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发展要坚持"一个中心"

迟竹强 原创 | 2015-09-17 10:40 | 收藏 | 投票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继续以中国自身的综合发展为中心。

  内状决定外形,内力决定外处。
  在“一个中心”当中,首先,经济,经济,还是经济,并且仍坚定不移将经济发展作为综合发展的龙头。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业已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无可并论者,但未来发展得更强、发展得更实、发展得更常态化、更自然化、更稳定化、更流畅化的任务,其战略意义同样重大,特别是难度也更高,世界可供我们借鉴、效仿的模式、经验越来越少,当此行百里半九十之关键时期,尤其要强调,继续集全国上下之志、之智、之力、之意而继续专注经济,不为干扰、不为误导、不为迷惑、不为自矜。
  其中要点有二。
  一是进一步加大经济创新转型发展战略推进落实的力度,尤其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基因、精密制造、信息化技术等前沿或尖端领域强势布局、抢先落地、快速孵化。
  领先点的布局,制高点的争夺,二十年太长,只争朝夕。
  二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体系的打造和巩固。而今,美欧开始为当初“一不留神”的产业空心化冲动扼腕暗伤。相反,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则是有意无意间强壮了实体产业。所谓有意,改革开放,主动引进承接实体产业转移,所谓无意,当年如此起步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温饱,奔向小康,而直到最近才开始广泛体认到,实体产业对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人口众多、在各个层次上就业和发展渴求始终饱满的大国而言所具有的顶梁作用、骨架意义。
  因此,要格外注意有重点、可持续地在大体量工业、大规模农业、大尺度服务业等既是基础产业体系更关民生大事的领域,科学规划、坚定作业、有力组织。
  在“一个中心”当中,其次,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这是未来一个时期与过去三十余年相比,在国家发展的规划布局与引导推动上所出现的一个显著不同。
  与经济发展同步、匹配,且某种程度上刻不容缓,正在成为主流性共识。当前争论比较多,而今后一段时间可能仍将百言齐出的,主要集中在综合发展的总体路线图上,包括思路、方式、节奏和措施等具体议题。
  既要走下去、走进去,更要走上来、走出来;既要走出困惑、走出效果,也要走得稳当、走得扎实。千头万绪。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有必要特别将“环境塑造”,也就是将有助于、有利于、有益于综合发展的内部良好环境塑造,作为重要抓手。
  其中要点有三。
  一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氛围。特别是在一些制约甚至阻碍综合发展的瓶颈区段、犹豫环节、焦点领域,积极引导、开明鼓励、明确给力。具体方法上,不拖延,但也不盲动,宁可缓一时,不可误一世;不回避,但也不强行,宁可忍一处,不可误大局。
  二是切实安民解虑的大气候。拳拳国民,发展之本;殷殷心力,发展之源。有钱的,不跑,人不跑,钱也不跑,来之于国,投之于国,受益于国,反哺于国;无钱的,有羡慕,无怨恨,无埋怨,有奔头,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共造“中国梦”;有权的,专心奉公用权,内不负济世之志,外不负上下所托,前不误递进之途,后不忧降落之稳;无权的,安心作业而不失权利之分享感,踏实施为而常备权利之督导力,若进而有权,为天下苍生慨然而往,当退而失权,慰平生之志欣然而归。
  三是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大手笔,特别是坚持不懈合理筹划“三个发展转型”,即内需驱动的发展样式转型、自主创新的发展动力转型、市场导向的发展线索转型。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