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决算公开,关键在于“一碗水端平”

蔡红东 原创 | 2016-09-28 18:54 | 收藏 | 投票

 近年来,尽管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社会公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据此前财政部开展的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检查涉及的省市县25万多个三级预算单位中,有36638个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56481个单位未公开2014年部门决算。

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财政部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年初向地方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后,于日前向地方财政部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就地方财政部门如何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提出了“统一思想、标本兼治、切实整改”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提到,“县级以上地方财政部门要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在现有公开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公开渠道,改进公开方式,从2017年起将本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在平台上集中公开,方便社会公众查阅和监督”。

财政部的通知发出后,全国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以“县以上政府将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为题,对此事予以报道。还有知名媒体发表社论,说“建立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不是小事”。对此,笔者表示赞同。但细细想来,这些媒体的报道并没有抓住通知中所提到的“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这个“要害”,而以建“平台”为新闻眼予以渲染,似乎以偏概全,曲解了财政部下发这个“通知”的真实意头,转移了社会公众的视线。

不熟悉财政部门工作的人,可能不太清楚财政部门建立“平台”的事。事实上,近十年来,全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不仅完成了规模庞大、安全要求高的“金财工程”建设,而且全部建立了“政务公开网”。可以肯定地说,对地方财政部门而言,预决算公开不存在平台技术方面的障碍。然而,唯一让人不放心的是,“政务公开网”的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试想,时下就连有些地方政府的网站都成了“摆设”,何况部门网站乎?可见,财政部在通知中再次提及地方财政部门建立“平台”的事,也是合乎时宜和很有必要的。

然并卵,这不是解决地方预决算“不公开”的根本症结所在。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预决算“不公开”的问题,重在地方财政部门“一碗水端平”——严格预算定额供给,规范编制部门预算。正如财政部在通知中所要求的,“提高预决算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切实细化预决算内容,为公开预决算创造良好条件”。

 “一碗水端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贫困地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践行“公平”二字。因为受可用财力的约束,在一般情况下,除了“四大家”机关和少数执法执纪等“强势部门”的工资、津补贴和专项经费等全额列入预算,其他部门唯有全额保障基本工资,至于津补贴和专项经费等只能列一部分,差额靠部门“自行消化”。这其中的差别是很大的。据笔者调查了解,某贫困地区一些“强势部门”的住房公积金按个人月工资总额的12%计提,而该地区教育部门只按个人月工资总额的6%计提,整整少了一半,一年下来,教育部门人均少拿6000元以上(含单位补贴的一半)。至于“三公经费”的支出差别,媒体暴光得太多,这里就不再提及了。

说到底,是“苦乐不均”的现象让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无所适从、害了不敢公开的“心病”。试想,明摆的不平等的账本,谁敢拿出来“晒”呢?然而,社会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此,地方财政部门要拿出勇气来,在地方人大、纪检、审计等机关的监督和支持下,遵照上级指示精神,严格执行《预算法》,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从而彻底根治地方预决算不敢公开的“心病”。

 

个人简介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天金报》特约评论员。从事地方财政工作多年,现在地方人大工作。主要作品:财经评论集《财富纵横》、长篇小说《小男人》。联系方式:tfxchd@vip.sina.com
每日关注 更多
蔡红东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