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矿产资源生产及出口的现状

迟竹强 原创 | 2014-02-24 01:57 | 收藏 | 投票

  中国除了人口众多,也确实是地大物博,不仅煤炭储藏量位居世界前列,更为幸运的是,中国几乎拥有所有稀有金属种类,而且许多重要品种的蕴藏量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例如钨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5%;钼的储量居世界第二,占全球供应量的24%;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供应量的80%;锗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产量占全球的50%。此外,全球90%的锆在中国加工;全球80%的铟都产自中国。可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中国在稀有金属及煤炭生产方面却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然而,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由于有关部门对焦炭、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所具有的重大战略价值缺乏明确的、清醒的认识,导致我国不仅至今没有建立战略矿产资源的国家战略储备机制,而且有关战略矿产资源长期处于管理混乱、无序生产及盲目出口的极度不正常状态。
  
  例如,我国稀土资源在采矿方面归国土资源部管理,而出口配额的发放却归商务部管理,在生产和出口之间形成各自为政的严重脱节状态。同时,我国现有稀土企业100多家,产业机构松散,行业集中度低,却又盲目上马扩产。我国稀土冶炼分离能力现已超过20万吨,而全世界稀土产品每年的需求量不过10万吨,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迫使国内企业恶性竞争,互相压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近年来国家不加甄别地下放采矿权及进出口权,各省的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一哄而上盲目开采稀有金属矿,致使大量宝贵的稀有金属战略资源被糟蹋、破坏和贱卖,出口的绝大部分是未经轧、锻或仅经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赚取的微薄利润与稀土本身所具有的重大价值简直是天差地远,有网民形象地称之为“人参当萝卜卖”。
  
  中国拥有稀土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四个世界第一,但在世界市场上却没有相应的定价权。最近15年以来,中国的稀土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稀土价格却下降了36%,国内有关矿产企业的利润普遍只有1%~5%。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由于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低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我国进口。更为恶劣的是,为了赚取最大暴利,外国进口商往往同时与国内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接触,诱使我国企业在本来已逐年下滑的低价基础上屡屡竞相压价。日本是典型的资源短缺国家,为了维护本国高科技产业的绝对竞争力,日本经济产业省于06年3月宣布将铟、铂及稀土类三种资源列入储备对象,扩大稀有金属品种的储备范围。另外,日本等国的外资企业因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出口配额限制,近年来大规模在我国稀土资源区(如内蒙古)投资设厂,实质是变相掠取我国稀土原料。因此我国现行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在一定程度上已形同虚设。
  
  众所周知,焦炭生产是一种高污染产业,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每生产一吨焦炭要产生400立方米左右煤气,炼焦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一氧化碳及有毒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炼焦所排出的焦油和废水也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渗入地下后将长期污染地下水。目前,这种高污染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还在大规模发展。近年来,由于环境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严厉的环保政策,不少发达国家的许多焦化厂已被迫关闭,世界焦炭生产与污染负荷正大量转移到中国境内。
  
  由于缺乏战略层面的规划和调控,中国焦炭企业同样面临着产业重复建设、市场供过于求、环境日益恶化、国际市场缺失定价权的不利局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对全国各主要生产焦炭省份数据的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机焦生产能力2.5亿吨,在建年生产能力8000万吨,合计高达3.3亿吨,其产能至少超过实际需求30%。中国与欧盟就焦炭贸易问题达成协议,焦炭出口价每吨将下降200美元左右。此后,国际市场焦炭价格开始大幅下滑,从2004年5月份的每吨440美元,直线下跌到8月份的每吨200多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
  
  近年来,外国矿业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新疆、陕西、云南、青海、辽宁、湖南等地勘探或开采金矿,其中贵州烂泥沟金矿以及云南播卡金矿都是储量在100吨以上的世界级金矿。而事实上,国家对外资开放的是黄金勘探和销售市场,而国务院发改委有关对黄金行业的发展、布局、准入条件、发展目标、环保要求以及对资源和资金利用政策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的《黄金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至今仍未颁布实施,换言之中国的黄金开采权并未正式对外开放,但已有外资公司在陕西煎茶岭金矿和贵州烂泥沟金矿开始了实质性的开采,这显然是非法行为。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