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人航天公司2025年把地球人送到火星

刘植荣 原创 | 2016-09-28 18:13 | 收藏 | 投票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认为,到下个世纪人类就能大规模移民火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可供大量移民所用的飞船等技术。

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27日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马斯克应邀参会并发表演讲,描绘了他心中的人类移民火星前景。

他说,随着星际飞行成本的降低,将来一张前往火星的船票价格不会超过地球上一幢房子的价格,最终可能会有100万“火星人”,他们会建立城市,到时火星上也可能会有比萨饼店。

马斯克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经开始研究移民火星的相关技术。就在25日,该公司刚成功测试了最新的“猛禽”火箭引擎,这种引擎具有超强推动力,被认为可用于火星任务等星际旅行。在马斯克的设想中,将来前往火星的飞船载人量会比现在的飞船大得多,每次能运输一两百人到火星。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曾表示,最早将于2018年发射一艘无人飞船前往火星;然后计划2024年发射载人航天器,可能于2025年将人送达火星。这个时间表被外界认为非常激进,与之相比,美国航天局的计划是到2030年后把人送上火星。

马斯克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目前在火星计划上投入了数千万美元,而整个计划可能需要上百亿美元的投入,他邀请相关业界机构加入这个计划。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有成功也有失败。该公司多次完成了为国际空间站送货的任务,还多次完成了火箭发射后对第一级的回收,这被认为是未来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关键之一。不过该公司也出过多次事故,最近一次9月1日“猎鹰9”火箭在发射台上爆炸。

在被问到自己是否会去火星时,马斯克说,最开始几次火星之行肯定风险很大,谁想成为第一个“火星人”,就要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现在他还希望能亲眼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但如果将来有了很好的应对方案,他也许最终自己会去火星。

评论:航天应走市场化道路

作者:刘植荣

2012年5月22日,美国由私营企业研发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把一个高6.1米、直径3.7米的“龙”飞船送到预定轨道,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送去500多公斤食物、衣物等生活和实验物资。2012年5月31日,“龙”飞船携带从国际空间站卸下的600多公斤物品返回地球,成功完成首次商业飞船向空间站运送补给的任务。

□ 私企也可搞航天

“猎鹰9号”由私营企业SpaceX公司研发,早在2009年该公司就曾经用“猎鹰1号”运载火箭把一颗马来西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SpaceX公司从成立到成功实现与太空站对接并返回不到10年,由此可见美国民间科技实力的雄厚。SpaceX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发射“对SpaceX公司和商业航天飞行业而言都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SpaceX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原来是网上第三方支付工具“贝宝”(PayPal)的创始人,他将“贝宝”卖给eBay后,用套现的资金创办了SpaceX公司。

“猎鹰9号”运载火箭高55米,直径5.2米,低地球轨道运载能力为24750千克,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9650千克,超过中国正在使用的任何型号的运载火箭。到2020年前,SpaceX公司将研发出运载能力达到75吨的火箭,以满足月球探测需要。

“猎鹰9号”有许多技术创新,一级火箭有9个引擎,即使一个或几个引擎故障,仍然可以进入预定轨道。另外,“猎鹰9号”的上下两级火箭用气动分离系统取代爆炸螺栓分离,以便于在地面测试。而爆炸螺栓只能爆炸一次,无法测试。

□ 太空竞赛搞垮苏联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史泼尼克1号”,揭开了太空探索的序幕,也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太空竞赛的开端。4个月后,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索者1号”发射升空。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苏联的“东方1号”太空飞船进入地球轨道,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3天后美国宇航员乘坐“自由7号”进入太空。

当时美苏发展太空技术,完全是意识形态的需要,通过太空竞赛证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优劣,正如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美国登月时所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紧紧围绕在苏联之前登月这个目的……否则我们不会花费这么多的金钱……因为我对太空不感兴趣……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证明我们能打败苏联而不是在他们后面苦苦追赶。”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登上月球表面的第一人,并在月球留下了那句名言:“对一个人来说那是一小步,对于人类却是巨大飞跃。”

到1975年,苏联财力枯竭,退出太空竞赛。这场竞赛耗资巨大,拿美国来说,在1957-1975年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共开支1000亿美元(折算成2004年购买力)。由于苏联财政不公开,无法得到苏联在太空竞赛上的花费,但观察家认为,高昂的太空竞赛导致苏联1970-1980年代的经济危机,并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原因。

□ 航天应走市场化道路

美国5架航天飞机在2011年全部退役,目前NASA又没研发出新型的太空飞行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NASA只有使用商业模式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最近几年,NASA搭载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但费用昂贵,一个座位为5000万-6000万美元。为此,NASA亟须在国内寻找私人太空运载服务。

SpaceX公司“龙”飞船改装后就可运送宇航员,每个座位仅2000万美元。NASA 与SpaceX公司签订了价值16亿美元的太空运输合同。NASA还与美国另一家私营企业轨道科学公司签订了价值19亿美元的太空运输合同。目前,美国有4家私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事太空运载与探索研究,市场规模很快形成,这更有利于NASA的市场选择,降低太空运输成本。

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对私人航天业的发展给予肯定和支持:“‘龙’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以及此次任务的其他很多成就,将美国商业飞行引入了新时代。通过设计并运行新一代航天器向空间站运送货物,美国的创新和灵感再次展现了强大的力量。”

美国国债危机一直没有得到缓解,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缩减政府开支将成为财政常态,对NASA的拨款肯定会受到严格的限制,这就迫使美国政府改变航天发展规划,把地球轨道太空运输任务交给私营企业,NASA集中财力和精力发展行星探测,如登陆火星。

由此可见,未来的航天事业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过去各国都是“举国体制”发展航天事业,投资大,效率低,浪费了大量资源。将来,航天也必然像民航一样,对私营企业开放,走市场化道路,政府不再包办航天设备和工具的研发和制造,而是通过招标的形式,从市场上购买太空运载等各项服务和设备,这不但节约了政府开支,也促进了航天技术被民用技术吸收,加快高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以此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本文发《新金融观察》)

个人简介
刘植荣,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 qq:327954416
每日关注 更多
刘植荣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