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待开发

蔡律 原创 | 2016-03-31 19:38 | 收藏 | 投票

  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是一个相对概念, 泛指相对于成熟或发达市场而言目前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地区或某一经济体,
如被称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后来兴起的"薄荷四国“印尼、尼日利亚、土耳其和墨西哥等等。新兴市场通常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天然资源丰富的特征。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会将生产线移至新兴市场,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向天然资源丰富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买入廉价原材料。新兴市场亦可籍此获得先进生产技术,改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并带动经济发展。

  新兴市场简介

  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或能源市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没有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

  有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其股市发展滞后,市场机制不成熟,仍被认为是新兴市场,和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特征

  首先是高成长与高回报。
新兴市场公司常常比西方同类公司增长要快,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兴市场的股票定价效率低下为高回报提供了可能。定价效率低下又是由监管阻碍(比如禁止保险公司入市)、缺乏严格受训的证券分析师和投机者占多数等原因造成的。

  其次是分散化投资带来的好处。新兴市场的出现拓宽了可选择投资品种的范围,这使得投资组合进行全球性分散化经营成为了可能。

  第三是反经济周期的特性。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所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西方发达国家迥然不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和公司盈利循环周期与西方国家的股票指数相关度很低,有的甚至是负相关,因此,在欧美出现不利的经济循环时,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可以有效对冲掉上述不利影响。

  第四是市场规模普遍偏小。例如,整个菲律宾股票市场的市值还没有美国杜邦一家公司的市值大。

  第五是投机者和追涨杀跌的投资者占多数,这种投资者结构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西方经典的股票估值技术在新兴市场常常不适用,股票的定价通常取决于投资者的情绪。

  第六是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普遍不成熟。比如在巴西,投资者把好的公司和好的股票混为一谈,不考虑价格因素;而在我国,也有许多投资者认为越便宜的股票越有价值,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新兴市场的作用

  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
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

  发展历史

  从一般意义上讲,新兴市场的出现,并不是什么新现象。自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在英国率先发生产业革命后的150年期间,先是美、法、德相继崛起,继而日、俄等国追赶上来。这些国家,在当时,对老牌帝国英国来说,都是新兴市场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致力于改变落后贫困面貌的艰难过程中,前进步伐的快慢大不相同。其中位于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起飞,其经济高速增长,仅仅用了大约20年时间,到80年代基本上完成工业化,被称为新兴工业经济体。当今所说的新兴市场国家,是继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新兴市场国家之后的又一批新兴国家。它们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兴起的,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与过去历次相比,大不相同。

  市场数目众多

  不像过去一定时期只有一两个或少数几个,此轮兴起的新兴市场成为一个群体。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比较1993年9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推出“国家出口战略”时曾提到美国将以经济增长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10个新兴市场为主要贸易对象,它们是: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南非、波兰、土耳其、中国、印度、印尼、韩国。进如21世纪,西方媒体和经济学家论及新兴市场时,所提到的国家就更多了。

  如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6年)载文提到近几年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有32个。美国《纽约时报》(2007年)载文称,新兴市场有26个。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7年6月)发表世界银行前行长詹姆斯。沃尔芬森的文章称,新兴经济体“包括大约30个中等收入或贪困国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估计不是像克林顿当年从美国与之发展对外贸易关系的角度,而是从世界力量对比、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全球治理的角度提出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过去把全世界国家分为三大类:先进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从2004年开始,将全世界国家重分为两大类:先进经济体(包括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兴起原因:市场的比较近20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如1988—1997和1998—2007这两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对比个十年期间,世界实际GDP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4%和4。1%,而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1%和5。9%,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的快速增长。例如,在这20年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0%,印度约为6%。

  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更要高得多。在上述两个十年间,后者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2。9%和2。6%。即使增长率较低的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率也高于这个水平。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发表文章谈到近几年世界经济的发展时说:“在老的发达国家,这是一个经济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大的时代。在新兴世界,新兴经济体目前的经济增长是最快的。”促使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经济快速或高速增长的原因如下:

  发展历程首先,这些新兴市场,在其开始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之前,都已走过了一段不算太短的发展路程。即使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们获得独立时算起,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三四十年。如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国,更早在19世纪初就已获得政治独立。至于俄罗斯,其前身苏联,经济有了更高度的发展。

  总之,这些国家在其经济快速增长之前,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科技、教育事业等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为其快速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经历过重大的波折,吸取了宝贵经验教训其次,这些国家在其不算短的发展过程中,都在寻找最适当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其间,有得有失。不少国家都遭受这样或那样的重大挫折,如中国长达十年的浩劫,拉丁美洲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债务危机,俄罗斯更是十年之久的转轨期的沉沦。

  这些国家都从它们本身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中获得了了宝贵的经验,更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多方面的。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和顺应世界的潮流,以适当的步骤,实行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走出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构建有本国特色的经济模式。这样做了的国家,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振兴之路。

  发展历史和条件最后,具有有利的世界历史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立斗争的局面成为历史,两个互相平行、互相隔绝的市场开始结合成统一的大市场,世界真正迈进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时期。

  商品、资本、服务、人员及科技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规模逐步扩大,各国间经济的依存关系不断加强。互联网在全球的日益普及为世界各国间更加紧密的交往提供了空前有利的手段,跨国公司的新一轮发展达到鼎盛时期。这一切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来说,更是如此。那些拥有相当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实行适当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国家有更大的可能,抓住这个历史新时期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一切有益的东西,趁势而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积累率和投资率,提高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新兴市场国家。

  简而言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是新兴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而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则是其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之源。

  发展内涵新兴市场的发展速度对比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只是一种现象,其内涵简而言之,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是生产力进步推动下的自然过程。农业经济是停滞的或发展十分缓慢的,只有实行工业化,转向工业经济,才会出现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跃进式发展。这就是它们实行工业化的时期。当时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工业,工业生产迅猛增长。发展中国家独立之初,也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它们也面临着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就先走了这一步。今天更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也正在走这一步。

  但是,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的内容和完成工业化的标准也不相同,这些都新兴市场的持续发展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当初英国实行工业化时,主要是发展轻工业和纺织工业。过去有人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或工业劳动力数量超过农业,这个国家就算是完成工业化了。

  如按这个标准,英国早在19世纪上半期,就完成工业化了;后来美、德等国进行工业化时,它们首先发展的也是轻工纺织业,但当时已是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之时,它们以更大力量发展重化工业,以及当时作为新兴产业的电机、石油和更先进的机器制造业。

  美、德在19世纪末完成工业化时,不仅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而且这些新兴部门已获得长足发展,成为整个经济的主导产业。

  再看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工业化起步并加快进行时,正值战后新科技革命高潮涌起之时,它们起初也曾发展纺织工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但时间不长,很快就转向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如汽车、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及飞机引擎等。

  当它们于20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时,不仅工业生产和就业人数早已大大超过农业,而且工业中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更大大增长,成为这些新兴工业经济体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它们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出口一般的制成品,而且,其中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也愈益提高。

  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基本内涵仍然是推进工业化。但此时与“四小龙”崛起的历史时期又大不相同。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掀起高潮,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发达国家中,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了传统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经济从工业经济转变成知识经济,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在这一新时期,新兴国家的工业化,更不能沿着老工业国走过的老路,亦步亦趋地前进,而必须在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和基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实行工业化的同时实行信息化。信息经济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在其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有更大发展。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而且,这些服务业也不再是传统的商业、运输业等服务业,而是采用信息技术的、高效的、多样化的服务业。新兴市场国同样也必须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总之,今天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并举,互相促进的发展过程。这种工业化与传统的工业化不同,它是一种跨越式工业化。其实,过去经历过的工业化,也都有某种跨越性特点。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特点,后来的工业化水平才更高,发展势头也更强劲,速度也更快。

  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与过去不同的是其跨越度更大。进行这种新型工业化,一方面,其难度会更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根据过去经验,这些国家走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可能,而且速度会更快,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而这种新型工业化的进度应以怎样的指标来衡量,怎样才算完成,何时才能完成,更是需要多方研究的一个新兴课题。多数人关注的更多的是新型国家的GDP总量何时才能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这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工业化的特点和进程,虽有联系,但是不同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持续发展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提出四大新兴国家(BRICs)时曾提到,如果这四国经济发展顺利,那么,在2025年之前,其CDP将超过六个主要发达国家(即G-7除去加拿大)的1/2。40年内,则将超过这六大国。该公司经济学家曾预测,到2040年中国将成为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到那时,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经济体中,将有五个是新兴经济体,即“金砖四国”加上墨西哥,如果按美元计算,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将大于G-7(英国《经济专家》周刊,2006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后五年,新兴经济体的年均增长率为6。8%,而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7%,照此下去,在20年时间里,新兴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占全球产业的2/3。

  不过,这些预测都设有前提条件:“如果这四国发展顺利”,“如果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增长的政策”…等等。2003年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渡过又一次衰退后,进入了新的增长周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元区国家和日本的经济也有了起色。根据历史经验,这一增长周期仍将持续几年。这种形势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利。

  新兴国家增长率的提高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世界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这对进口石油的国家不利,但对石油出口国家,如俄罗斯以及海湾地区、非洲、拉丁美洲的石油出口国来说,则是十分有利的。

  对于新兴国家发展来说,无论是周期波动,或是诸如石油价格变动之类的个别因素,尽管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快速发展的长期趋势,更不会中断这种趋势。从历史经验得知,当一个国家已走上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轨道,它都会持续进行下去,以至最后基本完成工业化。

  以产业革命为起点的英国、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以及20世纪60年代实行出口战略的韩国等,都经历过超越经济周期的较长快速增长期。这并不是说在这些国家经济周期已经不存在,而是其周期波动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工业化快速进行的脚步。新兴市场国家、地区也将如此。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2006年9月)载文,把当今新兴经济体加速增长带动世界人均GDP大幅提高的状况与1950—1973年的“黄金时代”和1870—1913年的工业革命时期相比,认为21世纪头十年世界平均收入的增长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快的。提到,“只要新兴经济体迈向自由开放的市场,保持健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发展更好的教育体系,它们的长期前景被看好。”美国耶鲁大学数理学院教授杰弗里。加腾认为:“新兴市场已从全球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后发达国家免不了要发生经济衰退,这也会对新兴经济体带来不利影响。但是,新兴市场国家不大可能单独爆发大范围的危机。”(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月)。

  如前所述,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充满活力,是由它们进行改革开放推进和新兴市场的作用与影响激发的。但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会有新问题和新困难出现。必须进一步深入进行改革,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着社会分配不公,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贫困人口大量存在,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教育和医疗落后等问题,且官僚主义和贪腐现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相当普遍,如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各方面矛盾激化,妨碍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和持续的发展。这些问题在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已引起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有可能逐步减轻和解决。

  影响意义

  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过长短不等的一段路程,时至今日,它们在经济水平、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等各方面,大体上是处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位置。在这一位置上,它们与发达国家或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互补性都愈益增强,从而与这些不同类别国家的相互经济关系都在迅速加强。具体地说,新兴国家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可归纳如下:

  新兴市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上世纪80年代,人们认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是美国和日本,90年代主要是美国。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对全球经济的推动力也已明显减弱,而新兴市场的国家,特别是中国等最大和增长最快的新兴国家,所起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显著加强。

  新兴市场是巨大的商品供应国和销售市场

  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正迅速提高,在过去十年中,已从约27%增长到33%以上,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提供它们所需的原材料、能源和价廉物美的各种制成品,又从这些国家大量进口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从这种商品贸易中,双方都获益匪浅。

  特别是对最大的消费国美国来说,廉价商品的进口,不仅满足了其消费需求,且对其通货膨胀起到一定抑制作用。至于经济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的复苏,也是与它同中国和东亚其他新兴经济体发展进出口贸易是分不开的。

  新兴国家生产的快速增长,对能源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的需求愈益增加,这必然对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市场的供求关系带来新的变化,特别是中印等新兴大国,正在一方面采取措施,开发国内资源,另一方面,与石油和原材料生产国,主要是其他新兴国家和其他发展中的国家中的石油和原材料生产国加强合作,这种合作,对促进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是全球资本的重要流入对象

  据耶鲁大学加腾教授的分析,自1997年以来至今的十年间,流入这些市场的资本性质在发生变化。与90年代不同,这一次不是股票债券投机,而是国外直接投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这些国家净外来投资增加了92%,股票债券的净投资额略有下降。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大跨国公司纷纷计划今后大幅增加在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的直接投资。西方大企业将业务外包给新兴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规现象。

  意义

  新兴市场的带动作用新兴市场国家、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加腾把这些国家的“本土跨国公司”的增多看作是一个“关键变化”。
他说,直至20世纪末,这类公司还是凤毛麟角,如今,主要国家的各行各业已经出现了1000多家新兴的热门企业新兴市场的带动作用。它们能获取全球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同时也以低成本为当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有些则带动当地的革新。

  许多公司将与西方企业建立联系,创建浑然一体的全球性企业。作为一种新类别的企业,它们将拉近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关系(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月)。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快速发展和它们对外经济关系的加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积极因素,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从中受益。

  由于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当代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没有它们的参与,是难以解决的。早在1999年就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组建了20国集团,虽然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团”,而只是一个论坛式组织,但这也被认为是新兴国家作为新的国家群体出现在当代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标识。在WTO“多哈回合”谈判中,以印度、巴西、中国等新兴大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反对美欧等国对其农业提供巨额补贴、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立场,更显示了新兴国家积极作用的加强。

  发达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都意识到这一点,如八国集团每年召开的首脑会议,从2005年起,邀请巴西、印度、中国、南非、墨西哥等国列席,表明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全球治理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变革中将扮演愈益重要的角色。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走上快速发展轨道,其经济实力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强,是发展中国家于半个多世纪前获得政治独立后,又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飞跃,虽然这一过程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它无疑预示世界又一新时期即将来临

  存在问题

  第一是信息少。监管机关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督查不够,有的国家的宏观数据、资本市场数据和行业数据也值得怀疑。对于证券分析师来说,信息少意味着猜的工作(guesswork)增加。

  第二是有疑问的交易实践。内幕交易、提前交易(front-runnin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鼠仓)和劣质执行在新兴市场非常普遍。一位资深市场人士曾经这样评论捷克共和国存在的问题:“捷克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之一不是缺少书面上的法律,而是缺少执行。”

  第三是不透明的会计标准。证券分析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对比同处一个行业的相似公司的优缺点,这就要求被分析公司必须使用一致的会计方法。全世界的监管者都在寻找统一会计记账标准的方法,我国是从2012年1月1日起要求上市公司按照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披露报表。

  第四是可对比的公司较少。美国市场如此之大以至于每一个上市公司都有数个可对比公司,而新兴市场公司则几乎找不到一家可对比分析的公司,分析师不得不把泰国的电信公司和印尼、印度和波兰的电信公司比较。鉴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多变的会计系统,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缺陷。

  第五是不重视提升股东价值。这种公司往往属于家族企业,他们与美国投资者的理念明显不同,他们不是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家族在公司的权力稳固。

  第六是流动性比较差。大的机构投资者偏好交易活跃的股票使得他们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进出。新兴市场股票的交易量普遍不大,这阻碍了大的机构投资者大举进行投资的信心。

  第七是不确定的注册、结算、清算和托管系统。在一些新兴市场,投资者要面对证券买卖中存在的注册、结算和托管风险,而这些风险在发达市场是很罕见的。在某些国家,证券是采用电子记账的形式,而不是纸质票证的形式,这就加大了管理作假的风险。我国曾经发生的“327”事件,长虹禁售股提前上市和管理层持股提前抛售等情况都属于此类。

  第八是小股东权力小。华尔街有一句谚语:“小股东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这句谚语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而流传开来,因为小股东在新兴市场享有的权利要比在美国少很多。小股东对管理层行动的影响微乎其微,小股东对于遭受的不公平对待几乎没有追偿权。为了表示抗议,他们除了选择卖出,别无他法。

  第九是文化差异,这个很容易理解。这些不同是并购的前景令人生畏,如果企业没有做足功课,并且对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信息,而过度看重对方企业文化的话,就会产生大问题。

  第十是出价过高,美国公司在考虑进入新市场,特别是中国时的另一个担忧是可伸缩性问题。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包括中国、巴西和俄罗斯,这些国家都是疆域辽阔,所以在那里扩大规模变得非常昂贵。

  倾听新兴市场崛起的声音——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综述

  刘倩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24日 08 版)

  2015年北京新兴市场论坛开幕式现场。

  由北京师范大学参与主办的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日前在京举行。4位外国前政要、来自14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学者、100余位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围绕“中国与新兴市场”这一主题展开四场专题讨论,深入交流,达成重要共识——《新兴市场北京宣言》。

  北京新兴市场论坛发起人,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说,本届新兴市场论坛的规格、规模超过以往历届,并首次设置了中国与新兴市场的主题讨论。论坛基于全球发展的视角,聚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金融、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问题,为新兴市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多边交流平台。

  优势互补,应对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新机遇“新兴市场”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发挥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中国愿与新兴市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实现创新型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繁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渐扩大,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金融、国际政治格局的一系列重要变化。

  2015北京新兴市场的主题是“中国与新兴市场”。这一主题和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发展面临的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就业压力加大等新常态下的新挑战、新机遇息息相关。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资源与机会,实现新兴市场国家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强生态型合作与践行绿色发展观念,推动新兴市场国家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城市发展,共建合作共赢平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指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是与会者们的热议话题。在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刘川生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合作、多元。新兴市场国家可以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

  中国经验与世界格局“亚投行、人民币国际化与新兴市场”“中国对外投资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城镇化:经验与改进”等分论坛上,国内外经济学家、企业家们对“中国经验”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畅所欲言。

  美国新兴市场论坛首席执行官哈瑞尔达·考利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G7”国家陷入了经济困境,保持全球经济稳定的重任交到了新兴市场国家手里,而中国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榜样,其自身的发展和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都将对世界经济起到重要作用。“虽然中国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仍然是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减少国内贫困的同时,也给其它国家的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孟加拉国前总理法赫尔丁·艾哈迈德称。秘鲁前总统亚历杭施罗·托莱多则强调了“高质量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除了高等教育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更加有效的武器能帮助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没有更有效的武器去消灭不平等、贫穷、排外”。

  凝聚共识,《新兴市场北京宣言》发布闭幕式上,《新兴市场北京宣言》正式发布。《宣言》称,新兴市场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提出的探索“公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创新的发展”的思想;支持其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提出的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联合各相关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早日投入运营等具体行动计划;建议继续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制与制度改革,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参与度,为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环境。

  与此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南南合作研究中心”揭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985”大学成立的南南合作研究中心。《2040年的拉丁美洲》《2050年的亚洲》《2050年的非洲》《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资本主义的危机与重建》《中拉经济合作新框架》《Explorations in Development》等一系列著作中文版也同时发布。

大咖纵论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加强与中国合作将多元共赢

  2015-10-20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隆重举行大咖纵论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加强与中国合作将多元共赢光明网讯(记者蒋正翔)10月19日-20日,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4位外国前政要、来自14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学者、100余位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的议题为“中国与新兴市场”,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美国新兴市场论坛共同举办。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19日在北京会见出席论坛的外国客人。李源潮说,新兴市场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兴市场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发挥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中国愿与新兴市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实现创新型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繁荣。外方表示,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成员,希望与中国在经贸、投资、科技及消除贫困等领域加强合作。

  闭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做了总结发言并宣读《新兴市场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称,联合国发展峰会所通过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新兴市场国家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为新兴市场国家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我们支持在继续坚持和强化南北合作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促进南南合作。《宣言》表示,支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提出的探索“公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的思想及其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提出的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部分最不发达国家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联合各相关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早日投入运营等具体行动计划;建议继续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制与制度改革,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参与度,为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环境。

  论坛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宣布成立“南南合作研究中心”,具体研究南南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深化南南合作的政策与措施。

  论坛主办方代表致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利用“一带一路”实现新兴市场国家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李小林围绕“切实加强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与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战略资源与机会,实现新兴市场国家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切实落实正确的义利观,积极将民间外交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第二,切实加强生态型合作与践行绿色发展观念。在发展过程中,要正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繁荣发展市场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住身边的青山绿水。第三,持续推动新兴市场国家间人文交流与合作。习总书记指出加强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人民感情,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第四,实现创新型新兴市场国家间的友好城市合作。当下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在国际化的市场力量和技术力量推动下,不同国家间的城市已经建立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合作关系。“以城市合作为载体,国家间的市场合作才得以真正落地”。

  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刘川生:发展、合作、多元是广大新兴市场国家的主要任务

  中国与其他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参与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所以这些重大举措都是为促进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也为彼此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的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九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高峰会上提出深化南南合作的建议,并且在南南合作圆桌会议上宣布了一系列的促进合作的中国方案,包括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免除对部分发展中国家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未来五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5万个奖学金名额等等。这些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平等、互信、共同互利共赢、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找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道路。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与新兴市场,今天与会的都是国内外的顶级专家,大家总结新兴市场国家的变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适合不同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成功之路。我认为,广大新兴市场国家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如果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发展、合作、多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每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发展道路也一定不是一元的,是多元的。各个国家都应立足本国的实际,探索出符合本国国情,突出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美国新兴市场论坛执行主席哈瑞尔达·考利:中国示范了“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

  哈瑞尔达·考利称,世界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G7”国家陷入了经济困境,保持全球经济稳定的重任交到了新兴市场国家手里。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其自身的发展和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都将对世界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是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也包括亚洲、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中国将会对这些经济体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过去三十年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也能够在未来继续成功。”考利称,中国示范了“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在接下来的三十年当中,中国将会完成从外向出口推动型经济向提高生产率型的经济转型,从年轻的社会转变成老龄化社会,会经历很多的变化,中国应对这些变化的经验也将会为世界所用”。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考利也为中国点“赞”。“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中国在建立现代基础设施方面比其他国家做得都要多,包括铁路、公路、卫生设施、交通、通讯设施。考利建议中国在解决国内问题的同时,能够给予其他的新兴国家一些技术援助和资金援助。“最近,中国制订了一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计划。已经更多的使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这给其他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榜样”。

  外国前政要发表演讲

  秘鲁前总统亚历杭德罗·托莱多

  高质量教育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亚历杭施罗·托莱多强调了“高质量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除了高等教育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更加有效的武器能帮助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没有更有效的武器去消灭不平等、贫穷、排外”,托莱多称。在托莱多看来,“人权”应当包括体面的童年:儿童应该可以获得知识,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有趣的是,托莱多在现场说了三次“高质量教育”,非常网络化的告诉听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另外,托莱多表示,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一些共同难题,比如清洁饮用水源、气候变化等等问问。其坦言,在这些方面,各国并未作出太多努力,“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导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需要作出一些决定,包括采取措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清洁的水源和应对气候变化”。在托莱多看来,当前世界需要的是领导力,而非政治游戏。“现在我们所做的决定,可能是大选没有太多帮助,但是对下一代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孟加拉国前总理法赫尔丁·艾哈迈德

  中国投资孟加拉将双赢,建议修建云南至孟加拉的公路

  法赫尔丁·艾哈迈德称,虽然中国面临着很多挑战,但仍然是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减少国内贫困的同时,也给其它国家的减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孟加拉国的情况,艾哈迈德认为和中国非常相似。“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减贫,在过去的25年当中取得了进步,实现了减贫一半的目标,一些经济社会的指标也达到了预期,经济增长大约为年均6%。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不断地提高”。艾哈迈德表示,孟加拉在减少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基础设施、电厂以及道路的修建方面。艾哈迈德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中国可以对区域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其建议打通昆明经缅甸到孟加拉的公路交通,使得货物可以通过云南快速进入东南亚地区,这对于贸易发展会带来巨大好处,也可以加强人员之间的交流。其次,孟加拉希望可以获得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我认为这种投资对于两国来说是互赢的”。

  肯尼亚前总理拉伊拉·奥廷加

  继续学习中国经验,中国加强和新兴市场合作将互利共赢

  “中国在新兴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非洲、亚洲,还是拉丁美洲来讲都非常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大陆有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加强和其他的新兴市场的合作,这个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有一些新兴经济体他们还获益于中国的经验。今天我们每十个新兴经济体当中有六个来自于非洲,我们在未来还将继续发展,我们将继续学习中国的经验。非洲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可以建立起来以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因为现在中国不是世界上的廉价工厂了,非洲可以向中国看齐,这也要确保非洲和中国之间的合作。非洲需要非常强大的国家政策,包括基础设施和科技方面的国家政策。中国正在不断提高对外援助方面的投资,我们尤其是注意到中国对于南南合作的重要,并且愿意将他们的资源和专业技能给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分享,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是非常有效的发展方向。在习主席的主持下,北京已经启动了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然后在中亚,在南亚等地方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我们愿意和你们一起合作,把所有的这些财富变成非洲人民的繁荣,那就是非洲大陆对于亚洲,这条腾飞的龙,所要传达的信息。”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吉尔

  吉斯斯坦非常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

  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称,吉尔吉斯斯坦非常愿意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其认为,“一带一路”会在中亚与外界之间建立高效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将受益于此项倡议。奥托尔巴耶夫还表示,中亚当下非常急于建立经济共同体——只有社会公平发展,才能更加的繁荣,更加的现代,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奥托尔巴耶夫同时表示,中亚需要很多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需求对于中国来说也非常有益。而中国需要的能源供应,在中亚也能得到满足。“中国原油(47。08, -0。18, -0。38%)的进口占总体消费的66%,其中一半是通过海洋由中东运来的,但是除了这些原油和气的供应,未来可以在中亚找到更多答案”。其进一步分析称,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当前的增速,则会在2020年出现28%的能源缺口,而中亚提供的能源,在2020年,可以弥补中国17%的能源需求,在2030年会满足所有能源需求。“现在中国进口的原油只有8%-10%来自于中亚,还有很多的潜力。”

  特邀嘉宾发表演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米歇尔·康德苏

  中国的发展经验独一无二,人民币将愈发重要

  康德苏强调了国家的国际责任问题。他表示,每个主要的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国家,都应该非常小心、非常审慎地考虑它的国际责任,以及其国内利益能否有益于全球。“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的发展经验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有非常成功的改革经验。第二点是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虽然外部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中国已经展现了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和意愿,致力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稳定,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一个新的货币体系中,一个真正的货币体系中,中国以及人民币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将会越来越重要,而且这个新的货币体系将会涵盖人民币:它将会基于中国以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合作,并且我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也将会进行深刻的改革。变革需要新思想,同时也需要达成共识。“成功在我的脑海中意味着IMF的改革,世界经济体系的改革。我们要实现我们的愿景,成为全球的央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

  中国户籍改革红利将带来1%-2%潜在增长率

  蔡昉表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的城镇化目前已经达到了54%,这里的城镇化率是指这种常住人口。但是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有户籍制度,现实的城镇化和户籍的城镇化两者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如何防止城镇化的可逆,实现习总书记说的,要让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容得进,能就业和创业,也就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是改革红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蔡昉列举出户籍制度改革可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两项明显效果。一是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二是让他有更好的制度条件。对于如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蔡昉简单总结为以下两点。一要认准户籍制度改革是必须推进的。二要有政治智慧推进这个改革。蔡昉还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带来改革红利。要让户籍制度的改革的成本能够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能够在社会、个人、企业之间合理的分担。同时,让改革的红利,潜在的红利能够预先有确定的期望值,能够在各个群体之间合理的分享。只有这样才会实质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持中国未来的高速经济增长。

  拉丁美洲开发银行行长恩里克·加西亚

  要拉近与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关系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看到的中国的变化是惊天动地的,这个国家的变化对世界的各地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加西亚表示不能够自满,不仅要考虑过去,也要考虑未来。面对挑战,加西亚表示,需要像亚洲国家那样要把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首先不要影响市场稳定。如果市场稳定被打破,增长平等就会被牺牲;必须要有新型增长,要从传统的增长模式转换;另外拉丁美洲不仅要有高速增长,还要有包容的增长,这并不是说要去增长,而且要给所有的公民增长机会,繁荣机会、创业机会;还有,考虑到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拉丁美洲把20%的GDP在这个方面。加西亚还表示,中国和拉丁美洲必须要加强持续的伙伴关系,这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不仅应该出口原材料,我们还要提高生产力效率,并且有更加战略性的伙伴关系,这非常具有挑战性。”关于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加西亚表示,拉丁美洲卡发银行是新兴国家中的成功的典范,真正是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发展银行。对于未来规划,加西亚表示,“我们和中国的进出口银行和开发银行关系都非常好,我们想进一步拉近我们的关系。还要有信托基金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促进机制建设和基金建设。”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行长渡边博史

  中国如何应对挑战对新兴市场国家具有示范作用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和世界市场非常重要,中国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20%,GDP占到了世界的50%。但是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的GDP将会占到世界经济的20%。我想我要谈一些新兴市场面临的长期的挑战以及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长期的挑战。第一个是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怎样能够在其经济增长中和周边的国家和区域保持联系。这关系到劳动力的分配问题,即便中国能够自给自足,但也应该和邻国保持着非常好的联系。第二点就是说中国要在怎么样在解决老龄化社会方面成为好的范例。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欧洲和日本都面临着老龄化社会的问题,中国近年来才面临老龄化的问题,所以怎么样解决挑战呢?第三,就是为了能够非常好地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问题,我们需要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基础。所以政府和当地社区要有非常好的经济实力。收入的分配,以及收入的质量是非常的关键的。最后也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为止,中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展,中国工业的发展很像教科书式的范例。很多国家可能会走上另外一条发展的道路,其中一个原因是现在人和计算机、人和机器人之间存在竞争。我认为制造业将会由机器人占主导作用,中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会对其他的国家起到非常大的示范作用。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