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土地改革”的畅想

韩和元 原创 | 2014-09-25 14:58 | 收藏 | 投票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召开,市场对土地改革新政推出预期增强,此前机构预计近,关于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试点区域范围将在去年底的28个地区的基础上扩大,同时,在土地(林地)入市及证券化、土地经营权抵押、农村宅基地市场化交易政策等几个方面将有实质性突破,而农垦企业有望在土改政策推出后,率先进行尝试。今天在这里我也想表达下我对“土地改革”的独特畅想。


特定于中国,如果要谈国内市场的建立,这必然就涉及到农民和土地政策的问题,我们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必须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的改革,从平权的角度出发,我们并不赞同给予农民土地的永佃权,我们认为可考虑的政策是,将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平权化,所给予的年限亦为70年为限。


而同时我们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实的实际需要,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对待某些民粹主义者的担忧,那就是在社会保障体现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农民破产而对社会可能带来的破坏,我们也并不认为上述的土地应该免费划转到农民名下。


我们的建议是将全国18亿亩可耕地、宅基地和其他不可耕地在现有承包制的基础上,以农民自愿认购的形式向政府购买,只有该承包人自动放弃对该土地的所有权后,政府方有权就该地块向社会公开招标拍卖。而因为全国各地所存在的地租级差差异,我们不认为购买价可实施全国统一价,我们认为农民所购地价以第三方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土地实际生产率水平予以确定。


经匡算(将各地耕地面积、宅基地面积统计出来,再按照2009年的征地标准计算),中国当前土地存量资产高达33万亿这一数值。我们以市价对折的方式匡算,政府可从土地私有中得到15万亿左右的现金收入。


当然对于当前中国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建议是,一方面政府可对农民实施分期付款制度,农民在交付占总额30%的首付后,余下部分可以10年期分期支付。在这方面中国政府更可借鉴,企业MBO时,企业为员工提供融资的方法,而独立开设一家政策性银行,该银行成立的目的就是旨在于给那些差钱的农民提供地贷融资。


考虑到城乡的差异的实际情况,对于所集合到的这笔庞大的资金,我们的建议是:


一、其中的70%即10万亿,单独划开,成立一只单独的,有别于城市标准的,目的旨在于覆盖农村居民,符合于农村居民实际情况的涵盖养老和医疗及教育的初级社会保障基金。


二、政府应将其剩余的5万亿中的2万亿成立数家农业产业化基金,扩大对农村农业的基础措施的建设,和产业扶持,旨在于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注入,从而将中国的农业真正意义的打造成为现代意义的农业工业。


三、另将2.5万亿划入城市增容基金,为可能的大量农民进入城市而必然加剧的城市廉价住房提供保障。


四、余下的0.5万亿,则划入新农村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其中的0.3万亿作为对大量低端农民工技能的培训专项基金。该基金的使命就在于,对大量需要从农村向城市及纯粹的传统农业从业者向现代农业从业者转移的农民,提供基本的技能的培养,为现代工业(包括产业化的农业本身)提供合格的劳动力,为进一步提供生产率而服务;同时,余下的0.1万亿则作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可借鉴当前政府对师范生培养模式,凡是愿意在今后回到农业农村岗位去的大学生签定合同,予以免费培养。


同时加大与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以色列、法国和美国等农业产业发达国家的农业方向的教育合作,为中国的农业的产业化提供,包括农业科学(包括节水、基因等)、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合格的领导性人才。另外的资金则成为包括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项科研的扶持资金。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韩和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