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

迟竹强 原创 | 2014-04-29 00:02 | 收藏 | 投票

农业由单一型耕地农业和以食品类产品生产为主的生计农业向以多种土地及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多样化产品及服务生产为目标的多功能农业,由常规农林牧渔业生产领域向包括农林牧渔业前向、后向及旁侧部门在内的大农业范畴转型和发展,必须以以下条件为前提:一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及其成果的有效应用,特别是生命科学进步和以此为基础的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不断发明和广泛应用;二是按照多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原则及要求,为实现农业产业高位配置及其结构调整,形成与目前迴异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及动植物资源利用方式而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建设投资;三是建立与大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管理体制及其机制。
  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充分依据的分析及匡算结果表明,若能有效投入8万亿元以上资金进行大规模、广范围的农业建设投资,在合理、高效利用现有耕地及其优势农作物资源的同时,使目前利用效率低下、数量庞大的宜林土地、宜牧天然草地、宜渔可养殖水域等各种农用非耕地和与之相匹配的优势动植物资源得到最为充分、有效的全面开发利用,其中用于新增高质量、多类型人工林包括生产木本粮油及果类产品的经济林、工业用原料林、能源林、生态林的建设投资和天然林的管理、保护与抚育投资等4万亿元;用于天然草地开发利用投资,包括全国牧草良种繁育体系、草原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草原生态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和实施草地改良、围栏轮牧、荒漠改造、人工种草、灌溉、施肥、治虫灭鼠、草地保护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多亿元;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流域治理、水利工程、灌区田间工程、节水工程及技术、农田生态保护体系和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投资近2万亿元;用于农业科技研发及其成果推广和其他建设投资包括农业关键领域、重要农产品、新产品、动植物品种改良、新农业技术等的科学研究与试验项目投入,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国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重点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新农业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投资1万亿元。
  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预期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农业生产进入量产、稳产阶段后,不但全国粮食、食用植物油、动物蛋白食品、天然纤维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够实现自给有余,而且生物能源、生物药材、工业用生物质原材料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及服务农业等也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中国境内因经济发展而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趋于减少的生态服务等也将得到根本的遏制和改善。届时,中国农业的物质产品产出按现行价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每年可达12万亿元以上,年农业增加值超过7.5万亿元,为2008年的2.21倍;加上农业增长引起与之相关联各非农产业部门的随之发展,农业增加值与同农业直接相关各产业部门合计增加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目前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1:2.5计算(即每1元农业增加值可形成2.5元与农业相关的非农产业增加值产出),由此而形成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可达26.25万亿元以上,相当于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7.3%以上。同时可至少提供2亿个新增劳动就业岗位。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