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权威人士解读当前中国经济

杨佩昌 原创 | 2016-05-23 11:39 | 收藏 | 投票

  据说时下不许唱衰中国经济,所以准备好好讴歌一下。由于本人尚未能熟练使用正能量语言,因此,需要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绞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蹦出了一句极其正能量的话:中国经济道路曲折,但前景是光明的。尽管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忽然感觉自己全身正能量满满。

  虽然中国经济前景一派光明,但眼前的道路还真有点曲折。也许急性子的人马上就会问,中国经济到底有多困难?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先打个比方:一位病人来到医院就医,在确诊之前,大家仅仅知道他有病,但并不知道是什么毛病。初步诊断结果出来之后,尽管知道了病因,但不知道这病究竟有多严重。更棘手的问题是,到底该用什么方法治疗?结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魏则西?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大家都知道出了点问题,需要改革也是基本的共识。接下来就发生了较大的分歧:中国经济的病究竟有多严重?需要通过什么手段来进行治疗?

  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对当今经济问题分析的两大派别:过度悲观派和谨慎乐观派。悲观派有十足悲观的理由:企业效益降低或纷纷倒闭,导致国内经济持续下滑、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凸显。更要命的问题是,政府的开支是刚性的,即使企业效益不好也无法大幅度减税。如果维持原有税收规模,只会使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这无疑陷入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恶性循环。

  内部日子不好,外部环境也日渐恶劣。国际上,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签订TPP协定;欧洲议会于5月12日正式以546票比28票的压倒性优势否决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显然,中国面临被美国甩开、被欧洲围堵的严峻局面。在应对TPP协议的问题上,中国唯一的办法是与更多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而如果不能与美国这个最大的经济体签约,再多的自贸协定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美国之外的国家根本无法吸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贸易容量。这种点对点的自贸协议还存在如下问题:根据协定,TPP成员国之间的互免关税只限于原产地产品,换言之,不允许转售第三国商品。即使中国与TPP内的某几个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但这些国家不能将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卖往美国或其他内部成员国。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人士都明白,转口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不小,一旦失去转口贸易,中国出口外向型企业损失很大。至于欧盟否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未来遇到的障碍将是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由于中国对欧盟长期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欧盟势必经常动用“反倾销调查”这一工具。尽管1998年4月27日欧盟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排除,但并不等同于将中国视为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如果中国企业遇到对反倾销调查,只能个案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裁决待遇”。而欧盟对中国企业分别设定了异常苛刻的“市场经济五条标准”和“分别裁决的四条标准”。过去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经常败诉,未来也肯定不会乐观。

  正是基于对上述形势的判断,悲观派认为,在改革之前首先要做点什么。正如对待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马上做手术是不妥的,必须先输液或补充点血液。于是,央行仅在今年一月就释放出超过1。5万亿的流动性。据估计,年初货币放水量达到了6万亿的规模。

  与过度悲观派不同的是,谨慎乐观派则认为,中国经济还不会马上死,但必须立即动手术,而且刻不容缓。在乐观派看来,把“加杠杆”这个血泡主动刺破是当务之急。如果现在给病人输液或输血,只能让内压增大,导致血泡骤然爆裂,从而失去了挽救的机会。5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权威人士评论目前时局》一文即是持这样的观点。表面上看,这位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是L型,似乎是比较悲观的看法。其实,只要认真体会,不难发现权威人士对当前经济的信心和对改革的决心。起码他认为中国经济现在还能做手术,岂不是谨慎乐观?

  也许有人会问:你所说的“悲观派”不是判断中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年初出现“小阳春”了吗?这怎么是悲观呢?中国人尤其是官方的话语体系奥秘无穷,不去仔细体会只能看到表面。“小阳春”这样的说法等于是长出了一口气,正如一位医生给病人输血后,病人动了几下,眼睛也睁开了,于是医生激动地向家属宣布:病人缓过来了。你能体会医生在病人苏醒之前那种紧张的心情吗?可问题是,输血之后病灶会不会加重?

  尽管对中国经济的观察只是雾里看花,但作为非权威人士,本人还是倾向于认为权威人士更有道理。虽然中国经济形势有所缓和,但深层问题更为突出。例如六万亿释放出来的流动性,本意是去房地产库存,但二三线城市的库存并没有消化,反而是去掉了一线大城市的库存,直接推高了深圳、北京、上海的房价。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本来就不是问题,现在反而造成了问题,岂不是越帮越乱?记住,真正需要去库存的地方是二三线城市。

  权威人士的初步判断是刺破加杠杆这个血泡,随后给出了“供给侧改革”的药方。“供给侧改革”这个名词给人云山雾罩的感觉,其实说白了就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改革”。尽管经济学有很多流派,但主要还是以“供给”和“需求”来区分阵营。供给学派的观点是,供给居于首要、决定性的地位。社会购买力取决于社会的生产能力,人们在向社会提供商品的过程中,自然会创造出多方面的需求。社会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以手机为例子,苹果触摸屏手机的出现,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市场需求。需求学派则以凯恩斯为代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扩大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实话实说,需求学派的主张有点扯,但也不能说完全是胡说八道,它至多只能用于经济严重滞涨时期的临时性干预。这种干预尺度非常不容易拿捏,从历史上看,只有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德国经济部长卡尔席勒成功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有限干预措施也还是可圈可点的。今年年初释放的流动性就属于刺激需求的范畴,但货币却流向了本不该去的一线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刺激需求的本意是提升消费能力,可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却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把巨量资金吸走,民众手里更加没钱,其他领域的消费如何提振?

  因此,“供给侧改革”这一药方无疑是正确的。“供给侧改革”的方向是让市场起主导性作用,由市场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那么,如何才能让市场发挥作用呢?以弗莱堡学派的观点来看,只能是规范市场秩序,给市场主体公平机会,创造自由竞争的局面,舍此别无他途。从这个角度看,“供给侧改革”的确是个好药方,而且每个措施都涉及到了要害,可以说是刀刀见血。

  尽管如此,本非权威人士还是认为,“供给侧改革”也不过是指标不治本的药方。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只在供给侧进行改革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个行政权力如此强大、权力容易冲动的社会,如何才能真正给市场松绑?在一个官商结合的社会,如何才能规范市场秩序?在一个国企占主导地位的市场,如何才能做到自由竞争?因此,要想让“供给侧改革”取得成功,首先要对政府进行改革。如果不大幅度削减公务员队伍,如何才能减少行政开支、降低企业和民众负担?如果不清理过多的行政管理,如何才能还市场一个蓝天?下一步,能否减税是第一块试金石。

  因此,政府自身改革才是根本。只有减少政府开支、约束政府行政冲动、减少各种腐败,才能增加市场活力。如此,中国经济才会获得第二次生机,国家前景也将一片光明。

个人简介
德国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会长、欧华管理技术机构总裁。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