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讲:面对新常态(2015年1月1日)

  2015正和岛新年论坛(昆明)暨新年家宴在云南昆明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做了主题演讲“面对新常态” :  

  新常态是一个现在最热门的词,特别是最近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政领导对新常态的内容、党和政府所提出的方针和如何引领新常态做了阐述。主流报刊发表了不少阐述文章,但是我总觉得这个问题还值得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我想讲四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旧常态已经不能延续,不再存在,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客观事实。旧常态是我们改革开放以后30来年。曾经长时期的保持着的一种经济发展态势。这个经济发展的态势大致上可以这样来概括:高投资、高增长,也就是说在海量资源投入支撑之下实现的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这在世界范围内当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对于我们这样拥有这么多人口、这么大面积的长期的处在停滞落后状况下大概有一两百年的国家来说应该说是一种奇迹。

  这种旧的常态,到了本世纪的初期,就开始出现了颓相。到了2010年第三季度以后,增长速度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下了,特别是到最近三年,增长速度已经到了7%-8%的水平,从10%以上的增长率下到了7%的水平。这期间也不断的采取了一些刺激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从去年到今年就变得非常的明显,这种旧的招数越来越不灵。它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效越来越短。如果说2009年的40000亿投资和贷款,使经济增长保持了两年多的8%以上的增长率。

  今年第二季度的刺激的力度并不很差,但是比第一季度的增长只拉升了0.1个百分点。到第三季度又落到7.3%。10月11月,发改委批出去的项目达到1万亿左右。当然,是不是有那么多钱,能够实际的投入?可能没有那么多。可是在增长率上却没有见响动。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增长的速度下降了,它是由于一些客观的、决定性的因素所决定的,不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的。

  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在于支持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或者叫动力,发生了变化。过去的旧常态驱动经济高速度的增长动力,是些什么动力呢?

  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外三个,一个是劳动力投入、一个是资本的投入,再一个是生产率的提高。在旧常态下,这三个动力是非常有力量的。在劳动力,就是中国社科院蔡昉教授说的,人口红利,我们拿到了很大的人口红利,另外一个就是改革的红利:改革开放使生产率提高,这一方面表现为改革使得我们城乡市场打通,所以原来低效利用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就能够流入城市得到了比较高效率的利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开放使得我们能够在我们本国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的情况之下,用简单引进外国设备和学习外国的技术的办法,使中国加工制造业的一般技术水平提高到了和发达国家相似的水平上。使得生产率提高了。

  还有第三个因素,就是投资。这个是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是采取的老办法。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动员了一些新的资源,能够进入我们的经济活动中,所以投资的规模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前不能比拟的。比如说土地,土地从一种不能流动的一个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之中,带来的资源的总量至少是几十万亿的规模。所以我们就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用海量的投资去支撑高增长。当然了,还有一种老的办法就是发钞票,由政府主导的经营投资。

  经济增长这些基本的驱动力量到本世纪初期都发生了变化,蔡昉教授在2006年就提出,刘易斯拐点即将出现,人口红利正在缩减甚至消失。开放带来的效率提高,由于这个结构变化的过程进入后期,也因为中国的一般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接近,要靠简单的学习外国技术、引进外国设备的办法,大幅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就很小了。还有一个是支持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海量投资搞了这么多年以后,在各方面造成的后遗症就积累得越来越多了。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国家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务积累,使得我们的负债率杠杆变得很高。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率太高了以后,就会发生某些环节上资金链的中断。这有很大的危险。因为现在包括政府资产负债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在内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中债务总额达到GDP的250%左右。在这么高的杠杆率的情况下,某些环节必然会出现偿债困难和“跑路”现象。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连锁反应,偿债困难扩散开来,就会造成整个经济系统的危机。世界上发生过很多次系统性的危机,像日本1990年出现的系统性危机,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必须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此不能再用海量投资去支持高速度增长了。

  总之因为驱动要素发生了变化,旧常态不能继续了。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不管你有多么强烈的愿望都不可能让它继续下去了。

  第二点意见,就是要加深对新常态的认识。从去年到今年,党政领导一再说过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特别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主流传媒上发表的阐释文章也很多,但是我总觉得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研究得很深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新常态的特征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节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总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新常态的内容和特征做了这样一个定义。就是从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四个方面。

  在我看来,以上四方面的特征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的方面:一个是经济的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也许未来还会继续向中速变化)。另外一个方面,后面三点都可以包容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是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

  我们如果仔细地观察这两个转向,可以发现两个转向的进度状况是有区别的。前一个增长速度转向已经是一个实现了的事实。后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说得最好的,也只是已经进入了这个转向,说得不好也许还只是我们的愿望。于是问题就来了:我们的着力点在哪里呢?我认为,我们的着力点应当是在承认增长速度下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趋势的同时,争取这种不管是中高速、还是中速的增长速度,是由比较高的必须高的生产率支撑的。如果是陷入了低效率的中速增长或更低速度的增长,各种过去被高速增长所掩盖的经济社会矛盾都会暴露出来,我们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总之,低效率的中速增长是我们所不希望见到的一个发展态势,我们希望见到的一种常态,合乎我们愿望的常态,是一种比较高效率支撑的中高速增长或中速的增长。而这一点是要我们做出努力去争取才能实现的,而不是说我们无所作为就可能出现的,前一个转变是已经摆在那里的,我们只能承认,只能适应。第二个转变则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实现。

  第三点意见,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体制,才能实现第二个转变。

  必须实现从粗放型发展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变,不是一个现在才提出的新问题,这个问题少说已经提了将近20年了,多说这是刚开始改革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实现。为什么没有实现?原因是体制没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很难实现。从改革开放开始时期的198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务院提出的经济建设十大方针就明确指出,十大方针都是环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提出的。

  到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国家计委就提出来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增长。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党中央讨论“九五计划建议”和后来人民代表大会讨论“九五计划”的时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提法,是苏联人在60年代就提出的,不过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天经地义,不可改变,以致一直到苏联崩溃都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总结了苏联的教训,提出要实现两个基本转变,一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第二是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到商品经济,而且明确第二个根本转变是第一个根本转变的基础。

  “九五计划”因为在十四届三中全会“50条决定”指引下市场取向改革进展比较好,所以“九五计划”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十五计划”期间情况发生了逆转。“十五计划”期间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变得越来越大,所以经济增长方式就变得越来越不好,用海量投资建设“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到了2005年制定“十一五”的时候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所以“十一五”的制定过程中发生了一场很大的争论,就是继续用政府主导的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还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争论的结果,后一种意见还是占了上风。所以“十一五规划”规定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为此还规定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来开会的时候我本想把我总结的“十一五”制定过程中的大争论的一本书,叫《中国增长模式的抉择》送给各位,可是在昆明的书店买不到,很遗憾,只好以后再说了。

  “十一五”制定得很好,但是用一位在2010年为“十二五”预研究提供意见的美国经济学家的话来说,“你们制订了一个很好的十一五规划,但是我看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种很不理想的状态使中共中央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就是2010年提出了口号叫“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

  上面讲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命运攸关的,可是能不能够实现这个转变,取决于改革,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够通过改革把现有的体制把它改造成为一个有利于创业和创新的体制。这个体制是一个什么样的体制呢?在我看来,它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的能够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只有我们实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的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和路线蓝图,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够确立我们所期望的那种新常态。

  最后一点,对我们企业家怎样面对新常态提出一点意见。为了确立我们所期望的新常态,或者说有较高效率支撑的中高速或中速增长。我们作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当然应该尽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也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作为我们社会的中坚力量和大家一起,包括我们有改革思想的官员们一起,来推进这个伟大的事业,使它取得应有的进展!

  首先是需要确立一个思想,就是那种靠政府放水、靠海量投资、靠野蛮式的增长赚“快钱”这种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还是有一些人老想回到过去的日子。我最近不管在北京,还是在云南,往往碰到一些人似乎总是希望重现过去的“幸福日子”。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央行[微博]什么时候会放水?”或者说“一带一路”的“三大战略”,会给我们些什么项目?当然国家的政策应当随着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做得更加的理性和有效,但是在政府主导下靠政府放水让企业成长壮大的这种日子,我们不应希望它重新到来,因为它造成的问题太多了。

  关于对总体形势的判断,我觉得去年党中央说的三句话还是值得我们认真的考虑和领会,这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镇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所谓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就是指经济增长进入了降速时期,经济结构调整是要把过去的发展方式它造成的结构缺陷纠正过来。这个调整是有痛苦的。对此必须有思想上、行动上的充分准备。我同意周其仁教授在前些时候的一个讲话中提出的,要开辟经济结构新局面要投资,必须要有有效率的、有增长潜力的投资。这是很对的。但是我们过去有大量的无效的投资,你不去压缩这部分投资就不可能生出来新的资源去做有效的投资。为了有缩有赢,那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资本市场。过去我们的资本市场功能定位有很大的毛病。人们常常说资本市场的功能就是帮助企业融资。这种提法是不对的,或者说,是“差之毫厘,远之千里”的!资本市场的功能是帮助那些好的企业融资,与此同时,还要剥夺那些坏企业浪费社会资本的能力。这里有一个资本从低效和无效的企业流向有效和高效的问题,而这个结构的转换是很痛苦的事情。

  “三期叠加”,还有第三个“期”,叫做过往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要消化什么呢?其实这个话虽然说得比较婉转,但是它的指向还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要消化刺激政策所造成的大量债务,或者说,治疗这种政策的后遗症。这个大量的积累债务是我国为效率低下的高速增长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现在我们正在吃这份苦果。所以希望政府再度的大量放水,我认为不但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希望,而且也是不利于我们国家和我们每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的。所以我们应该从提高自己企业竞争力找出路,做企业家应该做的事情。这不外是学会发现和抓住商机,不外是善于发现人才和让人才发挥作用,不外是咬定创新不放松,不外是努力学习适应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上新的贸易和投资规则革新。我自己不是做企业的,但我相信,我们在座的企业家都有这个能力去做好自己的企业。

  我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们的企业家要帮助和督促政府建立能够让企业家大显身手的舞台、平台。这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好的体制。建设好的体制,实现制度的变革离不开政府起主导作用,但是我们的企业家和我们这些教书的、做研究的人并不是看客。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有责任推进这个体制向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体制转化。

  现在的部分中国市场,应该说是激流涌动的、生机勃勃。但这并不是全部。最近我们接触到的一些事情说明,没有一个好的体制,我们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才能是无法充分发挥出来的。

  前两天我到本地一个企业,这个公司是一个混合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他们碰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公司不是按照公司法运行的。现行体制,国有资产的主管部门管人、管事、管资产,所以高层经理人的任免和薪酬,都不是按照《公司法》,由董事会决定,而是由国有股东决定的,不管它是100%的股东还是控股股东、参股股东。这样,非国有股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而且是,所有者和经营者貌似分开了,实际上没有分开,这使经营者的才能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怎么办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国有资产管理的办法要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实现这项改革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今天在参会路上一位做网上医疗保健的朋友就跟我讲,他们这个行业,其实是牵涉一个问题就是医疗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但是,当前医疗改革是改革的一个大难题。所以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参与和推进医疗等改革走上正轨,使其能够实现改革,才能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我们需要的新常态的确立。关于医疗改革的具体问题,周其仁教授写了一本非常好的书,值得关心这个问题的朋友一读。谢谢大家!

——演讲结束

 

解读经济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一词现在颇受关注,其背后隐含着宏观经济调控思路的变化。多数人已接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换挡,但对于减速后的经济“新常态”却有不同的看法。

  增长减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增长减速的担忧主要是就业,当年追求“保8%”的目标也并非增长目标,而是就业目标。经济增长减速的过程中包含着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一、二产业的占比下降了,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升了,而第三产业的就业函数比第一、二产业大约高出一倍以上,即第一、二产业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机会仅为第三产业创造就业的50%左右。由此推算,如果经济增长减速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占比上升,就业市场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经济“新常态”可以有多重解读,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三个新变量:1. 经济证券化;2. 货币国际化;3. 农村产业化。这三大趋势将与国民经济的减速换挡同步,为宏观经济稳定“保驾护航”。

  国民经济的证券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率超过60%的时候,证券化率会接近甚至超过1:1。过去几年沪综指在2000点的水平线上盘整,总市值仅23 万亿~24 万亿元,同期国内生产总值50 多万亿元,证券化率不到50%。今年股市暴涨,沪综指突破了3000点,总市值超过32万亿元,证券化率也不过60%左右。若按照经济增长翻一番的目标,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证券化率1∶1就意味着股票市场的总市值也应超过100万亿元。所以我说“慢牛跑三年,沪指看四千”。最近股市的慢牛变“疯牛”了,也许沪指4000 点会是一个保守的目标。可想而知,股市繁荣将促进消费,提振信心,驱动产业创新。

  货币国际化的趋势更重要,自从2009 年试点人民币跨境业务以来,人民币互换总额已接近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30%,达到近6 万亿元。由此推算,未来5 年人民币跨境业务量将超过10 万亿元。中国经济已在出口“中国制造”的同时出口“中国信用”,相比之下,“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下降,“中国信用”的优势在增长。中国的离岸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年上升,目前已排名全球第七位,再努力一下,人民币上升为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的目标或将在2020 年实现。离岸人民币总额预计将达到20 万亿元,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可以化虚为实,若以国内生产总值100万亿元为基数,用20万亿元的“中国信用”换取20万亿元的实体财富,相当于直接贡献20%的经济增长份额,增长减速20%又何妨?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必然要解决农村问题,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可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城市化。中国经济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时至今日,笔者认为传统农业也会迎来进一步的改革。第一步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从此不再有城乡户口之分;第二步将是撤“乡”并“镇”,结束一乡一镇的农村行政体制;第三步是农村产业化,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中的结果必然是现代化的大农业,逐步将农业人口下降到15%左右。

  经济增长的减速换挡是一个产业优化的过程,今天我们将接受7%的经济增速,明天还将面对6%的经济增速,8%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将永远成为历史。所以“新常态”的“新”字应理解为“心”,如古人云:“心放平,路乃平。”

专家、 名人、企业家等订制出书

  我们致力于为社会名流提供专业性、个性化、定制化图书写作、出版服务。我们跨界整合,优势互补,采取灵活的图书项目制,满足您的出书需求,打造精品图书,并通过图书把您、您的项目以及公司进行整体打包宣传、推广,提升您的价值、权威、品牌和影响力。

   您想出书,但不懂出版,业务繁忙,没时间写书,也没必要码字赚钱;您想出书,但不知道怎么完成一部作品,请个抢手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又高,且有很大不确定性;您想出书,但推掉工作集中大量时间写书,最后出版社有可能提出各种条件和要求,如要求您自费、赞助等等,甚至直接被无情毙掉;您想出书,但您的作品出版了,发现沟通花了您大量时间,写作投入太多的精力,得不偿失……所有的这一切问题和顾虑,我们替您完美解决。
 

作家策划:

  1、我们的团队正在为二十位以上的畅销书作家做经纪和策划服务,我们的经验和创意获得一致赞赏。

  于丹\曾子航\安妮宝贝\钱文忠\倪萍\阎崇年\麦家\白落梅\延参法师\张小娴\张小砚\胡赳赳\蒋方舟\陈彤\叶倾城\池莉\方方\周国平\叶兆言\邓一光\阿城\七堇年\蒙曼等。

  2、对于市场潜力较大的作家,以品牌和创意力量,与作者达成经纪约,给予系统包装和全面策划。我们成功打造的新畅销书作家有:白落梅、延参法师、庄雅婷、扎西拉姆·多多、郝娜、姚敏等。

作品策划

  社科类:

   1、我们的团队近三年来,已经完成的畅销书多达三十多部,其中发货20万册以上的项目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于丹趣品人生》、《且以永日》、《不负如来不负卿》、《绳命》、《浮云》、《那些有伤的年轻人》、《色眼再识人》、《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系列、《石述思说中国》、《二把手》、《竹马青梅》、《狠狠爱自己》等。

  2、我们成功服务的畅销书作家有:于丹、茅于轼、艾米、钱文忠、周国平、乐嘉、曾子航等。

  经管类:

  《成功自我管理的29个工具》、《与顾客交往的69个禁忌》、《做节约型员工》、《销售高手的心理诡计》、《从平凡到卓越》、《商品促销一本全》、《营销策划方案写作实务》、《丰田模式》、《晋商翘楚:乔致庸用人、经商、处世之道》、《店长实战手册》、《做内心强大的自己》、《调酒师手册(附盘)》、《咖啡师手册》、《学习型组织创建指南》、《李嘉诚传》、《马云传》……

拥有的资源:

  我们是强强联合的团队,拥有多年财经类图书策划出版经验,熟悉了解企业、培训、咨询行业,我们在图书出版各个环节都有无可匹敌的优势,有长期的出版经验和成熟的资源,有丰富、专业的财经类和社科类图书策划、写作能手,能为您提供有效出版建议和高质量的作品。我们会把图书出版、推广与作者的推广同时进行互动,会对图书进行互联网营销宣传。

  ★目前,已经与国内400多家平面媒体、20多家网络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整合出版、影视、传媒等上下游资源,介入电影、电视剧、微电影、电视节目、活动策划、艺人经纪等业务,是复合型文化传媒公司。

  ★拥有成熟的渠道推广方案,能根据不同的产品属性、不同的渠道结构、不同的读者群定位,分别设计各具特色的渠道推广方案;

  ★公关能力较强,既能适时引爆话题,具备广泛的社会关系,能完成高附加值的项目推广;

  ★渠道支持:当当网、卓越网、京东商城等网店、机场书店及全国新华书店和图书批发市场;

  ★战略支持:北京大学民营企业研究会、中国企业杂志、价值中国网、北发网……

我们提供的服务:

  订制出版:为名人、专家、企业订制出版图书;

  企业内刊和宣传:为企业订制企业内刊,内宣和外宣。

  拍微电影:为企业拍微电影;

  选题策划:定位、书名、体例、风格、定价;

  图书组稿与出版:资料整理、书稿撰写、封面、宣传文案、印刷规格、定价策略、印刷流程控制、图书上市、纸质媒体推广、网络推广……

  作品署名:在即将出版的作品中选个中意的作品署名;

  委托创作:如果您想出书,却又没有时间或精力写作,我们能为您提供专业化的写作服务,挖掘您的潜在价值,提炼您的思想,为您打造作品。作品完成后,署名权还归您所有。

  量身打造:根据您的资料、课件、视频和音频文件,以及对您的采访、您的出版要求等,为您量身开发选题和写作书稿,通过创作和出版,打造、提升您的品牌和影响力。

  代笔服务:竞职演讲、礼仪致辞、经验交流、事迹材料、讲话发言、工作汇报、计划总结、调研述职、理论研讨、学习专题、企划方案、软文广告、制度章程、简历申请、合同诉状、贺词悼词、电视脚本、商业报告、情况反映、申报材料、书信检讨、新闻报道、其他文体……

  共同开展合作:图书出版后可以可以共同开展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发布会、企业内训、公开课、总裁班、商业论坛等。

  其它服务:提供回忆录、自传、个人文集、纪念文集、家谱族谱等个人出版服务,为学校等机构提供学生文集、学校文集、同仁文集、单位纪念文集等综合出版服务。

招募合伙人:
 
为了相互盘活、整合人脉资源,产生和创造价值。采用众筹的方式征集合伙人,并给以下基本回报:
合伙人都将成为联合出品人,在书中推介你们,获赠共同运作的图书五本;
加入合伙人圈子,和其名人专家、成功人士一起成长。这个圈子将是一个长期固定的圈子,会有VIP专属QQ群、微信群、公众号。
合伙人将优先参与一些运作中和将要启动的项目,免费享用一些资源。
这是最基本的回馈,希望能给大家更超值的回报,希望能进行资源共享、整合和跨界合作,一起做点事甚至孵化一些项目。

我们的目标:成为时代最强的畅销产品策划机构。


  北京原创工场

  合作咨询:范先生       

  手机(微信):13611109723    

  合作咨询QQ:395456259



 

个人简介
致力于为培训师提供专业性、个性化、定制化图书写作、出版服务,通过图书整体提升您的价值、品牌和影响力。 理念:1.培训师写书专家和出书顾问;2.跟内容死磕,做到极致;3.与最好的专家合作,做最好的书,只在最好的出版社出版…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