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一年三次发声:30条干货全解中国经济

蔡律 转载自 新华网 | 2016-05-13 23:21 | 收藏 | 投票

  “权威人士”一年三次发声:30条干货全解中国经济

  我要评论2016年05月11日 07:35: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评论0打印字大字小中国经济网编者按:5月9日,“权威人士”再次“现身”!其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的重磅专访引发疯狂刷屏。这是近一年的时间内,“权威人士”继《五问中国经济》、《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头版“发声”,就当前经济形势诊脉、开方。

  201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对“权威人士”的专访《五问中国经济》,深入解析了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旋即引发强烈关注。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对“权威人士”题为《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解读和深入阐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在《开局首季问大势》文章中,“权威人士”对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预期管理怎么办、经济风险怎么防五大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这和前面两篇文章形成相互呼应,“权威人士”不仅对经济形势进行了客观判断,指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和改革过程中的痛点,还为经济发展谋划了改革方向。其中干货多多,中国经济网记者特在三篇文章中各摘取了十大精华。

  “权威人士”在《开局首季问大势》中的十大干货(2016年5月9日)

  1、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3、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

  4、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5、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6、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7、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8、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9、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10、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权威人士”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十大“狠话”(2016年1月4日)

  1、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4、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

  5、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6、现在我国的实力相当雄厚,经济发展基本面好,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7、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8、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

  9、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10、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

  “权威人士”在《五问中国经济》中的十大精华(2015年5月25日)

  1、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2、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不出风险,经济就能保持稳定增长。

  3、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4、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5、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其必然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即近期和长期相结合、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

  6、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7、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8、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要抓住市场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势,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9、现在价格总水平涨幅较低,常规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所加大,但也不能放水漫灌,而要注意“度”,注重精准滴灌。

  10、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整理)

  重磅解读!“权威人士”再现身,释放什么重大信号?

  2016年05月1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回顾:神秘的权威人士3次现身分别是什么时候?

  还记得那位神秘的“权威人士”吗?

  201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经济报道,引题是“本报独家专访权威人士,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大势”,主标题是“正视困难保持定力前景光明”。报道五问权威人士,对宏观经济做出总体判断,并对未来政策做出指引。

  权威人士是谁?在如此重要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编辑部犯了低级错误,而是不便透露人物身份,这凸显报道的神秘性和特殊性,更使得报道具有解读价值。从中国政治逻辑看,该权威人士一定身份特殊,对宏观决策具有影响力,这篇报道实际是在向外界传达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

  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再度刊登权威人士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年5月9日,这位权威人士第三次现身人民日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把脉当前中国经济的五大问题。“权威人士”第三次现身要点有哪些?

  开局首季问大势,这回,权威人士说了啥?说了谁?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5大问题:

  经济形势怎么看?

  宏观调控怎么干?

  供给侧改革怎么推?

  预期管理怎么办?

  经济风险怎么防?

  15大判断:

  1、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2、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3、“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4、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5、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6、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7、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8、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

  9、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10、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11、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12、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13、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14、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15、“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对话“权威人士”:L型走势是什么姿势?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中央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反之,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挨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干部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二、宏观调控怎么干?

  问:从一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对于经济企稳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还要继续用。对此您怎么看?

  权威人士:这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既影响眼前,又涉及长远。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当前,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

  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二是确保中央的政策落地生根。

  问:一季度的成绩单显示,一些问题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问题又露出苗头;经济工作面临“两难”、“多难”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性。那么,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权威人士: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47。120, -0。26, -0。55%)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威人士: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中央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问: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需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政府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政府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体制机制。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17。310, -0。09, -0。5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四、预期管理怎么办?

  问:这几年,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从中可见,对经济现状和市场行为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存在“观点偏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

  权威人士: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

  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

  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点,中央从来没变过。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还有,提高舆论引导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须实事求是,拿捏好分寸。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问: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种人”,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在您看来,这些群体的积极性有没有激发出来?怎样形成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力?

  权威人士: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但要我们肯干、敢干,还要我们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家有了方向,有了希望,能干、会干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要看到,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发挥上述三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还要做大量工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包括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要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五、经济风险怎么防?

  问:去年至今,银行业利润下滑和不良资产率上升颇受关注。一季度资本市场也一度发生较大波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权威人士: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问:伴随“去产能”,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人员下岗,这在钢煤行业更突出,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请问“去产能”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冲击,进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该怎样妥善处置?

  权威人士: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特别是40—50岁职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力。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问: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很关注,也有担忧。如何既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也注重防范通缩风险?

  权威人士: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趋于复杂。在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依我看,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政府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托好底。“权威人士”透露中国经济三大信号?

  中国经济当前“脉象”如何?宏观调控会否重走老路?供给侧改革究竟如何推进?

  “权威人士”9日在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再度发声,传递出关于中国经济的三大信号。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引发各方关注。

  ——中国经济呈“L型”走势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均有显著反弹。有观点认为,一度被阴霾笼罩的中国经济春意渐浓,更有乐观者预测中国经济将实现“U”型触底反转。

  但权威人士认为,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概念描述中国经济。当前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故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且这个L型走势“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这个‘把脉’客观清醒。”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经济深度调整不会立竿见影,短期目标即使达成,还需看是否能够稳固。在此情况下,不能轻言经济将见底回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中,创新的驱动效应、人才红利释放、产业结构调整都有一个过程。此外,中国经济正在向消费和服务拉动转型,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类经济体增速普遍不高。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

  “L型判断符合实际,也符合规律。”徐洪才表示,此时做出这一判断“适逢其时”,有利于避免“头脑发热”,防止宏观调控出现不良苗头。

  ——没必要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本轮经济企稳与刺激投资直接相关。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人民币,创单季历史新高信贷规模。4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两大先行指标双双下滑,使加大刺激力度呼声再起。

  对此,权威人士明确说“不”。他指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中国经济“下行不到哪里去”,但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故“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权威人士并表示,在操作上,宏观调控要避免短期化行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同时要避免不适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

  在徐洪才看来,一季度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到了L相对稳定的后半段”,此时尤其需要保持头脑清醒,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培育市场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提出不能硬推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稳增长不重要,而是要在坚持货币和财政政策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做更富前瞻性、针对性的调控。”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近期政策宽松势头或已见顶,房地产政策和货币信贷料难进一步放松。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输不起的战争”,权威人士对供给侧改革的评价,意味着这场改革将“真刀真枪”推进,不会止于口号、流于形式。

  他指出,去杠杆要积极稳妥,“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去产能方面,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徐洪才认为,这反映出高层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充满紧迫感。“如果在这方面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不仅会浪费国内资源,还会进一步拉大和发达经济体的距离。”

  权威人士指出,“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意味着中国供给侧改革将更注重多管齐下,加强“立新”减少“破旧”带来的冲击。

  最全解读:“权威人士访谈”你只需要明白这七点

  2016年05月09日中财网

  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对此,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的访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每一次都对应着政府政策的重大变化。

  邓海清表示,短期来看,权威人士的表态利空股市,包括经济非V或U型(对企业盈利预期下降),否定货币宽松(对无风险利率下降预期降低);但长期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分化加剧,优质企业将获得比供给侧改革之前更高的盈利。随着短期利空释放、股市短期调整结束,未来优质企业盈利将长期改善、同时无风险利率长期维持现状,股市将进入“健康牛”。

  原文如下:

  5月9日,权威人士再度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我们认为,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的访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每一次都对应着政府政策的重大变化。通过分析权威人士访谈,能够了解政府现在在想什么,与过去比有哪些变化,以及未来会做什么,投资者可以提前布局,更好的把握市场机会。

  一、经济运行L型,稳增长让位于调结构。

  三次权威人士专访分别是2015年5月、2016年1月和2016年5月,第一次主要是提出问题和确定基调,第二次主要讲结构性改革怎么做,在经济预期极为悲观的背景下,强调不实行需求紧缩,第三次是在3月经济数据向好的背景下,提出未来经济是L型,而不是V型和U型,重点重新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表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是该文最重要的表态之一。

  权威人士对于没有U或V的解释是:第一,“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第二,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总之,“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有意思的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从短期观察,经济波动受外界因素干扰很多,有可能是阶段性的U型或W型”,此次权威人士正式否定了U型提法,对于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有很大的影响。

  “供给侧改革”取代“稳增长”成为政府工作重点。权威人士强调,“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意味着需求刺激告一段落,供给侧改革重新成为重点。

  当然,政府重心切换到调结构也意味着,政策层确认经济已经见底回升,中国经济已经进入L型下半场,持续5年的经济下滑结束,否则不具备把改革放在首位的条件。

  长期来看,政府基调仍然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期“适度扩大总需求”是重点,而现在开始变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预期,一旦未来经济重新下行,重点将重新转变为“适度扩大总需求”;对于未来中国经济不能过于乐观,但更不能太悲观。

  二、货币宽松周期结束,全球央行“再同步”

  权威人士对货币政策的态度非常明确:“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

  在1月份权威人士访谈中还提到要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而此次降企业成本则只是“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似乎已经不再作为政府政策选项。

  我们在201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中提出,货币政策“换挡期”,2014-2015年的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已经结束,主要逻辑是经济回暖、通胀回升,货币宽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几乎不存在,此次权威人士的表态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一个更广的视角来看,中国央行与全球央行开始“再同步”,主要央行均进入货币政策观察期。从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同步性来看,美、欧、日货币政策由分化走向收敛:美国加息步伐放缓,欧、日放松进程暂停。在欧美日央行都进入观察期之后,中国也开始由宽松周期进入观察期。

  三、新常态下的“周期归来”有新内涵旧常态下的“周期归来”具有长周期、高波动性的特点,其核心是房地产和投资周期。在过去,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五大周期的同步性:经济增长周期、地产泡沫周期、外汇占款周期、通胀周期、资金成本周期等“五大周期”高度同步,同时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

  进入新常态,“周期归来”也有了新的内涵,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波动幅度降低,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更重要的是具有结构分化的特点。

  此次权威人士明确表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意味着,此轮“周期归来”难以导致经济大幅回升。

  我们认为,新常态下的“周期归来”内涵是:

  第一,新常态的“周期归来”是中国经济长周期见底回升,持续五、六年的经济下滑结束。此轮长周期下滑开始于2010年,当时GDP高点为12。2%,到目前已经下行持续五、六年,这是中国经济L型的上半场。到2015年底,中国经济长周期见底,L型拐点已至,2016年开始进入L型的下半场,这是我们认为新常态下“周期归来”的最重要含义。

  第二,新常态下的“周期归来”不意味着经济大幅反弹,而是呈现区间震荡、窄幅波动。与上行幅度有限相对应,即使经济再次下行,也是有底线的下行,必然会伴随财政刺激发力,我们认为GDP底线在6。5%。中国经济不会再向2011、2012、2013年那样、出现反弹之后经济再度加速下行,这是与看空中国经济观点的最主要区别。

  第三,旧常态的“周期归来”是“普惠周期”,几乎所有企业普遍受益,而新常态的“周期归来”则是“优选周期”,“二八定律”现象突出。过去只要“周期归来”,就会出现所有行业、企业普遍受益,投资什么都能躺着赚钱;而现在的“周期归来”尽管意味着经济整体见底,但是不同企业盈利之间将加剧分化,甚至分化程度比经济下行时期更加剧烈。权威人士也表示“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把握结构性分化的机会,是未来几年的投资重点。

  四、明确供给侧改革任务,不靠居民加杠杆去房地产库存在1月份的权威人士访谈中,尽管主题是“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对具体措施论述较少,更多的是在谈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意义,以及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对于具体供给侧改革措施没有系统性的阐述。

  此次权威人士则明确了“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任务目标,我们精简之后重点如下:

  去产能,关键是处置“僵尸企业”,原则是“保人不保企”;

  去杠杆,“宏观不放水漫灌,微观有序打破刚性兑付”;

  去库存,通过“人的城镇化”去房地产库存,否定通过“加杠杆去房地产库存”;

  降成本,降低整体税负,取消不合理收费,减少行政审批,不再提降低融资成本;

  补短板,注重精准扶贫,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体制机制。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去库存的变化。去库存指的是去房地产库存,这点上没有变化,但是对于如何去房地产库存,一直存在争议。去库存的关键是创造需求,一种方式是通过居民加杠杆,一种是通过户籍城镇化。

  一个有趣的点是,周小川在G20记者会上表示,“从中国的情况看,个人住房贷款占银行总贷款中的比重还是相对偏低的。”“所以银行系统也觉得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还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产品,有发展的机会。”尽管周小川并未明确表示要通过个人加杠杆去房地产库存,但上面的表态不免让人产生类似的联想。

  此次权威人士否定了“房地产加杠杆去库存”的做法。其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就是房地产市场加杠杆,无论哪个领域加杠杆都蕴含着巨大的去杠杆风险;二是2015年底以来对房地产刺激力度偏大,导致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过快,担忧存在泡沫风险;三是对于房地产加杠杆政府不应释放明确的引导信号,也就是说如果市场自发的可控房地产加杠杆是有空间的,但是一旦政府明确引导房地产市场向好,那么存在泡沫化失控的风险。

  这与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有相似之处,政策层有意无意的表态,使得市场对当时股市产生“国家牛市”的错觉。周小川表示“资金进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肖钢表示“这轮股市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如果再出现由于政策层有意无意的暗示,再导致房地产市场泡沫化,其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是股市泡沫破裂远远不能比的。

  五、没有滞胀,也没有通缩对于通胀,权威人士既不认可物价大幅上行,也不认可通缩。权威人士的理由是,产能过剩严重,物价普遍大幅上升缺乏实体支撑,同时流动性充裕,消费能力旺盛,通缩可能也不大。

  我们一直强调,滞胀只是杞人忧天,前期涨幅最大的蔬菜价格已经明显回落,只有猪肉价格由于供给弹性较弱还存在一定上涨,但由于去年下半年猪肉价格高位,猪肉价格同比难以继续上行。

  历史上的四种滞胀类型是:1970年代的石油供给冲击型、中国民国时期的国家动乱型、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崩盘型、2014年日本税制改革型,没有一次所谓货币超发导致的滞胀,现在也没有滞胀的可能。

  在现代金融体系下,货币超发的结果是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通胀,即使导致通胀,必然是先有经济回暖再有通胀;如果没有最终需求,试问囤积大宗商品、蔬菜卖给谁?如果货币超发能够导致通胀上升,那日本、欧洲央行货币超发最严重,为何其通胀却是主要国家中最低?

  我们在2015年底提出“2016年通胀归来”,但我们从来不认为中国现阶段能够达到高通胀。我们的判断与权威人士一致,通胀大幅上行或者重新回到通缩的可能性都很小。

  六、短期利空股市,长期仍看好“健康牛”

  对于金融市场,我们仍然坚定看好基本面驱动的股市“健康牛”,价值投资最好的时代到来。

  短期来看,权威人士的表态利空股市,包括经济非V或U型(对企业盈利预期下降),否定货币宽松(对无风险利率下降预期降低);但长期来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分化加剧,优质企业将获得比供给侧改革之前更高的盈利。上市公司作为优质公司的代表,盈利改善程度要好于整体经济情况。

  对于无风险利率方面,我们认为货币宽松周期已经结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很快就会进入紧缩周期。我们认为不会出现滞胀,因此在经济明显回暖或过热之前(按照权威人士的论述,这种情况发生概率很小),通胀难以大幅上行,货币政策也就难以实质性收紧。在供给侧改革为重点时期,经济下行风险并未彻底消除,政府再通过紧货币去产能、去杠杆的可能性很小。对于持滞胀观点的人来讲,对货币紧缩的预期过高,存在修正的可能。

  我们认为,随着短期利空释放、股市短期调整结束,未来优质企业盈利将长期改善、同时无风险利率长期维持现状,股市将进入“健康牛”。

  更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新常态“周期归来”的结构性大分化时代到来,政策层对股市干预减少、规范增加、制度设施完善,“价值投资”最好的时代到来。企业盈利分化加剧,挑选好的投资标的的意义重大。我们认为,一方面需要关注有突破性的创新性企业,另一方面需要关注供给侧改革受益的优质传统企业。

  对于债券市场,权威人士提到“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意味着信用违约仍将继续,这是未来债券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

  对于大宗商品,维持4月25日报告《警示短期回调风险,长期趋势机会不变》的观点不变。短期而言,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政府政策可能变为“去产能+放产量”,导致大宗商品供给增加、价格回落,重蹈2009年8-9月大幅回调的覆辙。在强调短期风险的同时,我们仍然长期看好大宗商品,2015年末是大宗商品的长周期底部,随着经济长周期见底、美元指数长周期见顶,大宗商品存在长期趋势性机会。

  关于权威人士的谈话你只需要明白这七点今天,人民日报在头版转二版刊登了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指出了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并对诸多核心问题明确了政府的态度。这是继去年5月25日,今年1月4日之后,“神秘的”权威人士第三次接受访谈。

  民生宏观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指出,该谈话代表了中央最高决策层对当前经济的看法和定调。如果文章的思路能够得到贯彻落实,那将是国之大幸。

  华尔街见闻综合各家券商评论,将权威人士讲话要点整理如下:

  1、确认经济L型,供给侧改革回归政策重心。

  华创证券分析师牛播坤,甄茂生指出,供给侧改革回归政策重心,强调需求侧托底不能越位。明确表明供给侧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矛盾,需求侧为改革托底,但不能过度,“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可持续”、“抛弃货币宽松加码加快经济增长、去杠杆的幻想”。此外,在论及经济下行压力时,15年的《五问中国经济》对投资、消费等需求侧着墨甚多,而这次更多的强调长期视角,结构性矛盾才是关键。

  权威人士表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是该文最重要的表态之一。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长期来看,政府基调仍然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期“适度扩大总需求”是重点,而现在开始变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反对高杠杆硬推经济

  权威人士谈到:“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管清友评论称,谈话明确指出“财政政策要更积极,货币政策要更稳健”。针对于一季度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按照访谈的基本论调,后续政策可能会纠偏,大家一定要注重政策在边际上的变化。

  华创证券也指出,除非外部冲击导致经济再度快速下滑,一季度天量信贷难以重现。

  3、严防金融高杠杆

  华创证券认为,对金融高杠杆的重视或意味着后续将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15年的《五问中国经济》中,防控经济风险主要强调非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高负债,本次专访则将突出强调高杠杆是金融市场脆弱性的“原罪”和金融高风险的源头,这意味着后续或将出台相关的监管措施。

  4、股市汇市涨跌不再是政策目标

  管清友称,谈话对于股市、汇市、楼市做出了明确说法,指明了资产配置方向。谈话指出“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也就是说,这几个市场不能被工具化,它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不能为了稳增长而去刺激。“这在我阅读的文件范围内,这个说法是第一次提出”。

  股市的功能是什么?“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 也就是说,政府主要是要强化监管,防止异常波动,防止系统性安全,股市涨跌、指数波动不再出现在监管目标当中。

  九州证券认为,谈话短期利空股市,长期仍看好“健康牛”。

  管清友称,汇市这次没有将参考一篮子货币,而是“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 意思就是说,人民币的涨跌,应该更多参考市场。我们不希望出现剧烈波动,所以说是“基本稳定”。但汇率涨跌也不应该成为汇率政策的主要目标。

  5、否定用房地产加杠杆来去库存

  谈话明确了房地产市场的定位:“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中央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管清友评论称,这是对前期一些地方房地产政策的“拨乱反正”。

  6、强调预期管理

  谈话指出,“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华创证券认为,在15年的《五问中国经济》中,预期管理只是作为宏观调控的组成部分被提及,而这次将稳预期单列出来,强调宏观调控的本质就是预期管理,为此要保持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和前瞻指引。

  管清友则称,这次谈话本身也正是预期管理的产物。

  7、去产能:保人不保企

  管清友指出,谈话明确了“保人不保企”的重要思路。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邓海清总结称,去产能的关键是处置“僵尸企业”,原则是“保人不保企”。(华尔街见闻潘凌飞)

  一年内刷了三次屏 “权威人士”究竟是谁?

  神秘的权威人士今天被疯狂刷屏。

  从去年5月25日至今,这位权威人士的观点三次刊发于《人民日报》上。巧合的是,每次此人一说话,接下来就是股市下跌。今天也不例外,主要股指全线收跌。

  显然,拥有如此威力的并非普通人。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位不具名的权威人士究竟是谁?

  决策层?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此前曾分析过权威人士的身份。

  “侠客岛”统计发现,从《人民日报》创刊至今,该报有超过1600篇文章提及权威人士,共计出现1771次。

  其中,在《中共权威人士评论目前时局》一文中,“中共权威人士”发表了一段纵论时局的评论,其与《毛泽东选集》中的段落高度雷同。“侠客岛”称,“自此以后,这个权威人士多次出镜,写作风格一如既往。即便未必出自毛泽东本人的手笔,也无疑体现着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意图,甚至个性与风格。”

  这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特殊性。“侠客岛”称,用权威人士这个词,事实上可视为一种斗争策略。他们出现的基本语境是,这件事很重要,需要由高级别领导人来发表看法,但又不方便挑明了说。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这位权威人士的话语色彩发生了变化:之前具有浓烈的斗争色彩,之后则温和得多,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

  对于这种变化,“侠客岛”表示,以改革开放为界,能被冠以“权威人士”的,之前主要是因身份地位的权威性,之后主要是因技能和知识的权威性。

  从去年到现在,人民日报上出现“权威人士”字眼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分量却越来越重。最近的文章都是在谈论中国宏观经济,口吻都是以颇为“权威”的姿态教导经济工作该怎么做,这被解读为“给中国经济定调子、给信心、找方向”。

  从去年5月至今,权威人士三次谈论中国经济,均刊发在《人民日报》上:201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专访《五问中国经济》;2016年1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专访稿《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5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权威人士专访《开局首季问大势》。

  “侠客岛”认为,无论是经济的紧迫态势,还是新名词新理念提出后的一时迷茫,客观上都要求必须有人站出来谈谈经济了,而且必须是高级别领导。

  最近的几篇文章“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这种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领导干部文风要求的高标准。”

  《人民日报》常以笔名发表评论人民日报从2013年11月开始设立“权威访谈”系列文章,迄今总计发表39篇文章。其中,近80%的文章都出现在第二版头条位置。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就是最近三篇。

  不过,这些文章里的权威人士大多都是各部委接受采访的对象,均有署名。

  第一财经与阿里巴巴旗下的DT财经今日文章写道:

  “很多年来,在各位心中,《人民日报》的“本报评论员”即意味着中央声音与高层背景,是极神秘的符号。之前有两位研究者访谈了《人民日报》的内部人员,其表示评论员文章一般由写作组集体或高级记者创作,涉及重要话题,直接表达官方和《人民日报》编辑部的立场,从不使用个人署名。”

  人民日报在中国报业和经济界具有特殊地位,其多年来发表的评论文章很多为各色笔名。其中,最知名的评论署名是“任仲平”,其文章风格整体则偏向政治。而近年来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文章基本都在谈论宏观经济,因此大概率非此人。

  《人民日报》的其他特殊笔名还包括何振华、郑青原、国纪平、钟声等。

  而部委们想在人民日报上发文章时,也纷纷采用笔名。

  迄今为止,官方并未公开权威人士的真实身份,想必未来公布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但可以确定的是,“权威人士”还会被人民日报继续使用。所以,“别问他是谁”。(华尔街见闻祁月)

  权威人士专访解读,官方首次将“房地产”和“泡沫”放在一起

  高层对房地产泡沫的严重性已经有所警觉。由于利益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以及学养的不同,目前不论是在官方还是学界,对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还存在分歧,这也是去年以来,不论是地方还是货币金融方面,通过房地产上涨来支撑经济的重要原因。

  一、官媒第三次专访权威人士,语气很严厉,判断很肯定,话说得很到位,不遮遮掩掩,不骑墙,这是很出任意料的。因为大家都猜到“权威人士”是谁,这个讲话对市场的影响将会非常大,未来在一段时间内,所有的资产市场可能都会有大幅调整,今天的股市就已经出现这个情况。

  但是带来的问题是,前期高层和市场的预期过于乐观,现在突然出现这么严厉冷静的判断,对市场的打击非常大。可以看出高层在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是有分歧的,当然这也正常,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市场,高层声音左右摇摆,容易形成市场的动荡和起伏,形成不必要的市场耗损。

  二、权威人士说,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这个判断可谓是客观而冷静的,也是笔者一再的看法,此次中国经济的调整,不仅仅是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的结束,而且体制对经济的羁绊也在增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重叠,中国经济的调整时间不可能在一两年内结束,笔者认为很可能要超过五年。前期许多专家对中国经济前景都是过于乐观的,比如林毅夫等,尤其是体制内的一些专家更是过于强调经济的有利一面,有意识的忽略不利一面,宣传部门不让唱空中国,这就是所谓的“瞒和骗”,捂着眼睛就没有悬崖,是非常危险的。

  三、权威人士在访谈中对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做了客观判断,是给狂热的市场浇了一盆凉水。他说,“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

  一季度经济的复苏,主要是货币放水所引发的需求的释放,这里货币政策和银行的信贷政策都是要负责任的,实体经济没有根本改观,货币在金融市场收益率过低,进入个别的资产去炒高价格,这是投机的交易行为,只能制造泡沫,尤其是对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的吹起来泡沫是极其危险的。

  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官方第一次将“房地产”和“泡沫”两个词放在一起,说明高层对房地产泡沫的严重性已经有所警觉。由于利益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以及学养的不同,目前不论是在官方还是学界,对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还存在分歧,这也是去年以来,不论是地方还是货币金融方面,通过房地产上涨来支撑经济的重要原因。

  四、目前对高杠杆问题,学界和官方有一定的共识,但是对于如何去杠杆,杠杆对经济会引发什么问题,目前还有不同意见,最典型的是今年年初以来在财经高层形成的“转杠杆”思维,简单讲就是要把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高杠杆转移到居民身上,因为他们的储蓄太低,杠杆太低,怎么转杠杆,必须是要让他们借债,怎么借债?肯定是让他们买房子喽。听听权威人士怎么说:“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

  所以权威人士对股市会是楼市做了定位,这才是真正的定位,尤其是楼市,他就是住的,不是圈钱的,不是给地方政府招商的,不是给地方政府找财政收入的,不是用来腐败的。

  五、金融市场波动,并非境外阴谋,并非针对五星红旗来的,市场本身的脆弱性才是根本,权威人士没有提此前一贯的“防范系统性风险底线”,而是提出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尤其有意思的是,权威人士提出,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这是对前期高调提出的债转股的一个反驳,这个突然的大转弯显示了高层很多人认识是跟不上的。

  六、关键的是,其实中国经济由于杠杆高企、房地产泡沫严重,实体经济空心化,靠货币宽松的大水浸泡,经济目前对于货币的刺激已经没有多少反应,这也是形势所逼,高层说,不想再搞刺激,其实刺激的效应力度越来越低,刺激的能力也越来越下降。

  七、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的本质主要还是体制,比如庞大的行政成本,人浮于事,经济的负担太重,财政政策难有作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经济好不了。这是权威人士没有谈到的。

  八、总之,中国是个大国,经济发展复杂,认识也五花八门,但是高层这样清醒的认识,我们只是从十八大的报告中有所领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仅仅会变形走样,而且遵守这些清醒客观精神的说法也常常受到打压,所以如此冷静的看法能否贯彻到实际执行中是要打个问号的。( 来源:新浪乐居)

个人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任系团总支书记兼政治辅导员;2004年任忠县人民政府顾问,2007年获“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球问计求策”一等奖,荣获2007度、2008年度重庆十佳网络知识分子。荣获2011年“新阶层·重庆第二届…
每日关注 更多
蔡律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