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金融垂直搜索平台开启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蓝春锋 转载自 金融时报 | 2014-02-27 08:12 | 收藏 | 投票

  2月21日,作为国内最大金融垂直搜索平台的融360在北京正式发布了《2013年融360融誉榜年度报告》。由融360这家第三方机构发布的这份信贷数据报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去年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服务的最新情况、差异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融360定位于为国内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提供互联网金融搜索、推荐和服务平台。去年一年,小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通过融360平台申请的贷款金额达到3000亿元,通过融360服务获得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金额有500多亿元。”融360联合创始人、CEO叶大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说,通过融360平台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比例基本上在3∶7,而申请的贷款总额的比例为大约1∶1,因为小微企业申请的经营贷款金额较大,平均每家超过70万元,消费者个人申请的贷款金额较小,平均每人约在28万元左右。小微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申请的贷款金额,经融360推荐而获得金融机构审批、发放贷款的比例约在10%至20%之间,其中经营贷款的审批发放比例约在15%至16%之间。

  通过金融垂直搜索平台申请而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已成为最近两年新兴起来的一种融资贷款服务方式,其特点是迅速、方便、安全、免费,因而受到大量小微企业和年轻消费者群体的青睐。

  融360提供的数据表明,2013年其平台上最热门的五大贷款产品分别为渣打银行的现贷派、平安金融/信安易贷的薪金贷、中信银行的信金宝、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和捷信金融的捷现贷。五大热门申请机构分别为平安金融/信安易贷、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宜信和华夏银行。

  叶大清介绍说,这些都是面向个人消费者或小微企业主的贷款产品或机构,是根据用户的申请量评选出来的。五大热门产品中有两款来自外资银行,两款来自小贷公司。五大热门机构榜里,有两家外资银行、1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P2P公司。这些金融机构知名度相对较高,产品包装和推广能力强,拥有覆盖面广泛的网点。可以看到,其中小贷公司和外资银行是绝对的主角,而没有四大银行的身影。

  该信贷报告显示,如今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80%的人认为银行存在职业歧视,而仅有17%的用户认为银行放贷是相对公平的。这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对于不同的职业群体划分了不同的风险等级,这种划分就会把相当多的体制外职工归于高风险行列,从而使很多用户在银行难以贷到款。

  调研发现,公务员、国企员工、上市企业或500强企业员工是三类贷款获批率最高的群体。2013年融360上的贷款申请订单中,普通企业员工占据了31.9%,个体户占据了19.5%,而成功率却分别只有18.2%和17.1%;公务员的贷款申请占据了总订单的12.8%,而成功率却高达64.2%,相对来说无固定职业群体的成功率只有1.5%。大型国企员工只占总申请量的4.8%,却最受贷款机构的钟爱,成功率达70.3%。

  叶大清分析认为,根据申请人的职业状况来评估贷款风险,是银行的一个风控手段,这固然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未免过于“一刀切”,使得大量具有还款能力的优质客户被拒之门外。“银行在细分用户需求、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方面有更多的探索空间。”叶大清表示。

  过去一年内,融360与银行类金融机构合作取得哪些新进展?今后是否会与银行业机构合作开发贷款新产品?对此,叶大清表示,截至2013年底,融360已与500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共有16000种融资贷款产品上线,2000个不同类型的银行卡产品上线。他还透露,依托融360的大数据及挖掘分析,融360将与几家金融机构合作开发贷款新产品,今年二季度将有定制化的产品上线,融360的理财频道或产品服务也将上线。

  叶大清表示,通过两年多的运作,融360开创的金融垂直搜索平台这一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已趋于成熟。融360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贷款、信用卡等各类金融产品的搜索、推荐和服务,不向企业和个人收费,而是向金融机构收费,通过该平台消除了金融中介模式制造的信息不对称。虽然融360目前营业收入还不能覆盖运营成本,但是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他预测今年营业收入相对去年将有数倍的增长。(作者:卓尚进)

个人简介
出生于赣南,求学于京西,就业于浙北,金融从业20多年,持续关注金融对经济\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本站为本人学习及原创作品刊发网站,转载文章仅供本人学习之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原创作品若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
每日关注 更多
蓝春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