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宽松效果难言乐观

杜坤维 原创 | 2014-10-22 07:1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10月14日,央行开展200亿元14天正回购,中标利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意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这已经是央行第三次下调正回购利率,目的非常明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刺激经济增长,从国家政策来看,通过定向降准和定向贷款如国开行的10000亿元和近期的SLF贷款,意在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效果如何呢?

  首先是银行作为风险自担的经营机构,有自己的风险偏好,央行虽然以定向资金释放的形式,强势替商业银行做主,希望资金流向自己设定的通道,但“定向”的资金很难进入央行设计的轨道中,这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其次目前来看,虽然整体来看,资金较为平稳,银行间资金较为充沛,但从市场博弈来看,银行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实体经济依然处于弱势地位,在资金价格博弈过程中依然没有任何话语权。因此央行的一系列动作并没有让实体经济享受到利率下调和货币宽松的滋润,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没有改变。
 让笔者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日前笔者一直在医院,临床也算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天天来探望的表妹在信用社任职,堂弟虽然是远亲,但比一般人总要亲近,是信用社的主任,但申请一笔额度为10万元的贷款用于企业开张并非易事,首先是寻找两个公务员担保,就我们所处城市而言,公务员收入依然可观,担保额度5万元对银行业来说可以是没有任何风险,没有人会为5万元而丧失信用,其次是利率的确定,按照其说法,利率空间是8.5-9.5%,8.5%是要主任特批,非常之难,我的临床最后确定是9.05%,在其表妹看来,利率不算很高,作为信用贷款,没有任何风险可言,完全就是无风险收益,利率就升高到9.05%,远高于基准贷款近4个百分点了,其他贷款利率可想而知,但银行设定了另外一个还款方式,但就是自从贷款发放以后,每个月必须还清利息,由于当事人只是说了每个月要求贷款人存入2000元还贷,否则罚息很重,并没有具体说清详细数目,也就无从计算具体年化利率,但是贷款人实际支付的利率要高于9.05%已经成为事实,粗略估计年化利率要超过10%。
    根据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的估计,受到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回报率已经由2007年的15-16%下降至2012年的11-12%左右。由于上市公司已经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群体,因此不难估计,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资本回报率应该低于10%,而实体经济资金成本就要超过10%,白忙活一场就是替银行打工了。
   央行也已经认识到定向宽松的局限性,无法改变实体经济尤其是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就不足以改变实体经济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从货币政策来看,依然采用定向SLF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采用全面宽松的方式,一个是像盛运来说的通胀仍存上涨预期,另一个是迎合整体经济政策不搞大规模刺激,说明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缺少自主性,也可能预示央行在短时间内或继续走独木桥。
  现在市场对通缩是否来临争议尚存,但实体经济步履维艰也是实情,经济增速再次创下22个季度新低也是事实,央行定向货币政策效果不如预期也是事实,只有让市场结束通缩的担忧,改变PPI连续下跌32个月的事实,改变资金成本过高的事实,私人投资才能够恢复,实体经济投资才能恢复,也才能改变依靠国家投资拉动的模式,这需要央行提供更为宽松的货币市场和融资环境,也才能改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如果继续把持货币闸门,那么实体经济步履维艰局面就难以改变,央行适当引导资金流向并非不可以,但过度干预就是行政权力滥用,央行所要做的是根据市场需要,不要过度干预银行资金流向,即使干预效果也不会好,而是向市场提供合理的资金预期,选择合适的方式,向市场注入足够多的资金,那就是全面降准与SLF选择的问题。
   欧洲央行已经开始购债,实施新的一轮货币宽松,中国经济虽然经济增速尚在合理区间,但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下,中国经济出现一些疾病预兆已经是板上钉钉,作为治疗经济病的央行岂能袖手旁观。
个人简介
从事股票市场投资,同时写一些财经评论
每日关注 更多
杜坤维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