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需注意商品的偶对性

张建平 原创 | 2017-10-12 11:03 | 收藏 | 投票

         商品即交易品,交易就是2+2——两个私有者人交换两种私有物的所有权。

        单一种产品无法构成交易,所以商品必是成对出现的。相应的,和商品有关的概念,都要考虑到这种偶对性。比如价格概念,《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明确了价格的定义是针对“商品对”而言的,由此区分开价值概念,价值概念与价格概念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价值概念是奇单性的,一个人面对一种物,一个生产者制造一个产品,就可以谈论价值了。但价格概念不行,它必定涉及到两种交易物和两个交易者。
        价格概念的这种偶对性,早就被经济学家所发展,比如《资本论》当中马克思就引用了列特隆的说法来解释“交换价值”(即马克思口中的价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就是一物和另一物、一定量的这种产品和一定量的别种产品之间的交换关系(列特隆《论社会利益》,载于德尔编《重农学派》1846年巴黎版第889页)”。
        马克思这个引述等于是完全认识到了商品、价格概念的偶对性,《资本论》也是从“商品对”开始经济学论述的,如“28码布=1件上衣”之类的商品交易表达式众人皆知。但马克思和前人一样,最终没能守住这个思想亮点——实际上也是没有意识到,终究还是回归到针对一种商品把价值价格混为一谈的老旧死路上。
       到了科斯时代,经济学家面对着无时不在无时不是以偶对出现的商品,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宣布放弃,科斯宣告说,经济学研究森林旁边两个交换坚果和浆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至此以后,经济学再无进步。
        时至今日,众多的经济学研究者都一如既往变成了独眼龙,眼中只有一物。他们要么眼睛盯着某物的生产制造,要么盯着它是如何被消耗消费用掉的。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理由和科斯一样,认为马克思“20码布=1件上衣”的模型太过古旧,现在早已是货币经济时代了。但固定作为交易品之一的货币,是怎么被剥夺了商品名分的?出让商品物的人又是怎么被剥夺了需求者的身份的?你们这种生杀与夺的大权从何而来的?
        
        交易就是2+2,要研究交易,就不能忽略交易当中的这种偶对性,除非你否认这种偶对性现象存在。不研究交易的还叫经济学吗?任何生物物种,不只是人,天生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生产和消费,有科学家科技人员工程师和生物学家人类学家给予关注,关乎经济学个P事呀?经济学家脱离该关注的交易现象去关注生产消费,是不是不务正业?
         在私有制下,人们对于自己的财富常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交易之前的生产和交易之后的消费,都是私人领域的私事,只有交易是公开的环节。你说,经济学家老是惦记着别人家的如何对待人家里的私事是为哪般呀?
 
        的确,这个时代早就是货币经济时代了,何止是现在?!但也正因为这是货币经济时代,这个时代里最大的交易并不是发生在货物与货物之间,也不是发生在货物与货币之间,而是发生在货币与货币之间的金融市场上。即便是工厂停工,天灾人祸致道路运输中断,都不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以天文数字量级的规模分秒不停的节奏的货币交易。
        资本市场上的货币交易者,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资本家——金融资本家或银行资本家,他们的行为被看作是比起制造业、商业来说是最高级的资本运作方式,很多从制造业和商业赚得第一桶金的人也都把所得转入到了金融市场之上。金融银行业,被看做是钱生钱的行业。
        但是,至今为止,可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定律公式能够拿来解释汇市交易?日元兑欧元,人民币兑港币,这不算是坚果换浆果这么“原始”了吧?跟得上时代步伐了吧?经济学大伽们的解释何在?在这里价值是什么?价格是什么?谁是需求者?哪个是需求量?谁是供给者?哪个又是供给量?
        经济学家为价格决定供求还是供求决定价格而争吵不休,但是你到汇市去看一看,除了瞬息万变的汇率之外,连股市上的成交量数据都见不到!傻脸了吧?
        而忽视商品偶对性的研究做法,就如同对着单一磁极和单点电位研究电磁学一样。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严格按照商品的这种偶对性展开经济学研究,从基本的价值、价格概念开始逐步展开,给出了完全不同于过往经济学的结论。
        不论是什么时代,不论交易物的形态是什么,是货物劳务产权或者货币等有价证券,都没有改变交易的2+2特性,其中的偶对性问题永远不可被忽视。
        对于一切经济学的学术成果的价值(这可不是马克思的“工时”哟)大小,《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的作者给出的判据是:
       但凡解释不了2+2的经济学说一定错!

张建平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经济学圈外人,著有《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小书一本。 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必再加关系人。 欢迎大家讨论经济学问题。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建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