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力的确说明中国的经济未来

汪华斌 原创 | 2015-11-14 20:53 | 收藏 | 投票

 国际竞争力的确说明中国的经济未来

-----一位MBA说国际上竟然在2003年就论证中国竞争力下滑的思考!

汪华斌

今天有个MBA找我,问国际竞争力排名是否可行性;因为2003年实际是中国经济全面飙升的时候,但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及全球竞争力最新排名却是中国的排名下滑。当时中国的成长竞争力指数在102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44位,商业竞争力指数在9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6位;两项指数分别较前一年下降4位和7位。对这一排名,当时国内的专家学者普遍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总量排名在前五位的国家,竞争力排名还落在一些小国之后;所以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纷纷发文评说这竞争力的排名是不科学的,仅是国际上的一种游戏而已。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我们却发现这排名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因为2003年以前中国虽然竞争力不强,但却依然还是出口大国。而在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全面高涨;但中国的出口量却越来越小。到今天我们竟然成为了进口国,因为我们的举国最强实力的国企竟然也是全面垄断国内市场的产物了;再看今天的中国,零星出口创汇的企业越来越少了;这不是中国的经济实力问题,而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既然连举国体制的国企都不能成为出口创汇的企业,那私人企业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说现在回头看全球竞争力的报告,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中的潜在问题;因为各经济体增长和繁荣的关键因素都是固定的,只要分析其强项和弱势就能预支经济走向。正因为如此,2003年是中国企业竞争力全面萎缩的开始;但同时却是国内经济高涨之时,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我们现在来分析全球竞争力的排名,它是根据宏观环境指数、技术指数和公共机构质量三项指数标准最终得出全球商业竞争力和全球增长竞争力两个排名的。当时的中国在宏观环境指数中的排名位列第25,而公共机构和技术指数的排名则分列第52位和65位;也就是说,当时影响中国排名的实际是公共机构和技术指数。然而现在我们在回头看,中国后来的经济高涨绝大部分都是以牺牲环境而造成的;看这几年我们社会到处高谈阔论环境保护,可我们当时的经济究竟来自哪里却被人忘记了。如2003年我带领一个外国商人团到我老家投资生态农业,结果当时的乡村干部全部都在热火朝天地引进武钢的球团矿厂;我当时是持不同看法的,结果乡村干部拒绝我的引进项目;说我与家乡干部唱反调。最后不少乡村干部因为这政绩而提升,而我老家却因为这污染而迟迟不能得到任何发展。这说明国际竞争力的排名的确有科学之处,只是因为我们不想科学而已。

我记得当年就有人持不同看法,如有人以税收制度来说明我们社会的问题;说“我国2002年税收为15万亿元,税务人员达100万;而美国的税收比我们多得多,税务人员仅10万”。这说明我们中国公共机构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实际上,对于目前存在的行政部门效率低下、市场秩序较为混乱、政府过多地介入经济生活等不利于经济增长的问题,我们都心知肚明。从这一点看,这个报告点中了我们的缺陷”。

正因为我们社会以为经济泡沫了就是高速发展,所以我们自己对发展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如日本早就提出了GDP质量的概念,到今天我们社会都没有哪个领导说GDP有质量;正因为如此,我们对GDP沾沾自喜;因为它是我们社会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然而正是我们社会GDP在快速增长,结果却是空气污染成雾霾了;水也也不能喝了,因为到处是重金属污染。更重要的是带来经济发展的假冒伪劣产品,竟然成为我们社会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和损害的主要来源。

我们现在明白了西方国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认证,它强调的是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危害;然而我们社会的企业即使谈企业管理,也是高谈阔论通过成本、规模、战略来实现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对员工、公众和环境的责任却很少被提及,因为我们社会即使认证也是形式主义;我们不会忘记三鹿奶粉吧,竟然将毒奶粉申报成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都是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也是造成我们竞争力排名落后的原因。如果我们不正视这些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全球竞争力就不可能不断提高。然而我们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沾沾自喜;这才是我们社会的最大悲哀。

个人简介
一位从政府机关到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再到民营与股份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虽然管理理论与能力总是在最前排,而且成果又是最多的人。但因为对管理的执着,总是与潜规作斗争;结果失败的人总是我(请看日志连载)。正因为其黑色…
每日关注 更多
汪华斌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