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根本不是招商引资来的

郎咸平 原创 | 2014-12-01 09:11 | 收藏 | 投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会议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面向全球市场,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这一“绿色产业”,推动从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胜转变,这是政府又一次做的正确决策。我们该如何发展外包产业,我在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中,以电子行业和服装行业为例子,分析了日本、台湾等地的代工业务,很值得中国企业和政府官员学习,以免在这次新政实施中走错路。原文摘录,以飨读者。

 

电子行业和服装行业一样,中国都处于最低端。

 

就电子行业而言,上游集成电路(IC)设计和设备制造是美国、日本,中游高端代工是韩国、中国台湾,我们处在最低端,负责低端元器件和印刷电路板的生产,稍微高端一点的都制造不了。

 

以印刷电路板为例,我们的产量早就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制造设备(例如真空压机、大吨位的液压冲床、数控钻床、激光钻机、检测设备等)全部依靠进口。我们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还停留在低档产品上,而且基本没有研发,企业之间互相竞价。技术含量高一点的,像光电印制板、高密度互连HDI板、高频微波板、金属基板和厚铜箔印制板、埋入无源元件的印制板等,我们都做不了。本质上,这和做袜子没什么区别,都是买生产线直接生产。

 

从利润分配上也能看出,下游所有企业的利润加起来没有台积电一家利润高,而台积电的利润不到英特尔的1/10

 

2011年,上游的英特尔净利润为129亿美元,增长24%;高通42.4亿美元,增长超过30%。中游我们以台积电为例,台积电为英特尔、高通代工晶圆,2011年净利润10.5亿美元,同比下滑22.5%。下游元器件生产企业情况则更糟,中国前六大上市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2011年总利润折合2.1亿美元。其中世界最大二极管生产商苏州固锝2011年利润1095万美元。全球最大的永磁铁氧体生产企业浙江的横店东磁2011年净利润1435万美元。下游组装企业以富士康为例,它算是做得最好的了,2011年净利润7284万美元。

 

靠廉价劳动力引进外资做低端产品一定会遇到“产业升级”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遇到的困境,与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30年前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拉美国家就是依靠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开放市场等比较优势,大量引进外资,靠出口导向型工业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这样的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之后,快速发展过程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对社会来说,造成贫富分化加剧;对企业来说,造成产业升级艰难。下面我主要讲关于产业升级的问题。

 

“产业升级”是我们政府2008年开始大力提倡的,但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产业很难升级,经济增长靠的也不是这些直接可见的产业的升级,而是靠看不见的人才、科技和资本。我这句话不是乱说的,这个在经济学里有个专门的学科叫发展经济学。说句得罪人的实话,国内不少研究发展经济学的,都有点欺世盗名,因为方法就很有问题。实际上,从美国麻省理工到欧洲日内瓦高等研究院,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到世界银行,大家都采用一致的研究方法,就是把视野扩展到全球,以国别的定量数据实证研究为基础,结合案例调查。我们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但是我们系统读了这方面专家的报告。这些报告不停地检验我们能想到的所有可能的因素,比如人口、自然资源、出生率、婴幼儿死亡率等,最后发现仅这三个因素就能解释绝大部分的经济增长:人才/教育、科技、资本形成。

 

从政府领导到企业家,大部分人并不明白产业升级,因为其实大部分传统产业是无法升级的。举个例子,我们以前生产袜子、衬衫的设备用了10年,效率变差了,于是再去德国、日本买先进的机器,能代工更多的袜子、衬衫,做的质量更好,利润率提高了三五个百分点。这就是产业升级吗?或者,你这次不买服装制造设备了,而是买了一条印刷电路板(PCB)的生产线,难道生产印刷电路板或者电子元件就转型成为高科技企业了吗?不是的,过个五六年这些设备又老了,你还得再买新的。本质上,生产印刷电路板和生产袜子没有任何区别,这只能叫转型不能叫升级。可是如果你连转型都转不了,那就只能被市场淘汰,把人才留给其他行业。

 

我们专门查阅了台湾地区的相关资料,目前台湾地区最有名的企业比如宏碁电脑、宏达电、台积电、日月光半导体、联发科等完全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的。之前在台湾比较有名的雨伞、服装、玩具等这类生产企业都搬到大陆来了。各位想想看,指望服装厂、玩具厂、纺织厂,产业升级可能吗?

 

不仅台湾,香港也是如此。香港之前是做纺织和成衣的,可是你觉得纺织厂非得产业升级吗?没办法升级的,只能转移到内地。香港留下来的只有金融资本、人力资本还有管理经验,这是最宝贵的财富。传统产业就是第一桶金,这些劳动密集型的或者污染密集型的产业本身没有太大价值,但是它们培养了企业家,积累了民间资本,又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了一批新人。

 

韩国也是如此,纺织这个产业最后基本消失了,但是今天韩国的财阀里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靠这个起家的,这个行业也培养了一批企业家,同时政府也从中收税来支持教育科研。很多人以为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就完了,那是因为你的目光集中在看得到的产业,只要它们的人才和科技体系还在,就一定能重新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台湾、日本的代工和我们的代工真的一样吗?一定会有读者想反驳我,日本、中国台湾、韩国不都是做代工然后成功升级了吗?日本有半导体、光学元件这些先进的制造业。中国台湾的光学元件、晶圆、计算机制造也是世界领先。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它们到底在做什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首先要纠正一个被我们搞错的重要概念——“代工”。为什么台积电代工晶圆,一家能占全球48.8%的份额?我们通常理解的代工基本都是招商引资,给外国企业土地和税收优惠,让它们来投资建厂,然后把组装生产线搬到中国来。那各位晓得台湾的“代工”是怎样的吗?

 

台湾的代工是制造业的创新,是消灭产能过剩而不是制造产能过剩。原本得州仪器、摩托罗拉和英特尔都是自己设计芯片,然后在自有的晶圆厂生产。张忠谋创立了台积电后就找到这几家企业说,你们与其在自己的晶圆厂生产,还不如把设计图交给我,我帮你们生产,价格肯定比你们自己生产的要低。打个比方,一条晶圆生产线是10亿美元,产能5亿枚,而得州仪器需要1亿枚晶圆,平均成本10美元一个。类似的,摩托罗拉和英特尔也有7条生产线,投了70亿美元进去。台积电提议,能不能由我发布一个规格,然后你们想办法在这个固定规格下用你们自己的设计才华来实现不同的性能,也就是说不管你们提供什么样的图纸,只要在大的规格上和我这一样,我就都代你制造出来,这样我只要投入一条生产线(10亿美元)。当全行业的产量都集中过来以后,一条生产线年产5亿枚晶圆,一枚晶圆的价格就可以降低到2美元。对于得州仪器来说,价格降低了80%。最后,这么大的规模本身就成了巨大的壁垒,谁都竞争不过台积电,连英特尔自有的制造规模都没有台积电大。所以,现在台积电的利润率最高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台湾的“代工”颠覆了本来的产业链,促进了产业分工。

 

同样颠覆了整条产业链的“代工”还有台湾的笔记本电脑产业。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代工厂自己设计出来几款不同的机器,然后交给大的电脑厂商比如戴尔、惠普去挑。也就是说,戴尔和惠普只要做营销就可以了,其余所有环节都由台湾的广达电脑代劳。

 

我们再说说手机代工。台湾地区的HTC也是从代工起家的,可是现在呢,欧洲的诺基亚、西门子都不行了,日本的夏普、索尼、NEC也不行了,美国的摩托罗拉都被迫变卖破产了,可是HTC却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都是“代工”,再看看我们的“代工”。我们只生产,而且连生产指令都是别人下的。为什么大陆就达不到台湾这种水平呢?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大陆各地方政府争相提出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台湾晶圆代工企业进驻,但这种做法能成就以鸿海为首的代工组装模式,却并不适用于晶圆这种半导体行业。所以大陆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类似于鸿海这种买电子元件、印刷电路板组装,附加值很低。由此可见,我们的“代工”和台湾有着本质不同。

 

我们和日本、中国台湾的不同,在于它们从一开始就注重研发。如果你去翻看一下五六十年前日本索尼、京瓷、尼康这些半导体企业创始人的回忆录,就会发现一开始这些都是美国人看不起的小玩意儿。

 

索尼从美国买回来一项半导体专利的时候,美国发明者说这东西用来做个助听器还可以,没人能想到这东西能颠覆收音机乃至电视机。中国台湾为什么能在塑料光学里反超日本?当时日本企业看不起手机用的塑料镜头,都认为塑料怎么可能比玻璃镜头成像好呢。结果,台湾的大立光就从这个别人看不起的市场着手,从35万像素开始,一口气做到现在的500万甚至800万像素,可是价格却降低到之前的10%,就连苹果用的摄像头都是台湾产的。

 

我们的中小企业竞争力弱,政府难辞其咎。日本、中国台湾之所以能在这场竞赛中胜出,是因为它们的教育和科技人才体系优秀,创业环境对民营企业非常有利,土地和税收也不因为你是民企而歧视,更不像我们很多地方经营一家企业就意味着大部分时间都要和有关部门打交道。所以,日本能在半导体行业创造奇迹,中国台湾能在引入日本佳能光学和德国博世光学之后培养出来一个非常大的光学产业群,培养出大立光、今国光、亚光、联一光学这么多人才队伍,而我们的企业却只能是鸿海这种低附加值的组装企业。

 

 

个人简介
1956年出生于台湾,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曾执教于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
每日关注 更多
郎咸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