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万亿新增贷款都去哪儿了?

谭浩俊 原创 | 2015-01-19 09:37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的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2014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又是一个10万亿,这也是继2009年的10万亿后,6年内的第二个10万亿,其他几年新增贷款规模一般都在7万多亿和8万多亿。那么,天量投放的贷款,到底都去了哪儿呢?有没有对经济稳定和增长产生有力的支撑作用呢?为什么从去年下半年起,经济又进入下行通道呢?

 

众所周知,在经济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从去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是一直没有改变的。但是,新增贷款规模仍达到了近10万亿,确实令人有点难以理解。其中,几次的定向降准可能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之一。但是,显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注意到,在9.78万亿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达到了6.06万亿,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2%。也就是说,新增贷款大多数进入了投资领域。需要弄清楚的是,在这些新增的中长期贷款中,生产性贷款比重有多高,又有多少是非生产性贷款。

 

事实也是如此,中长期贷款能否对经济稳定和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能否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生产性投资,特别是装备制造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即便不是生产性投资,也必须与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密切。否则,就难以对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有效作用。

 

应当说,基建投资无疑是去年信贷支持的重点。而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准了一大批以铁路、民用机场为核心的基建项目,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无疑是非常强烈的,也会有效增加信贷资金的投放。更重要的,很多项目都是刚刚批准,未来几年对资金的需求量会更大,要求也会更高。这也意味着,未来信贷资金的结构仍有可能是以中长期贷款为主。

 

我们说,在经济需要的时候集中审批一些投资项目,增加一些中长期贷款,是可以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但是,如果过度信赖基建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过度增加中长期贷款,对经济运行、经济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因为,这就预示着,所有的投资项目,可能仍然主要依靠政府和国有投资,而没有能够调动社会资本的作用,没有把社会资本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投资的效率就难以提高,投资对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而从近两年来投资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资本的跟进显然是不太乐观的,也是存在许多问题的。特别是特遣等基建投资,仍然是国有唱主角。相反,社会资本则在四处寻找投资,寻找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久而久之,社会资本的投资冲动也就越来越弱,投资热情也越来越低。为什么很多领域出台了对社会资本开放的政策,社会资本仍然在等待观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投资的内在动力不强,对国有资本的顾虑太多。

 

要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效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增加中长期投资,就必须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作用,减轻新增贷款的压力。即便要新增贷款,也应当是社会投资者承担,而不是政府和国有企业。

 

同时要看到,在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只有38%,这也意味着,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通信地址贵的问题仍没有明显改观。因为,在3万多亿新增贷款中,大型企业仍然是主体,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在通过短期贷款维持正常运转。那么,实体经济要想早日走进复苏通道,难度就相当大。而且,在短期贷款当中,承兑汇票等票据融资占了多大的比重,也是衡量企业贷款成本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银行在向企业发放贷款过程中,需要企业缴纳多少贷款保证金,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也非常大。

 

必须注意,在新增贷款达到10万亿天量的大背景下,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也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非常大的现象。所以,在公布相关数据的同时,是否应当好好地分析一些这些数据的内在结构,分析一下这些数据存在哪些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也是非常必要的。不然的话,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信贷资源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一边货币超发、一边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就永远无法得到化解。货币超发留下的通货膨胀隐患,也就可能会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10万亿新增贷款都去哪儿了,为什么经济仍出现下行现象,为什么企业仍面临资金紧张的矛盾,需要管理层进行回答。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