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他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这里,个性化定制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之一加以引导应用。与之相伴生的,是定制经济和定制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定制经济最早出现在农业社会,手工业中存在着最简朴的定制形式,量体裁衣成为这一定制时期的代名词。人们的定制不是建立在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生活基本需要的基础上。
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的提升,定制经济今天已经以全新的面目和手段呈现在人们面前。据美国最新预测的“改变未来的十大科技”中,“个性定制”被排在首位。这个判断是来自于对市场的变化趋势的把握。有两个因素导致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出现差异,一是消费者分化,二是消费者收入水平和价值判断出现差别。迎合消费者的商家正在个性化上倾注心思满足消费者需求。
个性化定制的出现,实现了由一般的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变,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则是建立在现代化工业流水线基础上定制生产和精准供给,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逻辑,也是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内在需要。
与此同时,当前我们同样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创新。我国电商在经历爆发式增长之后,其增速已进入下降通道,从2014年的49.7%,下降到2015年的33.3%,再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6.1%,增幅下滑的幅度与实体零售企业的增速相接近。两者的平衡似乎比预计的更快,过去几年,零售业线上线下零售额增速两极分化的情况正发生改变,传统商业和电子商务两者互杀的局面正在加速向两者均衡发展、互为补充方向转变。
青岛红领花费了13年时间创造并总结出来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解决方案(SDE工程),以及基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C2M新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制造业的一个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也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有效路径。青岛红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技术运用以来,在全国传统服装行业产销不振的形势下,每年效益以130%的速度增长。目前SDE工程已经在服装、鞋类、化妆品、食品、家具、家电、自行车和摩托车等20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已经成功改造的牛仔服企业和化妆品企业,都实现了效益大幅增长。完全可以说,红领的解决方案以及独创的C2M商业模式,对于我省企业转型升级,由安徽制造转向安徽智造,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复制性。
一是要增强紧迫感。我省的制造业中,属于中间加工的居多,制造业主要停留在原材料、初级加工等中间体上,产业链条短,缺乏知名品牌和终端产品,因而总体上显得不大不强不知名。在制造业强省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及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大指标体系中,我省与发达省份相比的差距都不小,因而必须采取弯道超车,下好结构性改革的先手棋。而个性化定制这一基于工业4.0精髓的解决方案,无疑能助力我省加速向制造业强省迈进。
二是要强化培训。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的应用,目前虽然已跨越出服装领域,但因之发端于服装领域,影响力也重点局限于服装领域,人们对此认识还有待于逐步发展和深化,因而,开展大规模的培训,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尽可能大的影响,显得十分迫切。要设立专项培训资金,委托专门的培训机构,通过会议、专门培训等方式,对各市主管部门分管智能制造人员、具有条件的企业高管以及其他人员普遍轮训一遍。培训中要结合实训参观等方式,增加感性认识和现场感,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
三是要提供政策支持。以个性化定制为解决方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行动,虽然只需要对现有的全要素进行重构,但是仍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软硬件都需要较大的调整,有的还需要更新、添加等等,一般的企业承受能力有限。为了鼓励企业改造,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还可以设立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包括辅助有潜力、产品或商业模式有特色的企业实现创业板甚至于主板上市。
四是要强化宣传。当前,我省很多企业有转型升级的需要,但是无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多数处于黑夜中摸索,有的走了弯路。依托个性化定制方案解决企业转型升级,这条途径还没有被认识,而且,改造的结果也容易被怀疑,因而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宣传报道我省企业合作改造的实践,另一方面要报道已经通过个性化定制方案改造后的企业的成效,两个方面形成舆论合力,增强影响力,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由被动观望走向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