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竞争模式优势与风险并存

谭浩俊 原创 | 2015-10-10 15:40 | 收藏 | 投票

据媒体报道,印尼国有企业部长莉妮1日晚在雅加达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方案是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目前唯一的选择,国企部已成立专门小组与中方对项目合同的细节进行商谈,并有望于本月底签署协议。

这也意味着,这条在中日两国之间争得不亦乐乎的高铁项目,最终以中方胜出告一段落。而支撑中国取胜的主要砝码,就是不占用印尼国家预算和无需政府提供担保的融资方案。也正是因为在融资方面给了印尼方面最大的支持,不仅坚定了印尼政府修建这条高速铁路的信心,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把这条铁路的中标权交给中方,且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政见者的质疑和批评。毕竟,修建高速铁路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象征,如果能够在不增加政府负担的情况下把高速铁路建成,自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曾几何时,日本的“新干线”犹如天外来客,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所有来到日本的外国人,都把有没有乘坐“新干线”作为有没有到过日本的标志。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在1978年访问日本乘坐了“新干线”后感叹,“像风一样快,新干线推着人们跑,我们现在很需要跑。”

很显然,邓小平的“很需要跑”,不仅“跑”出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也“跑”出了中国的“新干线”,不仅“跑”出了“新干线”,而且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在技术、管理、建设等方面赶上了日本、德国、荷兰、法国等先进国家,并不断地展现出自己的优势。

很显然,从此次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的竞争结果来看,国际高铁市场不仅正在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竞争热潮,而且,竞争焦点也从技术层面转向了融资、服务等综合层面,且必须能够给政府修建高速铁路更强的信心。如果竞争方再仅仅满足于技术方面的优势,那将很难在高铁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动,甚至会被排除在竞争行列之外。

事实也是如此,无论是日本、德国、法国等传统优势国家,还是中国等后来居上者,在技术方面,都应当说没有多大差距了。而且,中国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有不少后发优势。真正的竞争,已转向融资、服务等其他方面,转向建设成本和建设工期。很显然,中国在这方面的优势可能比其他国家要强,中国愿意提供的服务也会比其他国家强。而雅万项目的竞争成功,会让中国更加信心百倍,更加增强抢占国际市场的决心。

这样的信心和决心,除了中国在高铁的技术方面已经没有劣势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没有多少能够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资源,高铁应当是能够拿得出手的为数不多的项目之一,也可以说是最能够吸人眼球的项目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政府也会竭尽全力地支持高铁项目走向世界,抢占国际市场,增强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话语权。自然,也就不会在竞争中过度与日本等国在技术上死拼,而会充分利用其他方面的优势,并在其他方面谋求新的突破。实践证明,在融资模式上给所在国政府支持,是眼下最容易得到认可的方式之一。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最容易被重视的问题。印尼能够放弃日本而选择中国,当然是对融资模式的看重。

现在的问题是,以融资模式来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当然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资本战胜技术的手段。但是,如何防范风险,如何不让融资成为今后政府及其企业的负担,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因为,中国企业在类似的竞争中,也遇到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出现过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要知道,高铁项目一般都投资额极大,回收周期极长,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公益工程。也就是说,企业给这些项目垫资,是需要很大的代价的。对于中国中车公司来说,就眼前的实力,为雅万高铁项目融资提供帮助,应当没有多大问题。关键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如果多数项目都要以这样的方式竞争,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风险也会越来越多,最终成为第二个铁路总公司。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雅万高铁项目的花落中国,包括日本公司在内的其他国家的企业,在今后的高铁项目竞争中,也极有可能选择更多的竞争模式,也会在融资方式别出心裁,这无疑也会给中国公司带来新的压力。而在新的压力下,中国公司会不会在融资等方面放得更开、门槛降得更低,也很难说。如果这样,风险也就更大了。要知道,中国企业在不讲成本方面,往往会不顾一切的,这也是最令人担心的地方。

从总体上讲,中国在高铁领域的竞争力已经比较强,无论是日本还是德国、法国等传统强国,都不敢再小看中国。对中国而言,尽快在高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并有效增强这个领域的话语权,是必须的。前提是,不能忽略风险,不能把企业置身于风险地带。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国企业能够把技术、资金、资本、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从综合素质和能够等方面击败其他国家的企业,而不是单一的融资模式。

而最应当看到的,则是除高铁之外,还有多少领域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够看到中国的影子,听到中国企业的声音,能够象高铁一样,让其他国家的企业感到害怕。譬如汽车、譬如飞机等。一旦这样的格局形成,中国也就不需要用风险极大的融资模式去过度竞争了。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