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家如此重要?

王则柯 原创 | 2015-12-21 13:2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经济学入门教科书,的确需要从根子上更新和改写了。拜读张维迎教授的新著《经济学原理》,就有这样一种解渴的感觉。“理想国”为我国学术繁荣和思想空间发育做了许多工作,这是他们的又一贡献。

  在我看来,该书有紧密相关的两大亮点。首先是质疑成为政府干预借口的“市场失灵论”,维护市场经济理念的基础性地位。另一个是强调企业家作用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这固然是目前主流经济学入门教育本身的重大缺陷,同时也关系到成本优势过早丧失以后我国经济是否能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现实问题。经济总量领先甚至世界第一,不等于经济先进。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于这个国家当权的政治家来说,自然非常重要,但是关系国民切身利益的,最要紧的应该是最底层国民的收入水平,至少也应该是中位线以下国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市场失灵论的现实后果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高度分工带来的高产出、高效率,其“代价”,则是相对于知识的海洋,每个人所知都非常有限。与此相关,主要是因为空前的流动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匿名”社会,正如歌舞剧《搭错车》咏叹的,“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所以,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按照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柠檬”市场的初始模型框架,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本应互利的交易做不成。因为信息不对称的这类后果,都被概括为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的理念,已经成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依据。

  关于如何克服不同原因引起的“市场失灵”,已经有很多讨论。难得的是,张维迎教授在他的《经济学原理》里面专门写了一节,题目就是“解决非对称信息问题的市场机制”,明确提出,面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没有失灵。

  据腾讯财经消息,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10年度观察家年会上,时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和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周其仁教授,告诫经济学家“不要轻易去提加税的建议,因为这种建议很容易被政府吸收,政府最容易听的意见是加税意见,……我们的操作机制当中,加税很容易变成政策,减税非常困难”。

  加税的建议之所以很容易变成政策,这其中的动因可谓不言自明。同样,我觉得经济学家也不要轻易做出市场失灵的判断,因为市场失灵的说法,最容易成为政府拿来干预市场的“依据”:为了纠正市场,就必须做这个,必须做那个;为了纠正市场,就必须这样做,必须那样做。这其中的动因,同样不言自明。当然了,做这个需要钱,做那个也需要钱;这样做要钱,那样做也要钱。其实正如张维迎教授指出的,许多时候我们的市场做得不够好,恰恰是因为它被捆住了手脚。

  市场失灵说法的蔓延

  如果说信息不对称还是中性名词的话,市场失灵却明显是贬义的说法。按照我的观察,“市场失灵论”是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以后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在我国蔓延开来的,其中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Eugene Stiglitz)的著述的影响。

  斯蒂格利茨教授拿手的正是信息不对称理论。时间段上巧合的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以后不久,斯蒂格利茨教授比较系统地融入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的大部头《经济学》入门教科书出版;刚刚上台的克林顿请他做总统经济顾问,后来更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进入联邦政府内阁;再后来他还因为发展了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贡献而获得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大家记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初,对市场经济理念的批判一度甚嚣尘上。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于是我们看到紧张的转向,看到转而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时候,很自然就出来一个问题:市场经济了,政府往哪里摆?正是在这个关口,斯蒂格利茨教授因为世界银行的题为《东亚奇迹和政府政策》的项目来到广东,在我们中山大学做了一个《公共政策与东亚奇迹》的演讲。据我观察,这个流传不广的演讲在我国的影响,主要就是让一些政府官员松了一口气,觉得政府作用对当时似乎独秀于林的东亚奇迹至关重要,觉得市场经济之下,他们还是可以有所作为。

  其实就是在那个演讲里面,斯蒂格利茨教授也谈了政府干预失误,但是对在位诸公来说,这些话他们是听不进去的,他们愿意听进去的,只是“东亚奇迹和政府政策”或者“东亚奇迹和政府作用”。这是我们的市场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发育的重要原因。

  说到这里,王某更加佩服周其仁教授关于不要轻易提加税建议的告诫。也许这个加税和那个减税都有相仿的合理性,但是,在位诸公的认知路线,却明显偏向加税。与此相关,我们不能把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归咎于包括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内的某个外人。他可能既说了甲又说了乙,我们这里却很可能只把甲供奉为神明。

  中华文化历来信奉市场经济

  价格机制的市场决定论,即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是市场经济理念的基石。可是我们的中学生还在苦苦背诵“凝结在商品里的无差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波动”这种完全不科学的弯弯绕命题。按照这个命题,商品的价格归根结底还是由劳动来决定。我国的计划经济,当初就是按照这种劳动决定论或者说劳动价值论来制定的,从而原始森林和未开采的石油煤炭都非常贱,因为它们并不包含人类劳动。这也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是拼资源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我们的环境被破坏得这么厉害的重要原因。

  其实,中华文化本来一直信奉供求决定论或者说市场决定论。《管子·国蓄》写着“夫物多则贱,寡则贵”,不怎么读书的老太太都知道“物以稀为贵”,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

  至于进一步的市场经济理念,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已经有相当完整的刻画,相比差不多两千年以后的亚当·斯密毫不逊色。司马迁写道: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明确点出了市场机制是“道之所符”,是“自然之验”。

  张维迎教授是市场经济理念的坚定捍卫者。难得的是,这本《经济学原理》也不吝篇幅,向读者介绍司马迁等先人的著述,展示市场经济理念的本土资源。本来,一种理论是否科学,只看它是否符合实际就可以了。可是现在有人还是鼓吹清除西方的影响,硬说市场经济理念是西方的邪说,那就颠倒黑白了。我们有必要跟同学们讲清楚,补上经济学思想史的这一课。

  企业家才能是最可宝贵的社会资源

  要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最重要,人们马上会想到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但是,还有两样东西更重要,一个是社会经济体制,另一个是企业家才能。体制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同样是这片古老的土地,同样是这些勤劳的人民,在阶级斗争为纲、三天两头“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直闹得吃饭都成问题,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却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业绩。

  除了体制以外,企业家才能是否那么要紧,人们的看法就不那么一致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企业家才能的认识比我们早。大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就已经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成为对照的却是,经济学入门教科书中却一直看不到企业家的角色。

  张维迎教授深刻地提出:如果说价格是市场经济的非人格化机制,企业家则是市场经济的人格化主体。他要改变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看不到企业家角色的现状。

  市场经济的活力,在于创新。要创新,就有风险。直觉再好,也不可能事事未卜先知。企业家是对市场机会嗅觉最灵的人,处在面对不确定的前景作出决策并且为之运筹帷幄的位置,决策风险的重担,就压在他们的肩上。一种潜在的新产品能不能成功,一项新的服务能不能形成市场,都包含许多未知的因素。企业家的经常作业之一,就是看准一个项目,为实施这个项目筹集资金。如何说服人们投资,不但需要企业家的历练和胆识,简直还需要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如果投资成功,企业家的名望自然上升,如果投资失败,企业家的信誉也就下降。信誉建立在业绩之上,信誉决定了企业家在企业家市场上的位置。

  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面临各种风险。企业家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是他们不可能靠购买保险来覆盖自己面对的主要风险。这也是只要工资水平不太低,许多人就宁愿做工薪阶层,过他自己“小乐惠”日子的原因。正是因为决策风险的重担压在企业家肩上,所以市场和社会对企业家成功的决策,应该有足够的报偿奖励,不然的话,对企业家才能激励不足,发达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建成。一个社会如果对企业家才能激励不足,甚至伤害和打击企业家精神,最终一定会落到创新不足、吃力后进的境地。

  张维迎教授的《经济学原理》,一改以往经济学入门教材的取舍,把企业家精神放在重要的位置,专门写了一章。这是很了不起的。他还深入讨论了企业家成功的制度环境。关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我还想补充一点,那就是“企业家成败影响”的“非对称性”。企业家的成功,通常惠及社会,但是个别企业家的失败,基本上由他自己承担。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征。计划经济却不是这样,计划经济充满一直失败一直晋升的例子。

  或可改善的地方

  此外,除了关于“市场逻辑”的深刻概括和对“等价交换”理念的拨乱反正以外,张维迎教授的这本《经济学原理》,还生动体现了他对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的中肯把握。他还非常善于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普及现代经济学的知识和理念。当我们都颇为学究式地讨论在多个纳什均衡中如何筛选出比较好的纳什均衡时,他一句“纳什均衡有好的纳什均衡和坏的纳什均衡”,马上就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另外,我也赞成废弃“一般均衡”的译法,转而采用“总体均衡”或者“全局均衡”。

  最后,我想提出我的一个观察,就是现在这个版本的《经济学原理》,在技术难度上不大整齐,不少地方明显高于学界对于大学生经济学入门课本默认的技术要求,达到了经济学专业学生需要的中级水平。这就带来两个后果:一是这些部分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可能造成疑惑甚至阻拦,二是出现了图5.9为代表的一些瑕疵。说到瑕疵,首先需要指出它们完全是技术性的,并不影响作者思想的表达。但是瑕疵毕竟是瑕疵,还是澄清一下比较好。

  另外,排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也愿意提供意见和建议,为提升我国社会科学出版的排版质量做一点事情。

个人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导师是江泽涵教授和姜伯驹教授,1978年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经济学教育现代化的工作,偶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表观察和提供意…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则柯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