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应该关照谁?

钮文新 原创 | 2014-07-23 01:2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央行又搞出个“新工具”,其实不过是一种“有抵押的再贷款”而已,号称:抵押补充贷款(PSL)。为什么央行试图用PSL释放流动性、而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估计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预留着,这项制度建立之后,央行可以把“法定存准”直接划拨给“存款保险公司”,而使银行市场不至于因该制度建立而出现波动。这恐怕就是央行现在希望保持高额法定存准的用意。

 

当然,PSL还有另外的好处,就是“滴灌或喷灌”,按照李克强总理的说法:精确发力。或者说,PSL又是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这是中国的“独创”,但是否有效还需要观察。因为,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把它当成结构政策使用是有问题的。原因是资本的高逐利性和高流动性,会使得资金投放之后不可控。尤其是像PSL这样的中长期资金,投放后很容易变成短期投机资金,而使金融市场出现更多的“金融倒爷”,这不是一种健康的“体质”。

 

从目前来看,PSL的力度不小。央行对口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一把就直接给予再贷款1万亿元,然后再由国开行贷给各地政府投入“棚改”。为什么这样做?其实今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全社会融资规模报告已经给出答案。经测算,与2013年同期相比,社会融资总额仅上涨4%,远远低于去年全年与2012年全年同比9.6%的涨幅。而今年上半年4%的增幅极易导致中国经济失速。

 

为什么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会如此缓慢?从报告中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信托贷款仅仅增加4601亿元,同比少增7764亿元;而2013年年底,信托贷款增加额是1.84万亿元,比2012年全年多增5603亿元。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

 

大家都知道,信托贷款绝大多数都投向房地产行业。但今年以来,这方面的新增投资规模从1.84万亿元,骤减至4601亿元。这还仅仅是部分贷款的投放,如果把商业银行直接向房地产企业贷款的减少速度,以及开发商自有资本的减少全部加起来,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我和所有老百姓一样,都不希望房价总是上涨,甚至希望房价能大幅回落。但是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结论恐怕并不那么美妙。如此幅度的房地产投资暴跌,势必使中国经济出现“大危机”。那时候,房价再便宜恐怕老百姓也不会买。因为那时老百姓更多的关注是会不会失业,明天的收入会不会下降,而绝不是买房。毕竟,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多达60个,相关的商品高达2万多种。

 

房地产投资如此暴跌,还会造成一个问题。即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进项严重不足。这会不会导致企业税赋增加?如果这样,中国经济将形成恶性循环。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将导致其它企业税赋增加,而整体经济严重恶化。

 

所以,货币定向投入“棚户区”改造,恐怕也是弥补房地产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也会因此而有所增长,从而间接地为其它实体企业松绑,至少不至于如此急迫地、甚至寅吃卯粮地纳税。

 

但不管怎样。对中国货币政策而言,关键还是要有效压低实体经济的贷款负担,而无论是什么工具的运用,当前都要以此为中心目标。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确实不小,按说M214.7%的增长就足够了,那为什么企业贷款还如此之贵?因为,“钱炒钱”的金融空转和大量“金融倒爷”已经严重拉高了资金成本,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还被监管者无微不至地关照,那实体经济就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本着“为中国股市扫雷”的宗旨,着力为中国投资者营造“放心投资,舒心生活”的美好环境,CCTV证券资讯频道联合商务部研究院及各城市责任媒体共同发起——中国证券投资放心工程,敬请广大证券投资者积极参与。

个人简介
2001年进《财经》任金融首席编辑;2002年5月进《财经时报》任副总编辑,主持金融报道。后担任《财经时报》总编辑。现为中国金融网总编辑。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