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何时才能见底?

谭浩俊 原创 | 2015-02-13 10:17 | 收藏 | 投票

国家统计局210日发布的 2015 年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PPI )数据显示, CPI 环比上涨 0.3% ,同比上涨 0.8% ; PPI 环比下降 1.1% ,同比下降 4.3% 

 

PPI不仅已经连续35个月为负值,而且跌幅也创去年以来的新高,达到了4.3%。客观上讲,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有关,但是,需求不足,则是造成PPI持续下跌、且跌幅扩大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为,从去年7月到现在,每个月的跌幅都在扩大,尤其是本月份,跌幅比上月扩大了整整1个百分点。

 

现在的问题是,PPI如此下跌,何时才能见底呢?因为,从本月PPI下跌的情况来看,除衣着类之外,下跌几乎实现了“全覆盖”。特别是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四个行业,对PPI下跌的影响都相当大,分别达到了0.9 、 0.9 、 0.5 和 0.5 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5%左右。

 

如果说CPI下跌,还能给政策的调整留下更大空间,有利于降低居民生活负担的话。那么,PPI的跌法,可谓毫无正面效应。相反,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则在不断扩大。因为,PPI持续下跌,只能说明市场需求的高度疲软,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在拉经济的后腿。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呈现强劲复苏势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特别是个人消费。但是,从居民消费品价格运行情况来看,也是看不到消费复苏的迹象的。不然,CPI也不会跌落到1%之内。而PPI跌幅持续扩大,除进一步说明生活消费严重不振之外,也说明生产消费是严重不畅、严重疲软的。更重要的,这样的不畅与疲软,似乎没有半点改善的迹象。

 

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地方也在按照中央要求,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可是,这些政策措施,绝大多数都是围绕投资而展开的,且以铁路、水洗利等基础设施为基础,如何启动生产性投资、生产性消费、生活性消费的政策还非常少,甚至空白。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使生产和消费协调,并形成联动效应,难度是相当大的。

 

虽然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能按照美国的套路去走,个人消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拉动经济的最主要力量。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消费大国,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始终小于投资和出口,甚至连配角都没有当好,总不是一件令人放心的事。因为,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决不仅仅表现在CPI上,更表现在PPI上。PPI持续下跌,说到底,还是最终消费不足造成的,是最终需求支撑不了庞大的供应市场。而最终消费和需求不足,则是居民缺乏消费信心所致。

 

那么,居民的消费信心来自哪呢?显然,外部原因比内部原因更重要,亦即消费的环境不利于居民增强消费信心。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社会福利水平不高、假冒伪劣等产品横行以及中产阶层过于单薄、居民消费能力太弱等,是最主要的方面。而这一切,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很难成为主角,也很难弥补投资和出口疲软留下的缺口。

 

1月份PPI的下跌情况以及目前消费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看,PPI止跌的条件并不具备,仍会处于下跌过程。何时才能止跌,实在难以判断。就算投资能够对PPI止跌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没有消费、特别是生活消费做支撑,没有生产性投资的扩大,也是很难保持稳定的。搞不好,仍会象去年上半年一样,稳定了一阵子,很快又恢复了原样。这就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感困扰的地方,也是经济很难步入复苏轨道的最主要原因。

 

比较乐观的预测是,PPI可能会在下半年步入止跌向上格局,且仍然是依靠投资拉动完成的。消费能否扮演重要角色,就看各项改革措施能否到位了。特别是金融和财税改革,将对消费作用的发挥影响更大,对PPI止跌也十分关键。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