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为何7成不成功?

吴东华 原创 | 2014-09-02 23:5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焦点关注

    企业发展到行业前5之后,基本上就认为遇到发展瓶颈,尤其是行业龙头们,认为本行业发展市场就那么大,已经没有多大的机会了不如多元化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许多企业家的写照,但是这些多元化的企业家,7成都不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企业家做到行业第一或领先后,就觉得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款且手头资金充足,而且又有知名度了,自以为凭借企业、企业家知名度和重金在握,有啥不能成功的?想当年白手起家,现在进行多元化的基础比原来好多了,结果盲目上马,7成不成功,下面例证。

1、哇哈哈宗庆后饮料成功后,9次多元化均失败,第九次就是去年底150亿元砸向白酒。一方面现在白酒业大多数业绩坍塌,另一方面,国家也许规定没有长期经营白酒年份的、规模太小的,或许没资格经营基酒,也就是宗庆后所言的酱香酒。哇哈哈显然是没有这种条件。另外,将来人均收入上升,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什么?毕竟是烈性酒容易伤肝脏,像长江以南吃白酒的总人数将越来越少了,即使是长江以北,由于冬天天气太冷,将来饮白酒的总人数也会因健康意识而下降。

2、 郭台铭在代工的基础上进行四次转型多元化,比如万马奔腾失败了,等等。

3、王健林依靠大连万达足球提高知名度,虽然通过过去的开发商业地产模式,曾经冲刺到首富,今年已经是中国首富第4位了。但是,过去的开发商业模式留下后遗症,由于自持电影院、酒店、百货,这些产业都是房地产,会因房地产价格下降而全部被拖下水,那么就会导致王健林财富大量缩水。笔者曾经说过,将来首富一夜变成首负也不是不可能。很明显,放进口袋里的钱有可能被掏出来。问题是,后来投资的美国第二大院线、国际10大超五星级酒店、国内10大文化度假旗舰中心,也未必能够成功。现在为了救万达百货,与腾讯、百度抱团进军电商,与阿里巴巴对抗。笔者认为,正面对抗是无效的,只有非常规出牌,才能够成功,但是,凭王健林的意识,是琢磨不出来的。王石琢磨笔者的盖房不卖房才能取得转型成功,到现在还在寺庙里面没有琢磨出来。

4、朱新礼在百分百果汁、中高浓度果汁上的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但是,通过多元化发展,在低浓度果汁市场却是溃不成军,导致今年上半年利润下降82%

5、上世纪八十年代,安徽荣事达洗衣机做到行业第一时,看见同城的美菱冰箱眼红,兜中有钱,想钱生钱。但是,荣事达自己没有冰箱技术,于是找到美国家电业排行第三的美泰克,对方出技术,荣事达提供厂房、资金,结果就上马了。由于引进的流水线折旧需要年销80万台才能保本,结果年销售只有20万台,亏了。这时,全国洗衣机引进技术更新了,荣事达由于资金投入冰箱冻结,结果在洗衣机上败下阵来,合肥市政府强行安排陈容珍(音)退休。后来美菱冰箱发展到全国行业第一时,合肥市政府说美菱冰箱老总张巨声(音)是能人,要把合肥一些五金厂、拉链厂、纸板箱厂、塑料厂等交给张巨声打理,张巨声认为这些都是小儿科,结果后来全部失败,合肥市政府安排张巨声退休。

6、近日,笔者一位朋友服务的一家单位,经营数十家企业的制造、定制、销售,这些企业群基本上可以归类为人出门的五行,比如衣服、鞋子、箱包、眼镜、饰品。实际上,这是很深的产业集群了,五行并非是并列,衣服是人的主要穿着的核心,而且是受到国际潮流、流行色决定的。而箱包基本上是耐用品,而非快时尚产品。大多数人的饰品、鞋子、眼镜基本上可以起着作用和装饰的效果,可以归结为时尚,但是,并非是“快”时尚。一个操艺术策划从来没有服装方面的直接经验,也没有研究经历,想通过一些并非服装方面的艺术家画上各种图案,就想要以中等价位卖这些产品。比如一件定制衣服可以卖到1000元到5000元,显然,这样的模式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品牌没有知名度,而且设计也没有引发尖叫,谁会来批发呢?艺术家的粉丝仅仅喜欢艺术家的强项而非一切,比如一个画家的粉丝喜欢画家的画作,但是,并不代表人口该画家的唱歌、误导、乐器演奏、唱戏等等。笔者多次认为会失败,成功概率最多只有三成,实际上,就是宣判失败了。大家先想想看,一件衣服定制两三千元,没有品牌知名度,也没有亮丽的离经叛道的造型,消费者凭什么买它呢?全球各国的艺术家粉丝的文化审美也不一样,凭什么能够追捧艺术家的另类产品?艺术家、艺术策划都没有研究过服装,也没有经营服装的直接经验,要想成功是难于上青天。笔者虽然给予破题战略方向的词语,但是,这是笔者的研究辛苦的专利,没有支付辛苦费是不可能直接告诉词语的解释的,词语的唯一一种能够成功的解释,是笔者赋予独特的意境,按照常理是难以解释的,或者说是代号。笔者指导一家企业需要税后10万元,那么,这么多的企业群又该如何支付得起巨大的服务费呢?就是对折的对折也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可是没有报酬又怎么能够获得自信心爆棚的成功战略呢?即使按一个行业税后10万元,也要50万元。

7、上海复星集团想要做中国的巴菲特,笔者看过复星的海外一系列并购、投资,基本上是对一半次数、错一半次数,抵消后,意义不大。而且所谓的中国动力嫁接海外价值,实际上这是一个低端粗放型的海外并购,因为笔者看不到复星对收购的企业进行包装、整合、提升的能力,基本上就是买鸡下蛋的操作思路。类似的企业比较多,比如雀巢、华润等等,他们成为总资产庞大的企业,底下的子孙企业太多,没有理顺子孙企业的各种资源。

8、近日,中航工业集团想投资1000亿元至12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打造56个航空迪士尼主题公园,想通过赚钱补贴飞机发动机的研发资金。想法很好,但是,经验主题公园毕竟不同于航空制造,中航董事长林左鸣还是意识到这一差异性。怎么办?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到真正运营经验的企业和人才的参与。笔者认为,由于现在百货商厦、购物中心业绩大多数衰退,现在通过水族馆的设立、室内滑雪溜冰场的设立,拉动小孩的消费,进一步拉动家庭消费。同样,中航就想走类似的道路。笔者早就说过,将来全国娱乐主题公园越来越多,比如美泰克、迪士尼、梦工厂、乐高、华侨城、海洋馆、海洋公园、阿凡提主题公园等等。近日其中就有一家获得好莱坞一家公司授权在中国投资的中方伙伴,想通过笔者的指导获得发展空间,笔者建议创新才是出路。笔者认为,企业多元化成功第一是看有没有挖到对口研究的专家,经常提供创新战略,第二是看有没有可能挖到本行业的多年管理亲历者,能够提供一些重要的东西,如果该行业饱和过剩,这些人手也未必有效。笔者认为,总体来看,在产能过剩时代里面,研究型企业能够经常创新企业的营销战略、发展战略,而让企业逐步脱颖而出。如果即没有直接的从业经验,也没有直接的从业研究经历,那么,基本上就是失败。很明显,一个企业战略专家,需要告诉邀请者,能够找到对方的,基本上是研究创新型人才,这才是关键的举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企业转型7成不成功,主要是企业没有用到这方面研究对口人才。如果能够顾及到这些,就能够成功。在产能过剩时代,直接从业的高管,基本上是复制经验,这是进一步制造产能过剩的主要推动者,加上多年来,沿海城市的地方政府官员被调到内地担任官员,就是进行复制拷贝沿海产业作法,这不是创新,结果导致产能过剩了。王健林就喜欢通过高价挖竞争对手的高层管理人员,结果,没有一样是成功的。很明显,在产能过剩时代,对口研究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人才,他们的加盟带来的不是复制,而是创新,而是出奇制胜、非常规出牌,这才是企业能够胜出的撒手锏。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服装战略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战略文章百度可搜《男服装品牌领舞全球只需六大战略》、《中国设计师作品如何撬动全球》、《中国服装成世界品牌须破4大情结》、《家族企业二代接班市值为何缩水60%?》。吴东华已经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国际、法国国立高等应用艺术学院、巴黎奥利维尔时尚设计学院、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吴东华经济诊所】可以指导省市经济、企业、服装设计、销售、品牌脱困,同时欢迎困境企业邀请加盟,指导其打造成国际品牌、国际名牌。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写于201492

个人简介
吴东华,中国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BWCHINESE美国>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国际经济研究员。经济论文被英美香港等海内外一百多家报刊杂志等各类媒体发表、引用和深度报道. 研究…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