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万亿实体经济新增贷款去哪儿了?

张平 原创 | 2016-01-19 15:42 | 收藏 | 投票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11.3万亿实体经济新增贷款去哪儿了?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上周末,央行公布了2015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1.72万亿,同比增多1.81万亿,创历史纪录。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如果说去年银行发放11.72万亿新增贷款让人觉得震惊和不可思议的话。那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也增加了11.3万亿,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因为现实情况是,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丝毫没有化解。相反,在很多领域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尤为突出。

笔者认为,在经济下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贷款大幅增加,一种是加重了杠杆,另一种是数据存在水份,当然两种情况皆有之也会存在。因为如此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的实体经济不可能仍处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格局中。那么11万亿新增天量信贷为什么没给实体经济带来福音呢?

首先,如果去年向实体经济发放的新增贷款真的达到了11.3万亿,那只能说明了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加重了。也就是说,实体企业集体在为银行打工,为银行创造利润。而这样的结果,显然无法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更不是供给侧改革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就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去杠杆的目标,如果实体经济仍处于不断加杠杆的过程中,那中国经济如何复苏?起码说明了,资金在实体经济中周转效率相当的低,我国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前景堪忧。所以,如何去杠杆,把实体经济的负担降下来,已成实体经济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所谓流向实体经济的11.3万亿新增贷款,是否真正流向了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还是流向了效率不高、资金耗用量大的领域,比如是国企、央企,当然也有可能是给僵尸企业“借新还旧”苛延残喘了?现在的情况来看,天量信贷对于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效果还有限。

再者,银行向实体经济放贷数据充满泡沫。按银行的一贯做法,银行在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时,除了需要收取各种各样费用之外,还要求企业缴纳存款保证金,少则贷款额的30%20%,多则40%50%

也就是说,从贷款数据上,企业虽获得了不小的贷款,但实际拿到手的,却打了很大折扣。作为银行方面也因存款保证金的存在,存款数据也好看得多。如此一来,贷款的实际状况就存在很大水分。而且,这样一进一出,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损害了实体企业的利益。

最后,按相关部门的透露,去年新增贷款,主要是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倾斜的。那么,能否提供一些数据,中小微企业和三农到底获得了多少新增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多高,有没有左手放、右手收的虚假现象存在。充满水份的数据,很容易对宏观经济决策产生误导,使当局认为有13.3万亿增量信贷流向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融资环境已经得到改善,所以将来的决策会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缺乏针对性。

我们看到,虽然去年新增11.3万亿信贷流向了实体经济,但过度的增加杠杆,会蚕食实体经济的利益,伤害实体经济的根基。同时这些新增贷款的流向也是问题,是否会流向国企和央企,没有真正进流向中小微企业和三农。

笔者认为,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要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直接融资的重点,则应该放在资本市场上,放在企业上市方面。接下来,今年除了通过注册制改革来强化股市的融资功能,还要建立和完善像新三板、科创板甚至是地方股权交易所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给更多的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机会。

   1、先注册(注册就送2万元体验金,1%加息券),再投资”理财范“,该司刚融资2.1亿,100元投资起步,给您15%年化稳定收益

  2、睿商资本,中国顶级PE机构,业务起源于风险投资和产业园投资;集国际产业咨询、精品投行、资产管理于一体精选项目,全国范围内,为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提供科技金融和产业地产方面的咨询服务多年;多个上市项目大多集中于有科技含量的高成长细分市场;管理着多个孵化器及加速器,以及有地方政府引导资金参与的创投基金,有专门整合政府、科技、金融资源的子公司一直为创业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

外贸严峻超预期 中国该如何应对?A股新年持续暴跌究竟说明了啥呢? - 不执着 - 不执着财经博客

个人简介
不执著财经创始人:张平 知名经济学人,著名财经评论家, 每日经智库财经专家,今日头条,财经头条,百度百家,腾讯自媒体专栏作家,金融界、国际金融报,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特约撰搞人。 微信公号:bzzcaijing(或输入不执著财…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