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的差距

迟竹强 原创 | 2015-06-27 00:26 | 收藏 | 投票

中国现在已经被誉为“世界工厂”,可是我们发现世界和我们一样都没有对这个荣誉感到自豪。因为中国产品现在给世界人民的感受就是“价格低廉,品质低劣”的代名词,而“山寨大国”似乎也成为我们国家当下工业发展的最为恰当的比喻。
   目前大部分世界著名的企业在中国都设有分部,利用中国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原材料进行生产,然后再销往内地以及国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80%的耐克品牌的鞋子是由中国制造的。而中国从一双鞋中获取的利益只有区区的1块钱。于此相反,耐克公司仅仅只是进行耐克这个品牌的维护,而获得了利润的绝大多数。最累,最脏,最辛苦的是中国,而获利最多的却不是。
   郎咸平在他的节目中曾经说过中国的工业生产在一个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中获利是最少的,但绝对是最辛苦的。这就不得不让我们看到我们现在凭借着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所获得的所谓GDP,究竟能持续多久。中国人口虽然众多,但是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采取计划生育政策,抑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势头明显降低,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这必然导致劳动力的缺乏,廉价劳动力政策将受到重大影响。
   廉价原材料,煤炭、天然气以及其他一些不可再生能源,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所导致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这必然加剧我国的原材料供应的矛盾,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上涨的部分必然会被加到产品成本中。这也导致中国产品廉价策略的破产。
   不走廉价道路,中国的工业出路在何处?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尤其是工业从事者反思的问题。中国要向在目前的世界工业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必然需要放弃掉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浮躁、急功近利、轻视创意。
   浮躁是这个时代的烙印,被深深烙在每个人的身上。浮华躁动,华而不实,到处都是熙熙攘攘,到处都是灯红酒绿。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好好思考,用自己的心去看这个世界,看到这些躁动背后的空虚、无聊,甚至于厌世。每个人似乎都是用喧嚣来展示自己,殊不知只有“静如处子”,方能“动如狡兔”,沉静只是为了更好地奋起。
   急功近利,中国人很注重眼前的利益,在产品生产上也是采取“游击战术”,外国流行什么,我们也跟在后面做什么。结果一大批企业倒下了,又一大批站了起来,中国企业“富不过三代”。好好地从根本学起,主要到产品畅销背后的东西,而不是“买椟还珠”,光光学到皮毛。
   轻视创意。这是中国工业很大的一个毛病,因为一个创意的好坏是不确定的,在中国工业设计中不确性被打进了黑名单。所以中国企业喜欢模仿西方或是中国当下正在流行的创意,来进行投入生产。一味模仿的企业,永远也不会真正取得成功。所以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企业进行的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进行着一场接力赛,一家家企业倒下了,一家家又站起来,接着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唯有重视自己的特色的工业企业才能真正成为领域的常青树。创意的意义正是基于此,对于目前已经显示出疲态的中国工业领域创意无疑是一剂重要的解药。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