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分析

迟竹强 原创 | 2014-07-29 07:37 | 收藏 | 投票

1、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点
  一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三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混合经济趋势显现;五是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六是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增强;七是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的新阶段转变;八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2、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农业将面临如下机遇:(1)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2)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3)加入WTO后,将有利于中国农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国内的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4)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同时,也应看到,世纪之交中国农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D后,中国农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三、中国农业科技的成就与展望
  1、中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和一系列成果。其中,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研究与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了通过推广良种实现农业增产的潜力;光、热、水、士等资源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物病虫害基础研究和防治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业生产损失;农业综合、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为中国的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信息服务。
  "九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其中,十项重大科技进展最为突出,它们是强化生物技术和常规技合,培育出大量优质、高产、多抗农作物新品种,筛选出一批种质资源,整体育种水平得到提升;中国超级稻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在试验田亩产近800公斤;(3)单,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及应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五大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构筑了中国面向21世纪的"五大作物"生产技术平台,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储备;(5)日光温室节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冬季设施蔬菜、果树和花卉生产,完善了周年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6)棉铃虫、褐飞虱迁飞规律研究为提高主要稻棉害虫的预测预报和虫害控制技术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7)主要畜禽规模化养殖及主要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方法取得丰硕成果;(8)新型饲料及添加剂的研究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社会生态效益显著;(9)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10)农业持续发展与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研究确定了农业用水的战略目标和节水的技术重点,肥料高效施用调节技术大面积应用。
  2、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
  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必须要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领域及技术政策进行战略调整:
  --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为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提供技术支撑;
  --为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为大幅度地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技术支撑;
  --为推进农业集约经营的增长方式提供技术支撑。
  3、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调整重点
 对农业科技重点领域进行重大调整,要按照先进性、关键性、基础性、实用性原则,筛选农业科技发展重点领域。要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并重的原则,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或技术体系、处于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或技术体系以及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组织实施"十大科技行动":
  --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实施优质高效畜牧水产科技行动,加速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行动,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
  --实施节水农业科技行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科技行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施防沙治沙科技行动,遏止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实施农业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科技行动,推进传统农业技术的改造,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
  --实施农业区域发展科技行动,开发区域优势产业和发展特色农业;
  --实施农业科技能力建设行动,增强我国农业科技的实力和后劲;
  --实施人才培养科技行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四、以农产品产后保鲜、贮藏和加工为突破口,快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
  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要以科技为依托,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产品和品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品质和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积极发展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深加工。要转变观念,推动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要通过现代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农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要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向工业制造业形态的转变,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要加强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农产品的保鲜、储运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最终必须通过科技进步加以解决。应通过内引外联的形式,研究和开发出各种成熟适用的保鲜新技术,并因地制宜地通过农业产业化扩散科技成果,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要根据世界农产品保鲜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农产品保鲜市场需求,站在行业的高度,确定保鲜产业的重点开发方向,提高其科技含量。解决农产品产后加工诸多环节的问题,要进一步发挥国家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与转化等方面的优势与作用,大力加强农产品检验和测定标准化、科学化等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尤其是科技队伍的建设,以便能够及时引进、采用、组装和配套各种高新技术、适用技术和设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还应强调市场对研究与开发的重要作用,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良性循环,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建设。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