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投资西方的恐怖活动与政治暴力风险

梅新育 原创 | 2014-09-16 16:01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正视投资西方的政治暴力风险,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因为澳大利亚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哈立德·沙鲁夫(Khaled Sharrouf)让自己7岁的儿子双手提着被害叙利亚政府军士兵人头拍照,并将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炫耀,此事掀起的舆论轩然大波尚未平息,“伊斯兰国”武装(ISIS819日公布将美国记者詹姆斯·弗利(James Foley)斩首的视频,再度震撼国际社会,也再次暴露了投资欧洲、乃至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的政治性风险。须知这个视频中的蒙面刽子手讲着一口英国伦敦东区口音的英语,而欧洲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某些欧洲本地白人投身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运动本来就早已是欧美强力部门关注的一大问题,近年阿拉伯国家战乱不已,恐怖武装从欧洲招募兵员参战,比利时甚至有13岁穆斯林移民之子尤尼斯奔赴叙利亚和伊拉克投身“圣战”,成为“伊斯兰国”组织内部最年轻的圣战者,这些取得实战经验的恐怖分子可能返回欧洲制造未来的恐怖袭击,甚至对欧洲国家国体政体发起严峻挑战。北美和澳大利亚也存在类似问题,尽管目前程度可能不如欧洲那么严重,车臣移民察尔纳耶夫兄弟去年制造的波士顿爆炸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沙鲁夫、尤尼斯和斩首弗利等事件对西方社会的心理冲击极为巨大。英国外交大臣菲利浦·哈蒙德对“伊斯兰国”武装斩首弗利事件评论:“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说叙利亚和伊拉克有大量的英国国民为极端组织做事。这就是称该组织给英国的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原因之一。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在某个时间点返回英国,他们将会给我们的国内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对于中国企业、中国旅游者而言,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包括恐怖袭击在内的海外政治暴力风险给予足够重视,具备相关知识,即使在我国公众心目中普遍认为环境和平的欧美西方国家也不例外。

 

一、关注与恐怖主义相关的政治暴力风险

 

何谓政治性风险?除了地震、台风、火山爆发之类自然灾害之外,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遇到的其余风险大体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风险和政治性风险(又称“非商业性风险”)两类。中国学者姚梅镇将跨国经营政治性风险定义为“与东道国政治、社会、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外国学者布鲁尔(Thomas L. Brewer)则将其广义地定义为“商业环境中政治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私人企业的影响”。[2]海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传统上划分为战争和内乱风险(政治暴力风险)、征收风险、汇兑限制风险(转移风险)、违约风险、延迟支付风险5类,进出口贸易中的政治性风险还包括进口国政府禁止进口的风险,随着三位一体的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势力膨胀,恐怖袭击及其相关政治运动在政治性风险中日益凸显。

中国正在步入对外直接投资高增长时期,美欧等发达国家市场是最近两三年我国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预计未来五年之内可望继续维持这一地位,但政治性风险始终是中国海外直接投资不可忽视的问题,美欧国家并不是什么可以置身事外的“和平绿洲”。六、七两个月如火如荼的以色列-哈马斯冲突以及由此在欧洲和其它国家引爆的游行示威乃至暴力打砸抢烧,就充分显示了美欧市场的政治暴力风险;西方国籍恐怖分子成批涌现,更显示了这种风险可能上升到什么程度。之所以需要特别向我国企业提示这一点,是因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内媒体较少报道这类涉及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政治暴力风险问题,即使提及,多数也是语焉不详,致使我国企业普遍对此种风险缺乏概念,因此也不排除有些企业商家蓄意利用中国企业对这方面知识的缺乏而向他们转嫁风险。虽说“富贵险中求”,高风险业务一旦得手,往往能够带来低风险业务所不可企及的高收益;但清楚地知道风险存在与完全没有风险概念,结果截然不同。随着这种风险在美欧国家日益滋长,中国企业这种“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状况不能继续下去了。

须知,英国著名风险评估公司梅波克洛夫(Maplecroft)在其2013年报告中已经将中国列为遭受恐怖袭击“中等风险”国家,在今年723日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维持了这一评估,在全球19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2位,根据该报告的统计,截至当时,中国今年已有76人死于恐怖袭击,去年同期只有16人。

而且,三位一体的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势力从来就将打击破坏国家经济基础视为“圣战”的重要手段,在19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亚费尔干纳谷地的恐怖主义训练营中,其教科书就给中亚“圣战者”们规定了以下经济目标:

破坏城市里的合资公司,首要的是那些与俄罗斯人、犹太人和美国人合资的公司;破坏一切从敌对国家进口的东西,如食品、衣服;破坏一切非穆斯林准备出口外国的原材料,包括水果等。可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在出口外国的水果中放毒药;驱逐或杀死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的犹太、俄国及美国商人。[3]

尽管费尔干纳谷地的恐怖训练营大部分已被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军摧毁,但同样的思路早已被与中亚“三股势力”同出一脉的东突分子承袭并“发扬光大”。随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规模扩大、短期或长期在海外的中国国民人数增多,敌视中国的恐怖势力早已将眼光投向海外中资企业和中国国民。至迟从19973月东突分子开枪袭击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冲击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以来,东突分子在中国境外针对中国外交机构和人员、中国企业和公民、乃至东道国居民和司法人员已经发起了一系列恐怖袭击,死伤多人:

19973月,境外东突恐怖分子开枪袭击中国驻土耳其使馆,冲击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焚烧中国总领馆悬挂的国旗。

199835日,境外东突恐怖组织策划制造了用炸弹袭击中国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总领馆的恐怖事件。

20003月,吉尔吉斯斯坦维吾尔青年联盟主席尼合买提·波萨科夫因拒绝与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合作而被该组织成员枪杀在家门口。

20005月,“维吾尔解放组织”纵火焚烧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中国商品市场,杀害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官王建平,用冲锋枪扫射到访的新疆代表团。同年928日,“维吾尔解放组织”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杀害两名当地警察。

……

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暴乱”后,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公然声称将攻击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五万名中国工人,以及在整个西北非地区的中国国民及项目。

近年来,通过制造一系列严重暴恐事件,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在国际恐怖主义阵营中“异军突起”,艾曼·扎瓦希里等“基地”组织领导人常常提及“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以及其他圣战战场,叙利亚圣战者们自豪地宣传他们队伍中有维吾尔族和汉族穆斯林武装分子。突厥斯坦伊斯兰党(TIP)实质上是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IMU,乌伊运)的分支机构,至少是其亲密的“小兄弟”,其影响力上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及其领导人的支持,也因此受“乌伊运”影响甚深。特别是身为乌伊运穆夫提[4]的缅甸罗兴亚人阿布·扎尔·布尔米以极端反华而闻名,定期以反华为主题发表宗教演讲。

20139月,布尔米在巴基斯坦南瓦济里斯坦拉扎讲经时宣称,穆斯林有义务绑架和杀害中国人以及袭击中国企业,因为他们已经“占领”了巴基斯坦,就像英国东印度公司19世纪在印度所做的那样。他抨击巴基斯坦将瓜德尔港“卖给中国”(指中国企业通过商业谈判有偿赢得瓜德尔港一定年限经营权),指责巴基斯坦将“中巴友谊挂在嘴边”,从中国采购“异教”食品和商品,就好像“从中国政府那里喝奶”一样。布尔米声称,既然塔利班已经“大伤美国的元气”,他的追随者就应该将目光投向“新的超级大国”和“下一个头号敌人”——中国。他声称:“我们应该知道的一个事实是,美国是巴基斯坦制度和政府之父,而中国是巴基斯坦政府之母。巴基斯坦政府从中国政府那里喝奶。”[5]

……

 

二、美欧国家穆斯林移民增长及政治暴力风险的快速膨胀

 

在传统上认为和平的美欧国家,随着其国内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人数增长,与此相关的政治暴力风险正在快速膨胀,至今已经不容忽视。以中国企业热衷投资的英国为例。不可否认,英国高度自由化的经济环境对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各国商家都颇有吸引力,也是我国政府帮助企业开拓的重点市场,总部基地集团还在伦敦找了一块地皮,准备开发作为中国企业在英总部基地。但我们的企业也要了解一点,那就是英国是外来穆斯林移民较多的国家,且多数集中于大城市,21世纪初人口统计显示当时49%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伦敦,[6]以至于伦敦东区近年已有“伦敦斯坦”之称,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人口统计学家们认定,2019年,位于英格兰中部的莱斯特市(Leicester)就将成为欧洲第一个白人非多数的城市(即白人占总人口比例低于50%);到2024年,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也将步其后尘成为白人不足50%的所谓“多元化城市”。

外来移民本身不是问题,如同中国移民这类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不对抗东道国司法、勤奋好学的东亚移民,到任何国家都是这个社会的财富,但与东道国社会对抗、敌视的移民那就是两回事了。由于种种原因,在美欧国家和澳大利亚,外来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越来越多地拒绝融入东道国社会,拒绝认同于当地文化、风俗乃至政治,伊斯兰教法高于东道国法律的思潮流传日广,致使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与欧洲当地社会冲突问题日益浮现,其中不少冲突已经涉及上述群体对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当地社会的政治敌视,2013年波士顿爆炸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今年以色列-哈马斯冲突中,西欧各国成千上万穆斯林移民无视东道国政府为避免暴力冲突而发布的游行示威禁令,不仅发动非法游行,而且实施暴力攻击行为,再度凸显了这种风险。最令人震惊的是,与南斯拉夫解体时期阿尔巴尼亚族士兵向熟睡的战友开火一样,欧美军队某些穆斯林军人也深受“伊斯兰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思想影响而向战友开火,给欧美军队造成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武装分子所无法企及的重大伤亡:

2003年初,美国101空降师中士哈桑·阿克巴尔(Hasan Akbar)在自己军营内向战友开火,打死两名美军军官,打伤14人。

2009115日,在美国陆军得克萨斯州胡德堡基地(Fort Hood,为美国本土最大现役装甲兵驻地),生长于美国、拥有硕士学位、已有8年军龄的阿拉伯裔现役美军少校尼达尔·马利克·哈桑(Nidal Malik Hasan)向没有武装的战友开火,造成13人死亡,30人受伤,凶手一贯认为其穆斯林身份和宗教义务高于美国公民和军人义务。

……

抱有这种群体性心理、养成了这种行为方式的群体不可避免地成为滋长极端主义思想与行动的沃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西欧、美国近年来破获的恐怖主义案件中,穆斯林移民及其后裔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还在欧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人员征募网络,几年之前就引起了万里之外的中国媒体注意。[7]时至今日,在欧洲国家警方的监视名单上,追随伊斯兰极端主义、有着发动恐怖袭击强烈动机的准恐怖分子已经数以万计。早在今年年初,根据欧洲有关部门统计调查,至少已有1200多名拥有欧洲国家国籍的青年前往叙利亚参加圣战,许多人已经回流欧洲,成为可能在欧洲发起恐怖袭击的隐患。英国军情五处负责人安德鲁·帕克今年年初便警告,叙利亚内战已经成为渴望参加“圣战”的英国国籍者的“吸铁石”;欧盟委员会内政事务委员马尔姆斯特伦20141月在布鲁塞尔演讲,呼吁各成员国“预先处理”存在的极端主义,称已有1200多名拥有欧洲国籍的人前往战乱地区参加恐怖主义活动,“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泰晤士报》称赴叙利亚参战的英国穆斯林已达700人,其中250人回流伦敦;……[8]截至8月中旬,已经发现“伊斯兰国”武装中有些旅全部成员都操英语、法语、德语,斩首弗利的恐怖分子“约翰”所在部队因全部是英国国籍而被其他圣战者称为“甲壳虫乐队”,欧洲情报机构估计有两三千取得欧洲国籍的穆斯林进入中东战区参战,仍留在战区者约1500人。[9]

具体就英国而言,自1980年代以来,伦敦已经逐渐成为中东之外最重要的伊斯兰思想中心,也是全球伊斯兰极端主义主要中心之一。三位一体的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势力在这里传播思想,募集资金,招募兵源,还有许多“三股势力”头目在英国安家。在伦敦数量不少的阿拉伯书店中,多年公开销售希特勒《我的奋斗》等欧洲各国政府严禁公开发行的极端主义书籍,一大批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刊物在伦敦出版,然后分销世界各地;……就连基地组织,也是在英国成型为一个国际性运动,本·拉登的许多宗教法令[10]首先是在伦敦印刷,然后分发至世界各国;……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势力将伦敦东区称作“伦敦斯坦”,而且公然要在大街上推行伊斯兰教法;英国军人之女、号称“白寡妇”的萨曼塔·卢思韦特皈依极端宗教势力,发动2013年肯尼亚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恐怖袭击案;2013年巴黎、伦敦闹市区接连发生极端恐怖分子残杀袭击军人案件;……至于伊斯兰极端势力大面积渗透伯明翰等英国城市中小学教育体系,灌输“圣战”等极端思想,以至于英国反恐部门接手调查处理,[11]更给英国未来的安全形势投下了不详的阴影。

……

好,目睹了这一切,我们的企业还能对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市场的这些政治暴力风险视若无睹不做任何防范吗?

 

 

2014.8.22,修订2014.8.24,仅代表个人意见)

 

 

 

[1] ISIS斩首美国记者恐吓西方》,《环球时报》,2014821日,第16

[2] 姚梅镇:《比较外资法》,第704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引自《中亚极端势力训练教程-恐怖主义教科书内幕曝光》,《国际展望》杂志,200412月;原文原载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312月刊,作者史蒂芬·费奇为美国资深国际关系与民族学专家,长期研究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联体中亚国家的社会及政治问题。

[4] 阿拉伯语“穆夫提”(Mufti)指的是伊斯兰教法说明官,属于伊斯兰教高级神职人员,在汉语中相当于“大阿訇”,伊斯兰圣战组织中的穆夫提职能又与我国军队中的政委有几分相似。

[5] 《美智库分析:中国暴恐事件多由境外策划》,《参考消息》,2014526日,第14版;原文为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2014523日文章:《北京、昆明、乌鲁木齐、广州:变化中的反华“圣战”者形势图》,作者为该基金会研究员雅各布·泽恩。

[6] 《英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增长率约为白人的15倍》,新华网,2001922日。

[7] 《美媒称塔利班中涌现越来越多欧美人面孔》,《环球时报》,20091019日。

[8] 《叙利亚战事殃及欧洲稳定》,《人民日报》,2014426日,第11版。

[9] 《欧盟协商如何武装库尔德》,《环球时报》,2014815日,第2版。

[10] fatwa,法特瓦,基于伊斯兰教教义对重大问题的阐释和裁决。

[11] 英国《每日电讯报》20144月以来对此有连续较详细报道。链接:

http://www.telegraph.co.uk/education/educationnews/10767195/July-7-anti-terror-chief-to-oversee-Muslim-schools-infiltration-claims.html

个人简介
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兼职客座教授
每日关注 更多
梅新育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