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本质与金融现状

迟竹强 原创 | 2014-01-30 07:26 | 收藏 | 投票

 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的理论是最抽象的,但我们从逻辑出发,再仔细看看现实,也是可以得出一些经济学的简单知识。这里谈谈我对货币的一点看法。

  08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真大,对普通人来讲真不好理解。有了问题自然应追根寻源,金融的问题要看货币的本质。美元上写着“这是支付个人或公共债务的凭证”。你接受了别人给你的服务或是拿了别人的物品,你就是欠债者,这债可以用“钱”来偿还。“钱”不能吃,不能御寒,美观程度也很差,但全社会的人都希望拥有它,关键在于它是一个“承诺”,一个社会做出的“保证”。所以讲“钱”本质是社会的信用,是社会的信用的量度。社会整体上信用越高,货币可以用来兑现各种承诺,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货币就越值钱,越稳定。人们尊重货币,有了问题能首先想到用货币来解决,这个社会是文明的,是理性的。反过来,如果“钱”没有一点用,人们只是要“物”,而不要“钱”,则社会就退回到“野蛮时代”,回到丛林时代。从理论上讲,社会的信用是一个“虚”的,不可能成为具体的“实物”。如同控制电脑的“软件”(信用),而你只能看到软件的“载体”(金钱)。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彼此并不信任,需要社会“信用”实体化,方便化,这是货币产生的原因。货币抽象本质和对社会的控制是比较难理解的问题。一个人拥有货币只是说明他获得了一定的“社会信用”,同时货币的社会信用作用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出来,你拥有“金钱”,但你没有使用,就谈不上你掌握了“信用”。“信用”意味着“平等交换”,不处在交换过程中的“金钱”只能说是有“信用”的潜能,而没有信用的意义。货币是对“交换”现象的控制,它的本质是“动态”的,如同软件不可能离开计算机而有什么意义,货币也离不开“交换”。有了对货币本质的理解,就可以知道所发生的所谓金融危机,实质是社会信用危机。实际控制社会运转的“信用”和它的实体“替身”——“货币”之间发生了矛盾。
  货币作为社会信用是由强有力的各国政府来担保的,当政府不稳定时,尤其是政府的接续发生问题时,货币自然会出现问题。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发展中需要调整的正常周期性原因,也有其它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造成的。世界在冷战之后,美国的地位十分突出,随后又发生了9-11恐怖事件。此时,美国政府低估了世界的复杂性,尤其是错误判断伊拉克的局势,这些错误大大降低了美国的形象。同时在国内,没有注意到“信用”泡沫的急速膨胀。这些内外政策的失误,造成美国的“信用度”降低,引发美元贬值。世界主要富裕国家和发展中的不少国家都与美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相当多的共同问题,于是爆发世界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最具体的现象是货币贬值,这如何理解呢?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监管着本国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所以首先政府必须是讲信用的,恪守承诺的,这样的政府发行的货币才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值钱”的。但实际上古今中外的政府由于拥有了权力就忽视了“信用”,或是政治家们为了解决一些矛盾而顾不上社会“信用”,总是不认真恪守承诺,伤害了社会的信用,所以货币贬值是社会发展中的常态。有谁能举出哪国货币在历史上没有贬值过呢?政府发生剧烈更换时,货币很可能随之大幅贬值,甚至被淘汰出局,此类例子很多,举不胜举。二战以来,美元在世界占了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人们看中了美国政府近两百年的平稳更迭,以及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权力必然带来腐化,而腐败也必然侵害社会的信用,使货币贬值。人们在政治上提出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分散权力的真正原因就是为了避免货币贬值。金融危机看似经济问题,而实质是政治问题。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社会信用危机,渡过危机最根本的是维护社会的信用,树立信心。挤出“信用泡沫”, 不过度使用信用(如借债消费)。各国在具体解决金融危机时,多采取发行国债,刺激经济,采取救市措施。这实际上就是利用货币贬值的机会调整社会运转不协调的地方。货币贬值会使人民的财富缩水,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好的社会必然是动荡比较小,全体公民依照财产的多少。按比例“纳税”(缩水)来渡过这次危机。如果社会不能利用这次机会,除弊革新,则会引发更大的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货币贬值是符合社会信用降低的现实,也是金融危机后的必然结果。
  从理论上看,某种货币应该在它所流通的范围里得到广泛监管,最好和政府能够脱钩,但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货币是没有国界的,国与国之间也需要建立信用,这种信用也需要用“实体”表达出来,大家只能使用相比之下可信赖的货币。美国以它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将继续得到普遍的信任,美元将继续是主要的世界货币。将货币和黄金挂钩是不可行的,从本质上讲,货币是抽象的控制社会运行的“软件”实物化,它有自身的特点,不可能像控制实物一样来控制它;反过来讲也一样,控制任何“实物”,也不可能有效控制货币。人类文明社会的基础是靠信用,靠条约,靠承诺,靠“天之大道”……来运转的。我们只有重视这些真正控制社会的“道义”,才可以避免金融危机。
  从货币的意义看希腊债务危机。货币贬值所以是社会的常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在完全自然发展的状态下,不少矛盾常常得不到及时调整,而是积少成多,由小变大。此时,货币贬值往往成了解决矛盾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式。例如国家盲目控制物价,造成很多财政上的“窟窿”,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用印发钞票的形式来解决积累的矛盾。采用这种方法损害了社会的信用,如果暂时理顺了关系,也算是有失有得;如果没有达到理顺问题的目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很可能发生“雪崩”式的通货膨胀。各国在具体解决金融危机时,多采取烂印“钞票”。这实际上就是利用货币贬值的机会调整社会运转不协调的地方。这次欧洲出现的债务危机,是统一货币而政治不能“统一”的结果。希腊出现债务危机主要是自身政治制度上的一些问题,如果自己有本国货币,通过大量印制货币,政府做出的承诺自然贬值,利用货币贬值,全国人民为债务买单,这事情也可能稀里糊涂就解决了。而现今的希腊没有随意印钞票的权力,危机只好靠明明白白的降低生活水准来解决。所以要使货币不贬值,必须能监管住政府,使政府不能靠自身的权力优势滥用社会信用,如随意许诺增加工资,改善民众生活水准等等。欧洲债务危机也给欧洲的政治家们敲响了警钟,统一货币,也必须考虑政治上的统一,“邻居”家的事必要时都得管。欧洲何去何从,又到了一个关口。
  希腊债务危机最值得我国重视。当前人民币可谓一枝独秀,但不能忘记,这正是人民币利用几次贬值,大规模调整了社会种种矛盾,使生产得到较大发展的结果。在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坚定的理顺一些问题,固步自封,甚至倒退,也是很危险的。尤其当前为了救灾,为了稳定社会,政府做出了不少的承诺,过度超支社会信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存在货币贬值的压力。中国是一个大国,人民币和世界联系并不十分紧密,这为我们使用货币贬值来解决政治问题提供了方便。反过来,过度使用这种方法必然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是值得当权者三思。
  从货币的“信用”本质去看,它是控制社会运转的“软件”,不存在属于“谁”的问题,但它的“实体”化货币具有极方便“交换”的潜力,是“有限”的,是实实在在的,是“人”生存的必要财富。正因为货币的社会信用属性,使得货币必须分散在社会所有需要它的角落,货币比任何物质财富具有“所属性”,不可能“公有”,不可能高度集中。当前中国政府拥有了极大量的外汇储备,这是笔巨大财富呢?还是一个问题呢?政府除去必要的基本生存需求外不需要拥有大量货币。政府是监管社会的,它对货币的需求来源于税收,怎么能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呢?从我国长期执行的外汇制度上去看,巨大外汇财富是利用政府监管货币的职能“印”出来的“财富”。中央电视台经济节目讨论这笔“财富”时,有学者指出这是笔“负资产”,这是有道理的。货币只有在流通时才能是“财富”,国内外币是不流通的,这笔巨大“财富”在国内真有点是水中月的味道。现在人民币升值的现象就是逼迫你这部分外汇要“缩水”。政府拥有大量外汇,使自己处在骑虎难下的尴尬地位,在管控人民币时要考虑这笔外汇的去向,真有点“作茧自缚”。同时这笔“巨款”给谁,不给谁,都将是困难选择,稍有不慎都可能引起金融动荡。
  小结。货币的本质是社会的“信用”,是控制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软件”。所谓“钱”是“信用”的实体化、数量化的表现,是处理“人”(包括所谓“法人”)之间和“人”与“公”之间经济利益的重要“凭证”。货币在“人”的手上是“钱”,把它集中起来“公有”或是政府所有,则起不到货币的作用,此时它不过是一堆“花花绿绿的纸”,或者只是一堆“符号”。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