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逻辑

叶德磊 原创 | 2016-03-03 10:45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先通过一个情境设定案例来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由来和逻辑。假定一个小镇上的某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卖不出去,销路受阻。镇管理部门以财政资金为某些特定消费者购买服装、为购买该厂生产的服装的消费者给予补贴等办法来刺激购买服装的需求,于是,服装卖出去了。服装厂随之认为市场总是没有问题的,继续生产。不仅如此,那些为服装厂提供譬如缝纫机、布匹等中间投入品(生产资料)的其他工厂也继续维持相同规模的生产甚至不断地扩大生产。但以往刺激需求的办法显然是无法长期为继的。而且,人们越来越发现服装厂的有些服装做工粗糙、式样陈旧,是应该被淘汰的,是没有人愿意买的。这样,刺激需求就要改为供给侧改革了。也就是,对服装产品必须进行结构调整,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淘汰那些没有需求的服装品种,相应地,那些在刺激需求中膨胀起来的中间投入品的产能也显得过剩了,也要压缩。

然而,接下来的问题还有,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产生的下岗人员如何处理?那些优质服装和产业升级后的新产品的销售还会有问题吗?等等。

上述的情境设定案例就是我国经济社会和供给侧改革逻辑的一个缩影,只是上述案例中的中间投入品在经济社会体现为产能过剩的钢铁、煤炭开采、水泥等。过去,只要遇到库存积淀严重,经济增长放缓,我们就往往通过增加政府投资、增加银行信贷的办法来刺激总需求。这虽会在短期内拉动经济增长,但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譬如,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缓慢,大量僵尸企业形成。因为在政府大量投资形成的“旺盛”需求下,那些本应被淘汰的传统企业生产的大量产品仍然可以不错的价格销售出去,从而可以继续生存,甚至鼓励新的资本进入这个传统产业,形成过剩产能。这些企业当然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去进行产业转型。

如何做到去产能、去库存呢?首先要消除企业对于政府迟早会出台为库存兜底的政策预期,严格企业责任自负的制度框架,从而使得企业自觉控制库存规模,不再增加新的库存。其次,通过去产能而动态地实现去库存。2000年前后彩电市场的去库存案例值得借鉴。当时,全国有近百个品牌的彩电生产企业,每年生产彩电近4000万台,而市场销售量仅为2000万台。当时,政府并未伸出行政化援助之手。许多彩电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纷纷转产当时具有市场发展空间的手机及其他电子电器产品,仍留在彩电行业的少数企业也纷纷将彩电产品进行技术升级。规模既定的彩电库存经过若干年后被市场需求逐渐消化。再次,鼓励企业利用购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例如,不少钢铁、水泥、房地产、纺织类的上市公司近几年利用定向增发、集团公司资产注入和资产置换等方式已经或正在转变为互联网+、文化传媒类公司。

对于产业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产生的下岗人员,政府和企业应该以可行的方式设立安置基金。从长远来看,应该充实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因为产业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命题,下岗人员的安置也是一个常态。

企业在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肯定面临许多财务上的困难。政府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最实在的就是要减少企业的税、费负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政府职能部门,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等等。

供给侧改革最终还是离不开市场需求呼应的。上述案例中的服装再漂亮,产业升级后的产品再先进,但如果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强甚至买不起,那经济还是无法增长。所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减少消费者的税收,培育持续性的市场需求是供给侧改革最终成功的要求。

 

 

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教授
每日关注 更多
叶德磊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