是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都市功能拓展区是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城市发展新区是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市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五大功能区体现出“城市发展有层次,农村发展有重点”。

  二是五大功能区在空间布局上更加到位。都市功能核心区浓缩到主城6区227平方公里;都市功能拓展区涉及主城8个区,面积5246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新区涵盖“一圈”内12个区县及万盛、双桥经开区,约23184平方公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以库区为主,包括11个区县约33906平方公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以少数民族集聚区为主,包括6个区县约19811平方公里。这种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了山水城市和山地丘陵地貌本身的特点,突破了主城地理条件的制约,扩大了大都市区的外延,按照地理条件的比较优势,将发展功能科学布局到各空间位点上,有效地释放空间经济效应。

  三是五大功能区发展目标更加明确。都市功能核心区强调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通过“一升、一降、一疏”提升现代都市形象,也就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升,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下降,过密的城市人口适度向外疏散;都市功能拓展区在优化结构调整时,更强调经济体量快速增长和人口增长;城市发展新区重点是加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乡统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突出生态涵养发展的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强调三峡库区水源“涵养”这个重点,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在保持经济社会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针对生态环境更为脆弱和敏感的特点,强调减少人为扰动,突出减人减载。

  五大功能区在区域资源配置上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

  合理的资源配置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五大功能区在区域资源配置上更加合理,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经济资源的总体分配上体现了“浓淡相宜”。都市功能核心区主要以服务业为主,2020年GDP达到3300亿元,占全市比重控制在11.6%,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要超过90%;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以工业为主,全市约90%的工业资源将布局在这两个区域,都市功能拓展区到2020年实现GDP10700亿元、工业总产值22000亿元,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37.5%和44%,城市发展新区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50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45%;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重在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二是在产业资源的配置上体现了“区域特色”。都市功能核心区主要配置高端服务业,着力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高端商务、电子商务、精品商贸、中介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国家级云计算中心和结算中心、国家级研发总部和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城市发展新区重点培育产业链条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支撑作用强大的若干百亿级乃至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布局石油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机器人、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城市矿产等重大产业项目;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重点打造环境友好型的旅游、特色农产品、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板块。

  三是在人口资源的配置上体现了“均衡合理”。五大功能区在人口资源的配置上充分考虑了各区域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潜力。都市功能核心区需要向外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总人口大体保持在280万左右;都市功能拓展区要形成21个大型人口聚集区,未来10年新增人口约400万人,总人口控制在900万左右;城市发展新区2020年城镇化率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占全市总人口36%;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到2020年转移人口130万,常住人口减少到700万左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到2020年转移人口80万,常住人口减少到200万左右。这种人口分布格局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又有利于资源开发、提高发展效率。

  五大功能区在建设路径上更加清晰

  规划、政策与考核“三位一体”

  五大功能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为五大功能区建设设计了科学路径、提供了政策保障,实现了规划、政策与考核“三位一体”:

  一是调整规划布局。五大功能区是一个事关全局的规划,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人口分布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发展战略部署。具体的落实和执行还需要各区域进一步谋划,制订相应的配套规划,做到各种规划的有机衔接,相互配合促进,全市一盘棋。要突出规划的引导功能,当前应重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局,增加大都市区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以及大都市区内部三大功能区之间的连接通道。

  二是做好政策指引。五大功能区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指引,而政府的指引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来落实。各区县能否切实地按照五大功能分区来做,相关的政策设计和落实十分重要。全会提出要从财税、产业、土地和人口等重点领域做好与五大功能区相衔接的政策机制设计。在财税政策方面,要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优化财力配置结构,加大对渝东北、渝东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要建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城市发展新区、万州和黔江产业集聚。在产业政策方面,要针对不同功能区的定位进行有效引导,实现各功能区域主导产业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在土地政策方面,要重点保障工业化、城镇化的用地需求,保障土地向产业、城市、新增人口集聚地配置。在人口政策方面,要结合各区域资源承载能力和统筹城乡改革的要求,促进人口合理分布。

  三是完善考核激励。考核是发展的指挥棒,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必须建立完善差异化的考核机制。全会提出,要针对五个功能区各区县不同的发展重点来完善考核机制,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效作为衡量各区县工作的基本标准,进一步调动区县发展的积极性。都市功能核心区既要强调GDP,更要从服务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改造上设计考核指标;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要加大对经济发展贡献度的考核,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指标的权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从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

  新形势下重庆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深化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易小光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是在对当今世情、国情和市情进行科学判断基础上,做出的关于重庆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五大功能区划分是推动重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升级

  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区域发展战略作出了连续的、不断深化的实践探索。2000年提出了“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板块”,2006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板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战略,这些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市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推动区域、城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空间布局渐趋合理;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2012年GDP在全国排23位,人均GDP仅分别相当于京、津、沪的44.5%、41.1%和45.6%;产业平台总体发展水平和要素集聚能力亟待提升。二是城市功能尚不完善。都市区在经济实力、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开放程度等方面,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均存在较大差距;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还未形成;区域板块同构特征突出,职能分工不明显、互补性较弱。三是城乡、区域差距依然较大。2012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597元和534元;渝东北和渝东南的经济总量仅为“一圈”的22.1%、7.1%,人均GDP仅为“一圈”的49.1%、48.4%;城镇化率较“一圈”分别低27.6和34.7个百分点。四是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趋紧。重庆作为三峡库区的主要承载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重化工业对资源能源的巨大需求,一方面是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不断强化,使得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日益紧迫,经济转型压力大。五是社会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事业整体水平滞后与区域性结构短缺问题并存,科技、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任重道远。进一步科学划分功能区域、设置更为严谨的考核指标、深入推进差异化发展战略,成为当前重庆最迫切的要求。市委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实现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发展,是重庆发展战略探索的新成果,是推动重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升级。

  五大功能区划分是立足重庆特殊市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

  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发展潮流的需要。一是开放条件下城市空间和竞争合作呈现新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要素流动更为频繁畅通,竞争合作成为常态,城市空间也由单中心、等级性的中心地模式向多中心、扁平化模式转变,由传统的“地方空间”向基于网络的“流动空间”转变,城市更大范围和空间的竞争合作变得更为紧迫。二是城市群和经济区作为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拓展功能的有效形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强调区域合作发展,其主旨之一是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打造重要城市群,是顺应经济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选择。

  落实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一是适应国家“四化”同步发展要求。我国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重庆与全国一样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细化功能分区,有利于合理引导发展各区域协调推进“四化”,激发各板块的发展动力。二是顺应“五位一体”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需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展,是当前我国大力实施的总体发展战略。重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必然要求深入细化功能分区,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及加快向西开放的国家区域战略导向需要。西部大开发、向西开放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地区迫切需要一批带动性大、竞争力强、开放度高的地区(城市)发挥引领和支撑性作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强化了“一圈”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扩大了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承载主体,体现国家对重庆发展的战略布局意图。

  基于重庆发展阶段和特殊市情的必然选择。一是重庆处于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阶段,与沿海地区开放条件和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相对弱势,必须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五大功能区划分正是为了激发区县活力,加快经济发展。二是重庆空间地理特殊,要求加快推动功能区划分。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明显,各板块用地条件差异大,需要分类指导,统筹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五大功能区划分必将在更高水平上推动重庆科学发展

  五大功能区划分是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重大实践。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期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五大功能区战略基于区域板块的巨大差异,明确了各自的发展重点方向,同时强调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好地突出区域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充分体现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理念。

  五大功能区划分有助于重庆加快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国内外大都市区发展经验表明,大城市并非是无限制的圈层发展,而是整合周边地区一起形成城市群。五大功能区战略将“一圈”细化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有利于形成星罗棋布的城市群,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构筑优势产业体系发展的巨大空间,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建设。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适宜开发地区的承载力,承接大量“两翼”人口转移,减轻两翼发展压力,创造的财力也将使全市具备条件支持“两翼”特色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

  五大功能区战略坚持区域合作共进,必将助推重庆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五大功能区战略强调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既强化全市范围内各个功能板块的有机联动,又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例如提出通过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大力推进与周边地区城市群、产业带的合作共建,努力打造川渝和渝黔区域合作共赢先行区。这一战略举措,有利于重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支撑,形成要素资源洼地,借外力促进内部循环协调发展。

  五大功能区战略有利于两翼地区特色产业和特色城镇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按照五大功能区战略,两翼地区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发展依然是重要任务,只是在发展方向和路径上更加突出区域特色。可以预期,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以及后续的相关配套考核评价机制和扶持政策,将大幅降低两翼地区的环境承载压力和开发压力,加快特色资源加工、效益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助推特色城镇化发展。

  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生态涵养的关系 推动渝东北地区科学发展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何伟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在“一圈两翼”战略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域。这里仅就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建设谈几点认识。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意义深远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吹响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号角。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是实现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把三峡库区、秦巴山区列为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库区,促进水源涵养、水质安全、生物多样、洪水调蓄、土壤保持,对于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是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重庆实际的创新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重要支撑,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引导区域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定位明确

  渝东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生态环境脆弱,既面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也承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市委四届三次全会明确渝东北地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就是立足渝东北实际,因地制宜,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引领渝东北走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

  建好“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关键是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实现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在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的目标。全会提出的“面上保护、点上开发”,把渝东北地区建设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渝东北实际出发创新生态涵养发展模式

  构筑生态屏障,夯实涵养基础。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城镇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构建生态屏障体系。以保护区域内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水流入。按照“控源、截污、清淤、增容、拓岸、筑绿、造景、营栖”的原则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沿江(河)城市和重点乡镇集聚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危岩体、塌岸等地质灾害防治。

  发展生态经济,培育涵养产业。主动对接《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大纲》等国家战略,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主体功能定位的结合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水业,鼓励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向“生态涵养发展区”转移,对矿产业等进行战略性调整。科学规划和布局独具三峡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如奉节的脐橙、云阳的牛羊、巫溪的魔芋、巫山的烟叶),发展特色手编、针织、木雕、石雕等工艺品。

  高山移民搬迁,实现涵养扶贫。引导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采取梯度搬迁、集中搬迁、插花搬迁、异地搬迁等多种方式组织“移民式扶贫”。结合小城镇建设、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地灾避让搬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工程,合理规划安置区。发挥国家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特困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启动的政策叠加效应,努力形成“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格局,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

  整合三大资源,打造涵养旅游。有效整合独具三峡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高峡平湖”三大资源,联手打造“长江三峡世界级旅游品牌”。以精品景区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健身旅游、科普文化旅游,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生态涵养旅游区”。抓好道路、码头、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接待能力,形成旅游产业链。

  建设生态新村,实现涵养致富。因地制宜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和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建设,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四改工程”,鼓励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的有机(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推广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和可降解地膜,控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杜绝污水灌溉和白色污染。与森林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旅游潮相结合,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分类规划城镇,突出涵养功能。充分利用三峡库区复杂的地理环境要素,着力构筑环境景观的异质性和城镇形态的多样性,创造出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点”的小城镇。挖掘内涵丰富的三峡地域文化(如巫文化、民俗文化、诗城文化、忠义文化),依托白帝城、宁厂古镇等恢复民族特色浓郁的风情古镇。以生态链条为核心联系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产品的互补。推进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和物料循环利用,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开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试点。

  遏制源头污染,评估涵养绩效。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重点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市排污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强化企业排污监督管理。加强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和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建设,推进船舶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利用生态工程修复废弃矿区。针对不同类型消落区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城镇岸坡防护等问题,分类制订保留保护、生态修复、卫生防疫、水库清漂和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开展消落区控源─减源─增汇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立跟踪监测、预警系统和评估体系,对“生态涵养区状况”适时评估。

  创新补偿机制,实现涵养外溢。探索市场机制和财政政策的具体办法,将片区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稳定投入来源。构建国家层面、流域层面、企业层面三位一体的生态涵养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导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贡献度考核指标,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与旅游发展类指标的考核权重。

  相关文献:

  1、都市功能核心区如何打造总部经济? 看专家说法 

  2013-09-27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2、如何打造总部经济?

  2013-9-27   来源:人民网——重庆日报

  3、如何打造总部经济?

  2013-09-27   来源:网易——重庆日报(重庆)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