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地方“货币宽松” 说“NO”

易宪容 原创 | 2014-08-15 09:4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0大城市中,6月楼价按月下跌的城市有55个,平均楼价创200812月以来最大跌幅;如果按年计算,楼价虽然有升幅,但升势明显放慢。路透统计指出,670大城市新建住宅楼价按月下跌0.5%5月跌0.2%,跌幅正在扩大。

 

也就是说,最近国内楼市升幅的放缓或少许下跌,国内政府坐不住了,救市之浪潮已经是一浪高一浪。不仅各城市现有住房限购政策基本放开,而且福建、佛山等地方以政府的名义要求关于房地产的信贷政策会面宽松。而且这些“货币宽松”政策不逊色于2008年的131号文件(而当年就是这个文件把房价推高、泡沫吹大的)。在不少地方政府看来,只有通过银行的“货币宽松”,就能够让当前正在调整的房地产市场九死一生,能够让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回到2008年和2009年那个房地产火爆的年代。

 

比如政府“货币宽松”的救市政策提出,购房人偿清购房贷款后,再次申请贷款购房,按首贷认定;首改房(首次购买改善性普通商品住房)按首贷认定。购房人住房套数认定不包括其自建房、房改房、继承房、征迁安置房和已偿清贷款的二手住房。金融机构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按照政策规定的低限执行。也就是说,强制当地银行全面的信贷宽松,用各种信贷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再进入住房市场大力炒作。或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其核心就是重新唤起住房投资者进入市场大力炒卖住房。

 

那么,面对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这里为何“货币宽松”打引号,只是说明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既没有权力的合法性也不会起到多少作用),银行会按照地方政府的要求来做吗?我想,在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已经开始,房价下跌已经开始,银行对这种所谓的“货币宽松”政策多以会说“不”,或至多选择性回应。

 

因为,对于货币政策,地方政府是没有权力对银行指手划脚的,更不能用直接方式给商业银行来界定购买住房者的风险了,来确定会什么是首套购买住房者,来强制要求给这些购买住房者信贷优惠。这些在2010年国务院的国十条中早就有详细规定。即使是央行,货币政策变化也仅是从总量来调整,不会对商业银行下直接指令的。所以这种直接指令是无效的。银行将对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会说“不”。

 

首先,我们以往的经验来看,无论是央行还是银监会提倡的政策,如果不是强制性明文规定,凡是采取商业性的自愿方式,银行都会从其自身利润来确定其行为准则,而不是政策出台一呼百应。比如,中央早时候不断提倡要求银行多向中小企放贷,但一直沒有对有关贷款作出规范,结果是银行考虑信贷质量问题一直不为所动,最终央行要使出“定向降准”,对诱导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既然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是一种倡导性的政策(实际上地方政府连这种倡导的权力都没有,他们这样做实际上在干扰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当前情况下,银行说“不”是最好选择。因为,高房价下让银行进入这个市场,会严重侵蚀银行利润。

 

还有,面对今年上半年住房市场走软,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放松限购政策,并要求银行增加对购住房者贷款,调整首付比例,而且央行也特别就此事召开会议。但是,面对地方政府的积极态度,银行或是很少回应,或是选择性地有条件的放松。也就是说,当前住房贷款风险高利润小,银行对地方政府“放松信贷”的政策,至多是有所反应,但反应肯定是选择性,因为如果不慎容易侵害银行的利益也会损害银行工作人员的利益。而这种反应也只能是在不损害自身利润的前提下做一点。

 

因为,银行十分明白,对于银行的信贷政策,地方政府是无权干预的,即无权要银行做什么不做什么,所以不管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如何,对银行也只有指导作用,至于是否落实那只能由银行根据自己利益决定。即使是央行或银监会表态,要求银行对这些政策支持,银行同样会持观望之态度。而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来看,银行对此选择说“不”是最为理性,否则对银行自身不利。

 

因为,面对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周期性调整,面对房地产市场预期根本性的逆转,房价将全面下跌。这时,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了如指掌。而且在上个月银监会也发出指导要防范房地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如何会由于地方政府推出“货币宽松”而积极配合呢?

 

还有,地方政府这些救市政策只会把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越推越高,让现有的房地产泡沫吹得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地方政府希望强制性要求向购买住房者发放优惠贷款,不仅会严重侵蚀了银行利润,也会把银行贷款置于更高风险之中。因为,房价越高,泡沫就越大,房价下跌概率就越大,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是不会把自己往火坑里推的。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不严格控制住房贷款一旦楼市价格跌幅扩大,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历史经验来看,金融危机之后,不少银行倒闭都是对住房按揭贷款风险评估不足有关。。所以,银行对地方政府的“货币宽松”说“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说,近期来,尽管不少地方政府推出了许多强力的“货币宽松”政策,出于自保及风险评估,国内银行除了作一些象征性或选择性回应之外,实际上对这些政策只会说“NO,而不是说“YES”。

个人简介
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 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1997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 1999…
每日关注 更多
易宪容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